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2021-01-21 騰訊網

從人類誕生開始,武器就成了人類的追求之一,在遠古時代,人類製造武器是為了防範野獸,同時獵殺食物。後來武器經過上幾百萬年的演化,已經成為了人類進攻其他種族的重要助力。而如今人類最強的武器就是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對於現在普通人來說只屬於道聽途說,因為沒見識過,但所有人對它的認識都是威力強大,因為核武器曾在實戰中用過。二戰後期,日本為了保住戰爭成果和日本天皇遲遲不願投降,美國只能動用核武器。

當時的核武器就是原子彈,氫彈、中子彈這些都是後面才發明的,但也就是區區兩顆原子彈,日本就被打得毫無抵抗力可言。據了解,當時日本至少十萬人被原子彈炸死。後來很多人好奇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能否逃過一劫?日本核爆倖存者的答案值得深思。

大家都知道水是有阻力的,開槍朝水裡射擊,子彈的射程將大大下降,傷害也大打折扣。有人就好奇,原子彈爆炸時,我們也可以躲進水裡嗎?事實上,日本原子彈爆炸的時候,還真有人在水裡躲過了一劫,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這名在水裡躲過爆炸的倖存者名叫二玉光雄,她曾表示,自己親身感受過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有多麼恐怖,正常情況下,她也是會被炸死的,但是當時她剛好站在水邊,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衝擊波把她推到了水裡。

二玉光雄在水裡掙扎了很久,好不容易爬上岸了之後才發現岸上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原本公園中的遊客都消失不見了。後來她才知道,原來這些人已經被原子彈所產生的高溫熔化了。

根據她講述的事跡,很多國家的科研人員開始研究躲在水中是否可以規避原子彈的傷害,最後的結果證明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前提是原子彈不是在水中爆炸。當然了,這個方法受環境影響很大。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可能每個人在原子彈爆炸的時候都能站在水塘邊。但是這對很多無核國家來說卻是重大突破。因為這些國家不能製造核武器,於是就開始研究核武器的防禦方式,用水防禦,無疑是一扇新大門。

在二玉光雄的事跡曝光之後,陸續又有幾名聲稱自己在原子彈爆炸中活下來的日本人,至於其真實性我們無從得知,但是這也再次讓更多普通人相信,原子彈爆炸時,躲在水中是最好的方式。

二戰之後,人類就再也沒使用過原子彈,即使強如美國,在越南戰爭和韓戰中戰敗,也不曾使用過,這還是因為核武器所帶來的傷害太大了,很多愛好和平的人已經把核武器歸結為反人類武器。

