北方旱區喜迎兔年首場降雪 對緩解旱情影響有限

2020-12-05 搜狐網

  中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飽受乾旱煎熬的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迎來兔年首場降雪。請聽報導。

  記者來到阜陽市黃莊行政村,看到那裡的農民還在田間地頭準備著各種抗旱機械。記者:這下雪了,你咋還在這準備一些抗旱機械?

  農民:這下哩雪太小了,對莊稼不起啥作用,雪後還得抗旱,下裡不夠大,解決不了旱情。

  記者撥開薄薄的雪層發現,大部分小麥葉子乾枯發黃,一壟壟的麥田因為缺水而龜裂開來,裂開的口子可以插進兩個手指。農民黃磊正打算著雪後繼續抗旱。

  黃磊:旱情太厲害,都好幾個月沒有下過雪了;你家地裡澆過幾遍水了?就那個年前澆過一遍,不贊,準備雪化過以後再澆一遍。

  阜陽市農委楊慶芳:現在的雨雪量對旱情起到一定作用,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局部地區有很大緩解。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旱情,要根據天氣情況,繼續抗旱。

  一場降雪,讓石家莊正定縣周家莊村的麥地銀裝素裹,農民王煥來正在冒雪整修壟溝,為澆返青水做準備,老王摳開一塊土給記者看,他說,10公分深了,還不見溼土,小麥旱的厲害。

  王煥來:這場雪補充不了多少,還是有點小,要是下上10公分、20公分就比較好。

  據了解,為緩解旱情,河北各地積極開展人工增雨、增雪作業,全省9個市共發射火箭彈231枚,炮彈40發,使用碘化銀煙條155根,石家莊、保定、廊坊一帶增量明顯。

  河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李寶東:從明天(12日)到後天(13日)可能還有一次小的降雪過程,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增雪作業。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作業共同作用下,河南省18個地市普降瑞雪。

  河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新敏:東南部信陽和駐馬店的南部這一帶,有14個站超過了10毫米。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汴通說,水利部門將嚴密監測墒情,做好抗旱各項準備。

  楊汴通:根據我們初步的分析和會商,全省部分地區的旱情能夠得到緩解,對小麥的生長應該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農業部表示,9日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的降水過程有利於緩和華北黃淮地區嚴重旱情、促進冬小麥萌動返青和髮根分櫱,但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10毫米,仍不足以緩解當前旱情。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昨天在全國農村公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絕不能因為交通運輸部門的原因影響抗旱保豐收工作。旱情嚴重地區的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參與抗旱保豐收工作,全力確保各種抗旱物資及時運輸到位。

  北京昨天也迎來了這個冬季的首場降雪,創60年來北京首場降雪的最晚記錄。

  在昨晚人工增雪的作用下,今天北京迎來了這個冬天第一場全市範圍的降雪。據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介紹,今天的降雪結束了北京長達百天的無有效降水記錄,對於增加空氣溼度,降低火險等級,改善土壤乾旱狀況都會起到作用。

  郭金蘭:今天全市降水量平均是2.7毫米,城區是3.0毫米,達到中雪。

  面對60年來最晚的一次降雪,市民顯得很興奮。

  市民:下雪還是挺高興的,因為今年第一次嘛。北京,這麼長時間不下雪,空氣確實很乾燥。下點雪,對咱們的身體都很好。

  儘管北京出現降雪,但由於 融雪劑 播散及時,除路面泥濘外,並未結冰。早高峰期間,四環路、五環路,以及北京16條高速公路全線暢通。

  在道路暢通的背後,是環衛工人辛勤的勞動。中午11點多,在北京惠新西街,朝陽環衛中心的皮師傅和她的三位同事, 正用鏟子清理新的積雪。只有四個人小組,要負責將近兩公裡道路的除雪任務。

  記者:還沒吃早飯是吧?

  工人:五點多鐘就出來了,沒時間吃,我們就是不停地幹。

  記者:真的挺辛苦的。

  工人:那沒辦法啊,老下可不就得老乾 , 這不說了麼,渾身都是汗。

(責任編輯:侯俊傑)

