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閆燁 來源丨記者站
(ID:jizhezhan001)
「星援沒了,我綁的100個小號也沒了,多出來的錢再jz(飯圈用語:jz=集資)給站子吧。」
為了給自己支持的偶像團體集資,高中生小柚已經連著三天不吃午餐不買零食不買新文具,把本打算省下來在星援APP上買小號的40元,通過owhat APP,打給了愛豆的粉絲站子。
其他像是超級星飯糰、摩點、魔飯生等追星APP也留下了她購買周邊、參與打投等等用愛發電的痕跡。在入坑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前前後後通過這些APP花費了將近1000元,對比自己每天10塊錢不到的午飯,開支實在不小。
而工作黨(指有工作的粉絲)花費則會更多,五六千算平均水平。
這也還不算什麼,在楊超越生日應援的頁面,給偶像一次集資2萬多的粉絲,有的是。
點開owhat上這些應援項目會發現,連結上大多寫著「生日應援」、「零錢罐儲備」、「xxx雜誌jz臨時連結」等等項目,眾籌的目標也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而其中大部分的目標基本都能完成,有的會超額200%完成集資目標。
大部分家長只知道孩子追星,不知道的是,孩子把平時攢下的零用錢都花在了這些給偶像集資的app上,並且完全停不下來。
粉絲的錢,都是怎樣花出去的
「20塊錢也是情,省下一杯奶茶,幫xxx提升數據吧,救救孩子。」(這裡的孩子,指的是愛豆)
「同屆出道的都已經超過我們了,不忍心看他被嘲的話就來jz。」
點開某流量選秀明星的超話,最多的帖子除了九張圖配文的表白帖,剩下就是諸如此類催集資的帖子。底下的評論除了「up來看看」,就是「沒給他花過錢的憑什麼說愛他」的回覆,一頂就是好幾十條甚至上百條。
這樣的話題,一般都會附上owhat連結,號召粉絲點進連結給愛豆的各類「專輯打投應援」、「生日應援」、「日常存錢罐」打錢,並且開連結集資的站子會選擇不同的金額目標,少的幾萬,大的幾十萬。
以偶像團體坤音四子ONER成員嶽嶽的「生日應援」項目為例,從2019年3月1日開始集資,到6月11日,總共102天的時間裡集資達到1003871.25元,完成了總集資目標的201%。
其他像是朱正廷全球粉絲團單連結集資多的能到87萬、64萬,少的也有4、5萬入帳;青春有你出道的李汶翰生日應援,單連結也有2-4萬不等的集資錢款。
集資的過程很簡單,粉絲點開連結給站子匯錢,站子在owhat上申請提現,一般三天後到帳,再用於各種各樣的應援活動。整個過程幾乎不用到公司出馬,全靠粉絲手持巨額資金的粉絲站自己掌握開銷。
站子除了會做不限數量的禮物應援之外,剩下的多半是排面上的事,像是商業區大屏、地鐵視頻應援以及公益應援等等,依照目前國內市場的價格,最顯排面的大屏應援,依據客流量、地點和城市水平而異,最貴的也在幾萬塊錢的水平,時間平均持續三天。而公益應援中,像粉絲們比較喜歡做的音樂教室應援就基本在3-5萬一間,以及只要捐款就能獲得捐助證明的應援類型。
記者站(ID:jizhezhan001)在採訪中了解到,有公益項目會主動聯繫站子, 用「深度參與」「偶像冠名班級」這樣的名義與站子進行合作,額度在15000-20000不等。
除此之外,為偶像完成「KPI」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支出去向,像是正處於風口浪尖上的星援APP,0.6元/個的小號,站子女工一人要屯上百個,或者每月20元會員,一個月算下來基本幾千塊的支出也足夠撐起「漂亮的數據」。
總之,怎樣算下來,100萬的數額不僅是綽綽有餘,而且基本可以到一整年的應援。前提是真的都用在了應援的花銷上。
開設這樣的集資連結並不複雜,只需要在owhat內認證,再填寫個人信息,交由平臺審核,一天便能具有相應的資質。
而大多數粉絲根本不會審核自己打給站子的錢最終去了哪,用做了什麼用途,只會在許久之後的某一天,偶然看到了微博上站子整理出的應援錢款流向明細,轉發評論一句:「站站辛苦了」,從心理上覺得偶像和自己拉近了距離。
至於是不是對愛豆真的有幫助,並不重要。
的確出現過不少站子捐款逃跑,賣了周邊卻不發貨,帳目明細與打款對不上的事件,粉絲很少能討回說法,向平臺投訴、警方報案也很難追責。
