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蟲子類的天然清道夫,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都至關重要!

2020-12-05 宇宙探索百科

昆蟲雖然在屬性上算不上人類的近親,但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綿延都至關重要。這倒不是昆蟲對我們有任何好感,而是它們的生存方式與人類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沒有昆蟲就不會有開花植物,樹木也不會在近幾十年間就腐爛分解,甚至動物的糞便也不會如此快速地被回收改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啊,沒有誰我們都可以照樣生存,但是大的不能沒有太陽;小的不能沒有昆蟲。例如,微不足道的蜣螂就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從名字上便可以看出來,我們對這種昆蟲的感覺有一點矛盾,既蔑稱它為屎殼郎,又叫它金龜子。倒是埃及人的認識更準確客觀,古埃及人叫蜣螂為聖甲蟲。數千年前,當法老去世時,巫師就把法老的心臟從屍體中取出,將一隻聖甲蟲的石像安放在心臟的位置上。他們相信在空中有一個巨大的聖甲蟲,名叫克羅斯特,是它用後腿推動著地球轉動的。在埃及到處可見聖甲蟲的圖騰商品,在那裡,它不僅是避邪的護身吉祥之物,也是象徵生命不朽及正義之物。

世界上已知蜣螂種類達360多種,除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都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它們最小的只有1釐米長,最大的是有10釐米長的巨蜣螂。它們一生都在為處理自然界中的大小動物糞便辛勤奔忙,人送雅號:「自然界的清道夫」。

科學家研究發現,蜣螂對自然的重要遠遠超出清道夫的範疇,它們不僅把動物糞便從我們視覺和嗅覺中清除,而且,還通過把吃不掉的食物埋起來的辦法,為土地施加了肥料。美國加州大學的生物學家吉爾·卡特教授指出:「實驗證明,蜣螂通過把糞便埋入地下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從而避免了氮流失到大氣中去。」

卡特教授與他的學生們進行過縝密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假如地球上沒有蜣螂,地表將覆蓋著2米以上的動物糞便,使萬物生靈失去生存的空間。此外,蜣螂還像蚯蚓一樣,通過挖掘活動給土壤透氣,讓土壤更適合植物的生長。

蜣螂常將糞便製成球狀,滾動到可靠的地方藏起來,然後再慢慢吃掉。一隻蜣螂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很多倍的糞球。處於繁殖期的雌蜣螂則會將糞球做成梨狀,並在其中產卵。孵出的幼蟲以現成的糞球為食,直到發育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樹汁為食,雌雄交配後,雌蜣螂把卵產在腐葉土裡,約10天後,幼蟲便破卵而出,以腐葉土或動物糞便為食,幼蟲不斷成長,第二年7月化為蛹,約20天後變為成蟲。

一頭牛平均每天要排糞10至15次,一頭大象每小時會製造4磅重的排洩物。一堆大象的糞便簡直就是一個供蜣螂蟲們度假的曼哈頓島,上面動輒有數以百種成千上萬的蜣螂在大顯身手得熟練工作,力氣大的滾大球,力氣小的在滾小球。還有一種針頭大小的蜣螂乾脆一頭扎進糞堆裡不出來,即使這對糞便開始變幹,對大塊頭的蜣螂已經沒有什麼用處時,這些小東西仍在裡面大快朵頤,樂不思蜀。最為神奇的是,一個在非洲工作的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在一堆大象的糞便上一共發現了16000多隻蜣螂。兩個小時後,當科學家們回來檢驗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那堆挺大的糞便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為了有效規避小鳥、貓鼬等獵食動物,一些蜣螂進化出怪異的模樣,它們把自己變得像一截不易消化的樹棍,或一片乾枯的樹葉。

有人可能不理解,它們為什麼那麼鍾情於惡臭難聞的動物糞便,視人類所不齒的垃圾為珍寶。其實不然,大多數哺乳動物只會消化它們所吃食物的一部分,所以,它們的排洩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細菌和其他多種營養成分。

除了糞便之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在不停地進化。動物不斷進化出捕獵或逃逸的本領,力爭使自己的基因得到順利延續;植物也會生成毒素以反抗食草動物的侵襲,以求枝繁葉茂,生生不息。唯獨動物排洩物沒有進化功能,它們完全是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蜣螂這種生物,它們不必像獅子老虎一樣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捕食獵物,只需耐心等待,守株待兔。

當然,進化神功一樣體現在蜣螂的身上。一些聰明的傢伙具備極強的嗅覺,它們根據氣味就能知道哪些動物將要排洩,於是本能地爬到這些動物的尾部,等待美食的新鮮出爐,該出手時就出手,行動敏捷,風捲殘雲。