相關焦點

  • 全國旱情較常年偏重 水利部再派3個工作組指導旱區工作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目前全國旱情較常年同期仍然偏重,水利部再派3個工作組指導旱區工作,有關省區全力抗旱保人飲。受冷空氣影響,南方旱區大部12月中旬再次出現弱降水過程(降水量15-30毫米)。受其影響,旱情有所緩解。
  • 黃山風景區迎來新年首場降雪!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夜裡到1月7日上午,黃山風景區迎來新年首場降雪。 據景區氣象部門預測,此次降雪將在今天下午結束,黃山將雪後放晴。
  • 西南旱情蔓延 四川省物價基本未受影響
    (實習記者 陳飛燕 記者 肖曉)目前,雲南、貴州、四川南部等西南旱情正在蔓延,多省糧食、蔬菜等受旱情影響出現價格上漲趨勢,我省情況如何?記者3月24日從省物價局、省農業廳、省統計局了解到,我省物價比較平穩,暫時未現較大波動。小春和大春生產也在有序推進。
  • 北京箭扣長城迎2021年首場降雪,城樓在霧中若隱若現
    北京箭扣長城迎2021年首場降雪,城樓在霧中若隱若現 2021-01-14 11:45   澎湃新聞記者:王文娟 編輯:唐燕麗 素材來源:張學
  • 中國氣象局:今年可說是最近40年以來比較嚴重的乾旱
    綜合來講,今年的乾旱還是比較嚴重的,可以說是最近40年以來比較嚴重的乾旱。在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李明媚對10月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李明媚介紹,7月下旬至10月底,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至9成。高溫少雨導致湖北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先後出現農業乾旱。
  • 我國北方地區農村旱情嚴重,農民都有哪些抗旱播種的經驗
    在過去,農村民間有關年景好壞的說法不少,如「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閏四月,兆荒年」、「兩頭春,賣兒孫」,還有一些迷信說法如「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豬」等,這代表了過去農民靠天吃飯,關注年景好壞的擔憂。現如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提升,水澆地面積大大增加,遇有大面積旱情,有條件的區域可以進行人工降雨,大多數農民可以旱澇保收。
  • 河西部分地區迎來入冬首場降雪 鐵路部門聞「雪」而動保出行
    中國甘肅網11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沈文剛)20日,嘉峪關、酒泉地區迎來今年入冬以來的首場降雪,連續3個小時降雪厚度達到20mm。氣象部門預報,受降雪、冷空氣影響,嘉峪關、酒泉等地氣溫下降8℃左右,最低氣溫將下降至-13℃。
  • 羅定華石:旱情暫緩解 晚稻插秧忙
    目前,旱情暫時得到有效緩解,農民搶抓夏耕農時忙插秧,田間地頭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 村民蔣阿姨家的秧苗已經長到30多釐米,再不插秧就會影響水稻返青分櫱。好在這幾天,在降雨和人工抽水灌溉的雙重作用下,乾涸多時的稻田終於得到滋潤,她馬上抓緊時機搶種晚稻。
  • 北方多地氣溫破40℃ 局地發乾旱預警
    近期,今年以來最大範圍高溫天氣「炙烤」北方,多地高溫屢創紀錄,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天發布高溫預警,同時,高溫少雨也導致一些地區出現嚴重旱情。
  • 過年記:喜迎兔年 品味各地不一樣的年味(圖)
    中新網2月2日電  綜合報導,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將至,從沿海僑鄉到內陸市鎮,從邊關哨所到繁華都市,神州各地無不洋溢著喜迎兔年的節日氣氛。雖然各地民風民俗相異,但各地喜迎佳節共奔幸福生活的主題卻是相同的。  新春佳節之際,記者深入祖國各地感受不一樣的年味,同時也品味了各地的「幸福生活」。
  • 溫州因旱情出現供水緊張:永嘉降壓供水、樂清隔日供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溫州因旱情出現供水緊張:永嘉降壓供水、樂清隔日供水楠溪江原水取水口水位現狀 永嘉發布 圖受乾旱天氣影響,溫州多地出現供水緊張的情況。據溫州日報報導,溫州市氣象部門統計,1月上旬,各縣(市、區)本站雨量分布在0~2.1毫米,各站較常年同期雨量略偏少,其中,溫州市區和樂清降水量為「0」,偏少幅度100%,比肩1971年以來歷史最少值。1月12日,永嘉縣水務集團發布降壓供水通知稱,受乾旱天氣影響,該縣上塘、甌北、黃田、烏牛、三江、橋頭、橋下、沙頭高浦供水轄區內實行降壓供水。
  • 西班牙遭遇半世紀最大降雪 致3死 逾2500輛車被困
    當地時間1月9日,西班牙遭遇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大降雪。強降雪至少造成3人死亡,數以千計的車輛被困途中。受強降雪影響,首都馬德裡航空和鐵路交通被迫中斷,預計未來兩天將會持續出現強降雪和低溫天氣。
  • 不如來新晴天氣一鍵get40天降雪行程表!
    最近,北方的暴雪刷爆了各大網絡平臺,「虐慘」了南方的朋友。於是,在北方人瘋狂打雪仗的時候,南方人除了投去羨慕的目光,同時也在朋友圈開始了漫漫的「求雪之路」。不過,與其在朋友圈「求雪」,還不如來新晴天氣查看「40日天氣預報」,讓你一鍵提前知曉未來40天的降雪行程表!
  • 權威解讀今年首場寒潮三大特點 40萬平方公裡國土降溫超12℃
    中國天氣網訊 2021年1月6日至8日,我國出現大範圍寒潮天氣過程,中東部地區出現明顯大風降溫天氣和入冬以來氣溫新低。此次寒潮天氣具有影響範圍廣、華北黃淮低溫極端性顯著、大風持續時間長等特點。今年首場寒潮影響範圍廣 中東部地區氣溫普降6至10℃影響範圍廣:1月6日至8日,受寒潮天氣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最低氣溫的最大降溫幅度普遍有6~10℃,山東、江蘇、安徽南部、浙江、上海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12~15℃;降溫8℃以上的國土面積達到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有40萬平方公裡。
  • 暴雨緩解旱情 澳大利亞新州將放寬限水令
    此前由於乾旱嚴重,新州政府在2019年12月宣布實施限水令,這是該州十多年來首次實施限水措施。近日的強降雨雖為新州旱情帶來轉機,但也給新州地區的水質帶來影響。新州山林大火後的灰燼對新州水源造成汙染。新州政府表示,3月1日起放寬用水限制,屆時大壩中的水質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