對此,Owhat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集資項目僅與發起人與集資者有關,如發生發起人收款後未提供相應服務的情況,Owhat將按照規定向支持者提供發起人的相關信息、相應應援項目的數據信息,協助警方跟進處理。
至於提供這種集資的合規性,Owhat並沒有說明。
owhat: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
偶像經濟的battle促成了粉絲瘋狂的集資,站子平臺方往往很輕鬆就能獲得信任。
Owhat平臺上每條集資連結均顯示:owhat不收取任何服務費,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未成年人需整的監護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平臺服務。
但在實際情況中,雖然手續費的確不收,但要想取出集資的金額則需要至少等待三天。至於未成年人的集資行為,不僅不受限制,其反而成為了主要的花錢群體。
對此,記者站(ID:jizhezhan001)幾次試圖聯繫owhat官方客服,客服方面一直顯示前方有幾百人排隊等待,要不就是下班時間無法回復,聯繫owhat郵箱也未果。、
也有未成年粉絲反映,他們不吃不喝參與集資,是看到大粉(粉絲中的意見領袖)催集資並且曬集資單的驅使,錢用來做什麼自己壓根不懂。
但據了解,這些「大粉」也有不少本身是站子的內部人員,只不過用自己的微博帳號打錢進了站子,以此帶動她的「腿毛」(思想緊跟大粉的粉絲)拉集資。換句話說,自己給自己搞銷量。
當然,owhat充當的不僅僅是作為粉絲和站子之間的第三方,更多的還有作為一個獨立APP的各項運營。
2018年12月,owhat第一次推出免費電子刊試水,收到了6356份訂閱,接著又製作了兩期,分別是4.88元的鄭元暢特刊和6元的SNH48的黃婷婷特刊,截至目前銷量分別為2628份和28881份,總計銷售額約186.1萬。儘管目前只有三期,但銷售額還算可觀。
owhat官方開設了應援部、公益部的帳號直接售賣公益項目,保證說有證書、owhat宣傳和後續進展跟進等等,價錢基本都在10000元/間的水平,由於自己聯繫公益單位比較困難,這項活動大多被owhat包攬。
這些公益應援的錢,自然也是站子從在owhat上集資的錢中提現。
爭奪粉絲用戶,猛虎撲食
圈內有云:
為了偶像,粉絲什麼錢都願意花。
為了榨乾粉絲的腰包,飯圈APP什麼活動都能搞。
除了owhat APP之外,摩點、星小班、超級星飯糰等紛紛針對粉絲們不同的需求挖掘粉絲經濟的紅利。
摩點APP最初眾籌之前會提取眾籌金額的3%作為服務費,一次提現中交付給平臺方的服務費金額最高能達到幾萬,而眾多的站子在平臺上集資最終的手續費又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爭議之後,平臺改為無服務費。
超級星飯糰主要以愛豆微博和ins上線下線發布內容的提示作為服務內容,主要是粉絲投票選出每周一換的banner位置曝光、開屏界面這樣的位置資源,為了爭奪超級星飯糰的曝光資源,飯圈女孩們同樣展開過大規模的battle,切號(切換帳號登錄)、買小號都是開銷。
大平臺也開始進場收割,加入飯圈女孩爭奪戰。
看到飯圈應援棒好賺,愛奇藝馬上推出了飯飯星球APP,由飯飯星球官方帳號售賣,包含愛奇藝《青春有你》出道團UNINE的官方周邊、費啟鳴等明星周邊,截止到目前僅單價259的官方應援棒銷售878個,銷售額22.7萬元;
粉絲們正在為偶像battle,飯圈APP們也在為爭奪粉絲而血拼。
一個共有的模式是,平臺都會先從社群、資訊以及資源曝光等做起,以聚攬粉絲,然後在此基礎上完成商業變現。而票務、集資就是在此之上的衍生品。
Owhat的創始人丁傑在接受三聲報導的採訪時說:「需要依託於行業,行業發展它才能夠發展。」這個行業經由去年開始發展並被視作為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一下子湧入了眾多資本方和APP逐鹿粉圈。
魚多了,對水質的要求自然更高。
對這些APP來說,雖然都聲稱自己做到了嚴格管理,不收取任何費用,但是,沒有一家APP敢保證錢款的流程走向透明,更不用說合規或者監管了。
唯一能確定的是,只要偶像經濟還喧囂,飯圈的集資平臺還會越來越做大,至於監管什麼時候出手,就是另一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