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蜣螂起源於3.5億年前,當時大型食草動物還未出現呢。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熱衷清理恐龍的糞便,可是又從未在恐龍的糞便化石中發現它們的蹤跡。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沒有蜣螂為森林和草原上的動物清除糞便,大型哺乳動物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獸丁興旺。

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主要以袋鼠和袋熊為主,所以澳洲的蜣螂品種單一。後來澳洲大力發展畜牧業,大量的牛羊糞便無法清除,到20世紀60年代積累的畜牧業動物糞便達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整個澳洲幾乎被密集的蚊蠅所包圍。轟趕臉上蚊蠅的動作被戲稱為澳洲式敬禮。

澳洲政府在焦頭爛額下,果斷採納生物學家的建議,迅速向亞洲、歐洲和非洲求援,緊急引進不同品種的蜣螂,藉以應對棘手的生態危機。

澳洲引進蜣螂的做法成效顯著,轟動世界。時隔不久,美國政府也效仿澳大利亞的做法,從亞洲和非洲進口數以百萬計的蜣螂,藉以應對佛羅裡達和南德克薩斯州的大量牲畜排洩物。此舉很快取得了明顯效果。

小蜣螂不僅默默為地球做了億萬年的清道夫工作,還為人類探索生態環保立下了奇功。

相關焦點

  • 《人類與地球》雜誌: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
    《人類與地球》雜誌: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葉傾城):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現在找到的答案可能與預期不同,由於生物棲息環境破壞、氣候變化和一系列其他因素,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快。一些專家稱,當前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階段,但即使在地球歷史上較為平靜的時期,答案也會因你所觀察的物種類型而有所不同。依據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
  •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男一女,人類種群,是否還能繼續繁衍下去?
    我們的地球上有74億人口,有男有女,人類的繁衍正是通過一對男女的結合然後產生後代,一代一代傳下去,然後生生不息的,但是有人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了一男一女兩個人,他們能讓人類復興起來嗎?如果不能,那要多少人才能讓我們的種族延續下去?
  • 如果人類現在從地球上消失,那麼哪種動物可以統治地球?
    如果人類現在從地球上消失,那麼哪種動物能統治地球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在不斷變化,而且大體上是呈下滑趨勢,確實我們的環境現在被破壞得比較嚴重。因為環境變得糟糕,許多小動物開始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去生存,所以會有許多的生物即將面臨滅絕的狀況。
  • 如果地球遭遇災難,只剩一男一女存在,能否繼承人類繁衍的使命?
    首先我們不能保證這一男一女會出現同一個地方,如果兩個人距離比較遠的話,地球上災難過後又沒有通訊設備,兩個人很有可能會因此錯過,但是兩個人想要聯繫對方的話也不是一件難事。如果地球上只剩兩個人,那麼其他的電子設備都已經停滯,主要做的還是要找一個車輛,如果人類只剩下兩個人沒有人會制約地球上其他生物,那他們便會無限的繁衍不受人類限制。
  •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
    吃塑料的蟲子,被稱為「地球的救星」,若環境得到改善它是功臣!現在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不再為了饑飽問題而絞盡腦汁,而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娛樂項目,在精神層面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享受和提高,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
  • 新知| 世界地球日,一起了解地球上最為壯美的重生——我國科學家在...
    「這個過程也可以歸納為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最後成為礁巖,整個過程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有幸在沙灘上發現死去的鯨魚時,千萬不要離它太近,因為可能會遭遇「鯨魚爆炸」。同樣,在海洋中死亡的鯨魚幾天內就會在體內產生氣體,使身體發生膨脹。
  •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人類是怎麼繁衍起來的?
    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歷史上並沒有任何科學的記載,如果我們想要去尋找世界上第一對男女的足跡只能去宗教和神話故事裡尋找了。 人類是如何繁衍的? 與其它的物種相比,人類的繁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一般來說,有一男一女在自然條件下,很有可能是可以生育後代的。但是這種生育水平是有界限的,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無節制地生育,這種能力受到生物先天性的影響。
  • 近親不能結婚,在地球上早期出現的2個人,是怎樣繁衍後代的?
    近親不能結婚,在地球上早期出現的2個人,是怎樣繁衍後代的?雖然目前在科學上已經將物種起源當作研究人類起源的基礎,但是在網絡上對於物種起源的質疑依舊絡繹不絕。因為在進化論當中有很多的bug,至今都無法解釋。對於相信神的人來說,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撼動了神創論的地位。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多吃昆蟲,拯救地球」——如今已經得到積極響應。以蟲子為原材料的「蠕蟲肉餅」近日在瑞士超市上架,食用昆蟲合法化在歐洲日趨流行。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地球上人類對肉類的需求會增長一倍。如果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昆蟲能取代肉類,將成為解決人類饑荒的新途徑。目前除了黃粉蟲、蟋蟀和蝗蟲的幼蟲,肉蠅的幼蟲也可食用。吃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地球上會不會進化出人類的天敵,以人類為食?幾百萬年前曾有過