相關焦點

  • 核彈爆炸的時候,跳入水裡可以逃過一劫嗎?日本倖存者說出答案
    為了減少傷亡逼迫日本投降,美國在二戰後期投下了原子彈,在原子彈的爆炸下日本終於宣布了投降。二戰中,美軍投下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兩座城市被夷為平地,幾十萬人因原子彈而死。但即便原子彈的威力巨大,依舊還是有一些倖存者活了下來,他們給世人防禦核打擊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其中跳進水中就是一個有效辦法。那麼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嗎?日本倖存者給出答案。
  • 原子彈爆炸時,跳入水中可以保命麼?看日本核爆倖存者是怎麼說的
    那顆遮天蔽日的蘑菇雲就好比是死神的鐮刀,一旦爆炸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收割無數人的生命。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核武器攻擊的就是日本,當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幾乎是把廣島和長崎徹底摧毀了,很多人在重溫那段歷史時總忍不住想,要怎麼才能在核戰中倖存呢?原子彈爆炸時,瞬間跳入水中能保住性命活下來嗎?對此,日本長崎核爆倖存少女給你答案。
  • 廣島核爆倖存者所見:那些被燒的炭黑的屍體,仍保持死之前的姿勢
    卡車向廣島郊外駛去,每次顛簸的時候,他們都會因互相之間的摩擦發出痛苦的慘叫聲……」這是距離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心僅一公裡的佐藤義雄,回憶自己在核爆後的遭遇。剎那間,屋子裡變得特別亮,就像許多閃光燈同時閃起那樣,但是我卻完全記不起爆炸時的聲音,一度認為炸彈就是在我家屋頂爆炸的。」
  • 一旦發生核爆,躲在什麼地方最安全?這幾個地點你一定要牢記
    那麼,如果恰巧遇到了核爆,人們該躲在哪裡保命呢?最佳選擇肯定是專門的地下防核隱蔽所。這樣的隱蔽所在建造時選擇的地區十分考究,整個建築物往往是由專門的工程部部隊修建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核爆。比如美國夏延山地下防空司令部、俄羅斯莫斯科地區的核戰爭地下指揮所和亞洲正義強國的地下核長城。(美國夏延山地下防禦工事,厚重的大門有好幾個。)
  • 長崎核爆親歷者:朋友在隔壁被燒焦炭;姐姐離世前靠化妝保持完整
    這是長崎核爆倖存者川口達也對原子彈爆炸時的回憶,當時他9歲,距爆炸中心約2.1公裡。對於原子彈爆炸發生後周圍的情況,川口達也說:「我住在隔壁的朋友被燒的焦黑,我的表弟被壓死在房梁下,附近河邊也有很多燒焦的屍體。」
  • 美國往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45秒就會爆炸,那飛機如何逃生
    據戰後日本政府統計,死在兩顆原子彈下的人數高達39萬,而且輻射帶來的後遺症也在持續折磨著這一地區的倖存者們。就在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幾乎全部被夷為平地。 美軍之所以選擇廣島,而沒有選擇東京,是因為廣島是日本二戰時最大的軍工城市,集中著日本近半的兵工廠和小型兵工坊,炸平廣島,直接能斷了前線日軍的兵工補給。
  • 美軍投放原子彈為何選擇廣島:自帶招核屬性,日本對外戰爭策源地
    那為何一個小小的廣島可以將自己的「招核」屬性直接拉滿呢?美軍轟炸地點選擇美國原子彈開發計劃——「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葛羅夫斯將軍,在研製出原子彈之後對於在日本核爆地點的選擇上,曾經提出過三點要求:第一,城市要有影響力,通過對於這些城市的轟炸,在日本民間和政界形成轟動效應,從根本上摧毀日本人的抵抗意志,比如東京、大阪、名古屋和橫濱等城市。
  • 廣島倖存者:親眼看著父親因核爆死去,但他的女兒卻嫁給了美國人
    「原子彈爆炸後,我回家尋找媽媽、弟弟和爸爸,那裡什麼也沒有了,是一個完全無聲的世界。後來,我費盡周折找到了父親,但他被嚴重燒傷,身上的皮膚大面積脫落,露出了深紅色的肌肉。在日本無條件投降那天,他死掉了……」這是紀錄片導演、廣島核爆倖存者田邊正明,在一次紀念活動上,回憶自己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經歷的那些事。
  • 核武器在二戰裡的首次實戰,為何美軍最後把核爆目標定為了廣島?
    日本東京首先就被刨除了,表面看理由是因為東京破壞已經十分嚴重,原子彈的爆炸效果會顯得不夠明顯。實際上是因為美軍不知道如果把東京核爆後,是不是會把日本天皇也給炸死。如果真的炸死日本天皇裕仁之後,日本又會有什麼瘋狂舉動也是未知數,在考慮戰後對日本的監管統治等問題,美軍放棄了核爆東京的打算。
  • 沙皇炸彈核爆影片解禁 威力是廣島原子彈3333倍
    俄解禁"沙皇炸彈"核爆影片,威力是廣島原子彈3333倍。圖片來源 : YouTube 畫面俄羅斯官方近日解禁塵封60年的一段核爆影片,這是俄羅斯在1961年於北極圈新地島試爆"沙皇炸彈"(Tsar Bomba)的行動,也是人類史上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一次核武試爆,其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3333倍。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19歲日本少女距爆心僅260米,為何能毫髮無損
