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北京、天津、江蘇等地的拍賣會或畫廊上,常見廣東一位青年畫家的花鳥畫,與史國良、範揚、霍春陽、石開、賈平凹等名家的佳作一起拍賣或展覽,粉絲驟湧,畫價猛升。因他的畫表情達趣,生動和諧,點綴空間,溫馨舒適,既給人提升品味,又寓意吉祥,因而其精品《野趣》《百荷圖》《荷塘月色》《國色天香》《百鳥爭鳴》《寒梅傲放》《春夏秋冬入畫屏》等被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展覽館、畫廊、公司等機構以及廣大商人、收藏家拍購。他的名字就像他的畫作一樣充滿個性和文化氣息,他叫林寫品。
林寫品出生於廣東汕頭一文化世家,故園往來無白丁,昔年家中出入皆是廣東藝壇名家,祖輩與鄭乃珖、林豐俗、王蘭若、陳望等畫師多有往來,因為童年的林寫品見過許多「老叔老伯」們暢談書畫,理論技藝,自幼在此談笑風生的學術氛圍薰陶下,對書畫有了濃烈的興趣。他五歲習畫,從《芥子園畫譜》學起,後又苦研了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王伯敏的《中國繪畫通史》、安瀾的《畫史叢書》、王朝聞的《中國繪畫史》、楊仁愷的《中國書畫》、邵彥的《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鑑賞》等書畫論著。在長年的藝峰攀登中,受教於林豐俗、郭子緒、郭石夫、葉爛等書畫名師,學習了崔子範、鄭乃珖、黃永玉、史國良、林墉等名家技法,博取眾長,意到筆隨,筆精墨妙,疏密有致,吮墨舐毫,胸有丘壑,進步飛快,特別是他創作的長卷「綠荷百鳥圖」,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維妙維肖。因此,他的作品在全國多次榮獲大獎。他發表的長篇書畫論文《嶺南畫派潮藉畫家該如何面對市場》,在全國引起轟動。
徐悲鴻對古代花鳥畫評價最高,說「畫中最美之品為花鳥」,花鳥畫是「世界藝術園地裡,一株特別甜美的果樹。」林寫品對花鳥畫的創作是留心生活、仔細觀察,從中發現各類花鳥之間的微小差別,研究其活動規律以及色澤、翅紋等特徵。人的感情移入其中,在對自然的酷愛之中求得對花鳥入木三分的理解。這樣所創作出來的花鳥畫,既是技法的顯示,也是情感的洋溢,同時又是花鳥精神的寫照,是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的最高境界。
中國畫又名丹青,可見中國畫本來是重色彩的。如在敦煌畫上山水的金碧輝煌,人物的色彩的燦爛,特別是花鳥的鮮豔奪目,皆是絢麗之極。林寫品注重學習古人對色彩的運用,專讀了沈宗騫《芥舟學畫編·設色瑣論》等論著。中國畫雖然是「隨形賦彩」,但不是純客觀的自然主義的描繪,林寫品為了畫畫藝術效果和主題思想的表現,喜歡進行濃墨重彩的運用,都是把自然中的「綠葉」「紅花」「青鳥」用為主色進行處理,他擅長用重彩來增強畫面的情調和質感,襯託出奇花異卉之美侖美奐,出於自然而勝於自然,真正做到「色不礙墨」和「色墨交融」,「以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
林寫品的花鳥畫已有不凡的成績。他重寫生,重筆墨,重修養,重文思,重個性,這是作為一個畫家應該具備的抵禦媚俗的有力手段。他的作品技法熟練,構圖雅逸,設色豔麗。其生活境況和思想氣質,自然地在他的作品中表露出來。他的的寫意花鳥運筆松靈灑脫,設色清新秀潤,塑形每多誇張,但又不悖物理而妙得神趣。例如他創作的卷卷荷花。荷花,作為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 是高潔、淡雅、君子之風的象徵,它花大色豔,清香遠溢,凌波翠蓋,自來人們對蓮花充滿了愛意。林寫品的《百荷圖》以各種景物或虛擬氛圍營造出時空意境,揭示出荷花特有的生存環境,賦予作品耐人品味的情思意蘊,這是林寫品荷花突出的藝術特色之一。正是這純熟的功力與詩情畫意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他的藝術特色,這便是在筆性上他的寫意花鳥具有氣魄雄奇的大家風範;而在意蘊上,則繼承了歷史尤其是宋代花鳥畫注重情境構成的審美追求。富有才氣而勤於思索的他,敏於觀察而善於提取,不舍傳統又能自出機杼,銳意出新卻又嚴於自律。這樣的畫家是值得信賴的,因為只有他們才能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推陳出新的文化使命。為此,我們在肯定他已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更看好他的未來。
林寫品的畫風,其「寫意」既學前人又不似和發展了前人,個性化更為突出。他的畫,不象是靜止的藝術——他以縱橫恣肆的筆鋒,從凝固的空間跨入到飄香的花鳥世界。如他的《葡萄圖》,跌宕跳蕩的一串串「明珠」,寄託畫家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心中情懷的抒發,頓然間找到了可以抒發的心理孔道,便似飛流直下般從筆底傾瀉出來,化作一片彩霞繽紛的景象。他不取人們恬適閒靜的意趣欣賞習慣,代之以狂放、峭奇的引吭高歌。
林寫品畫有《春夏秋冬》四條屏,畫四種不同的形狀的花葉一未開,一欲開,一含苞,一怒放,純以重彩繪成,用筆輕快洗鍊,毫不拘板,新枝都是一筆寫成的勁直線條,極為挺秀,粗幹則用「飛白」筆法,溼筆復加幹皴,虛實相間,線條墨色的變化豐富多彩,整個畫面恬淡閒野又顯勃勃生機。其中的一幅《紅梅贊》春風撲面,姿態、色澤、技巧均見超凡之處,與常人的梅花大異其趣。他精細勾勒,敷以濃重鮮麗的彩色,刻劃梅花「傲骨」的特徵。林寫品的梅花,也不同於「宮梅」而畫「野梅」,避開了「學院體」熱衷於描繪形態極為媚俗妖豔,從題材到技法的形式,已經使人們意識到它是表現某種特定的思想內容所獨具的了,表現了「灑落」「閒散」「野逸」的獨特標誌和思想情趣。再如牡丹,它的自然狀貌古往今來一直未變,由於它的花朵和枝葉的形狀豐滿、色彩豔麗,因此具有一種「富麗堂皇」、華美煥爛的固有特徵。對此林寫品既繼承又有發展。他不再只是簡單忠實「摹擬」牡丹的固有特徵,而是有意識地運用「重彩」來描畫牡丹本固有的那些容貌並用極其奔放的書法筆法來抒寫,準確地再現牡丹高貴氣質,再現「富麗堂皇」的華美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