    最初的生命是怎樣產生的,科學界沒有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但是目前學界都認為生命從35億年前起源,在這35億年的時間裡,地球已經歷經了5次生物大滅絕,在每次浩劫之後,新的地球霸主便會應運而生,人類作為如今地球的霸主,在數萬年前從哺乳動物手中搶走了王冠。
  • 這個物種全球「僅剩」3隻,因無法繁衍將要在地球上消失!
    提起我國的國寶,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國的象徵,也是國寶級的動物,大熊貓的繁衍情況一直受到我們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好在近幾年大熊貓得到了足夠的保護,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幾乎已經告別了瀕危物種行列,但是數量仍然不是很多,圈養和野生的,加起來大概只有上千頭吧。
  • 地球上的生物普遍都是兩性,高級動物一般都是兩性,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只有2種性別,是巧合還是必然?地球上活躍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其中,最高級的的生物莫過於人類,人類對於性別的劃分是2種,男性和女性。當然,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被人為的劃分為2類,比如,雞被劃分為公雞和母雞,兔子被劃分為雌兔和雄兔,家禽是如此分類的。
  • 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研究員發現人類低估了它的實力
    人類真的是宇宙中最高級的生物嗎?顯然,在宇宙中是不可能的,宇宙的範圍是無邊無際的,人類現在的科技都還不能完全勘測出宇宙到底有多大,更別說人類對宇宙來說是多麼渺小的存在了。宇宙誕生已經138億歲了,地球也過去了46億年。
  • 它是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40人持槍晝夜守衛
    它叫「蘇丹」,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是瀕於滅絕的北非白犀牛能否繼續在地球上存在繁衍的最後希望。  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一個由40人組成的護衛團隊拿著真槍實彈,每天24小時守衛著它。
  • 地球上何時出現了貓?人類養貓的最初目的是什麼?
    地球上何時出現了貓?人類養貓的最初目的是什麼?在三四千萬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外形像貓的食肉動物,這種食肉動物就是現代貓的祖先。它們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繁衍進化,經人類長期地飼養、馴化逐漸演變成了家庭寵物。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貓的祖先發展成了兩個主要分支鋸齒獸和真貓。
  • 地球上本沒有天敵的生物,因人類差點被淘汰,多虧發現了石油!
    地球上本沒有天敵的生物,因人類差點被淘汰,多虧發現了石油!地球上的生物數不勝數,有翱翔於天空的各種鳥類,有四肢靈敏的老虎獅子,還有生命力頑強的海洋生物。每個生命能夠延續至今,都是極其不容易的,人類文明的火種得以延續,燃燒至如今的熊熊烈火,多虧了地球,地球對所有生物的庇護,宛如避難所,不求任何回報,默默奉獻著。在科技水平提升之後,外太空、海洋都成為人類探索的目標,這兩個地方都蘊含很多的未解之謎。尤其是海洋內部危機四伏,兇險萬分,如果不做好充足的準備,貿然的前去海洋,隨時隨地都會被一些海洋生物直接吃掉。
  • 地球主宰者:那些年的地球霸主
    它像划槳一樣的強健四肢說明它是個遊泳高手。它的衝擊速度很快,是一種很強的潛伏性捕食者。以恐龍為首的爬行類動物稱霸地球,但是其他爬行類動物也各具風範,百家爭鳴。這一時期,一直都是各種大型動物生存的年代,一直都是洪荒巨獸主宰著這個世界。
  • 地球是個生命體,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寄生蟲,有這種可能嗎?
    地球是個生命體,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寄生蟲,有這種可能嗎?在地球上生活著數不勝數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獨立的,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除了人類自身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動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的這些生物都被我們稱之為生命體。
  • 恐龍的起源——地球上第一隻恐龍是如何誕生的?
    大約在兩億年前,地球的南北兩極沒有皚皚白雪,赤道帶上也無漠漠黃沙,植物欣欣向榮,動物生生不息。主宰這個迷人世界的就是龐大的爬行動物——恐龍。「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
  •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人類是怎麼繁殖起來的?
    地球上的生命有38億年的演化史,發展到今天出現了數百萬個形態各異差異很大的物種,生命的起源是一個聽起來簡單但是涵蓋面卻很廣的問題。但是隨著人類的認知不斷提高,我們想要去追尋生命真正的起源問題,19世紀中葉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一說,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徹底的把宗教神學撕開了一道裂痕,一束光照射了進來,至此人類對於生命起源的科學追溯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追尋人類起源問題自然就避免不了地球生命起源發展這個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