    要知道,二戰時期一場持續數月的大規模戰役都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數字,而原子彈幾乎在瞬間就能完成,足見其威力之恐怖。 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卻還有個距爆心僅260米的日本女孩倖存,她是如何做到的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這名女孩叫高倉秋子,1945年原子彈爆炸時,她僅只有19歲。當時秋子正在廣島銀行總部裡上班,突然窗外一陣耀眼的白光襲來。隨後,一股巨大的衝擊波將秋子整個人都拍到了牆上,當即不省人事。
  • 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少女竟然笑容滿面:核武器恐怖威力,促成核載軍
    ,確實值得笑一笑。長崎核爆後,計有19748人在核爆一周內死亡,廣島則有10幾萬人死亡。 核裁軍指的是擁核國家為減少和消除核武器的行動。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實施核爆告訴世人,核武器造成的災難性後果無法預估。反核人士認為,只有完全解除核武器,才能實現和平。
  • 氫彈扔下45秒後爆炸,B-29逃脫核爆死亡範圍,轟-6是如何做到的?
    雖然1945年美軍曾向日本空投了兩枚原子彈,執行任務的B-29最後也成功逃脫了核爆的死亡範圍,但這樣的成功先例實在太少了,況且美國把這些關鍵數據也捂得嚴嚴的,我國要走這條路就只能靠自己摸索與周密的策劃了。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美國空軍飛行員保羅·蒂貝茨與羅伯特·A·劉易斯駕駛著波音B-29超級轟炸機執行了這次歷史性的任務,並且在爆炸發生時迅速撤離安全返航。我們都知道,蘑菇雲是原子彈爆炸的標誌,衝擊波在爆炸中心附近地面的反射與負向的抽吸作用致使地面掀起巨大塵柱,上升的塵柱和煙雲相銜接,便形成了高大的蘑菇狀煙雲。原子彈巨大的爆炸範圍與其所產生的的衝擊力足以毀滅一個城市,那麼當時投彈的美軍轟炸機是如何逃生的呢?
  • 原子彈爆炸後,鈾的半衰期長達7億年,為何廣島現在就能住人了?
    眾所周知,核武器之所以被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除了其爆炸瞬間能產生覆蓋範圍超大的高壓衝擊波,高溫火焰外,光熱輻射才是殺傷距離最遠、危害時間最長的。當年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雖然鈾含量高達64公斤,但經過事後測算,真正發生裂變的其實只有1公斤左右,進一步轉化成能量的就更少了。可即便如此,這次爆炸依然釋放出高達1.6萬噸TNT當量的爆炸力。第二,原子彈採用空爆,而非觸地爆炸。如果一顆原子彈在地面爆炸,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會被嵌入土壤深處,很難清理。
  • 小企鵝被一隻海豹追殺,「血盆大口」把它吞沒,還能逃過一劫嗎?
    小企鵝被一隻海豹追殺,「血盆大口」把它吞沒,還能逃過一劫嗎?海豹一直是被其他動物獵食的對象,但海豹也是需要生存的,它的獵食對象自然放在了可愛的企鵝身上,這天企鵝在冰河裡尋找食物,它突然發現身後有個龐然大物跟著自己。
  • 原子彈或氫彈在太空中爆炸,是否還會有衝擊波?
    正常情況下,在我們地球上進行的核爆時,核爆瞬間總有大量空氣或者大量可被氣化的其他介質包裹著「核爆中心」。核爆產生的高速粒子作用到靠近爆心的一層空氣上,產生的衝擊作用將空氣推離爆心(並將能量傳遞給空氣),內層空氣也同樣衝擊相鄰的外層空氣,如此不斷的向外擴散傳遞,當能量傳遞超出核爆火球區時,就會具備我們所說的衝擊波屬性。 核爆炸的這種衝擊力傳遞過程,產生了逐漸向四周傳播的空氣移動,衝擊壓力足以使空氣運動速度超過聲速。
  • 為什麼原子彈爆炸時,人會瞬間化為灰燼,只留下一個影子?
    核武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武器,沒有之一。雖然自上世紀40年代誕生以來,核武器只用過兩次,且都用在了日本人身上,但這種恐怖的記憶一直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也就此誕生了「核威懾」這個詞彙。在二戰末期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原子彈造成了20萬以上的日本人死亡、受傷和失蹤。而這些失蹤人口,大多都和本題題目中的「影子」有關。開始時,我們可能會以為,這些影子是人體燃燒後留下的,就像我們在地上燒紙後留下的焦黑痕跡,但其實,這些影子並不是人體燃燒後的痕跡,而是牆體因為人體遮擋而產生的痕跡。
  • 揭秘馬蘭基地與原子彈研發始末
    10月15日12點30分,周恩來批示:同意基地建議,「零時」定在16日15時。試驗場區進入「零前」24小時,核爆倒計時開始了。東方巨響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零時」之後5分鐘,核彈爆炸成功的消息通過電話線傳到了北京,當張愛萍向周總理報告「原子彈已按時爆炸,試驗成功」的時候,毛澤東卻異常冷靜地指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查清楚。事實上,原子彈爆炸後十分鐘,在馬蘭基地歡呼的人群之外,防化部隊20多個年輕的偵察兵穿著防護服、攜帶儀器進入了核爆區,他們要在輻射沾染區進行實地偵察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