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重慶作為一個市面積太大,但是重慶不是中國轄區面積最大的市,轄區面積最大的是三沙市。
重慶主城區大約有百分之十幾的人口是抗日戰爭期間從長江中下遊地區來的。以前老重慶叫他們下江人。
重慶渝中區高樓的密度比肩香港,超越北上廣,相當的密集,主要是因為渝中區地少又多山。
大型停車場、商場、輕軌、地鐵、防空洞……渝中區相當的立體,地下世界相當豐富。比如在防空洞裡的火鍋館、茶館,十幾年前居民夏天也會去防空洞避暑。《火鍋英雄》裡面的火鍋館重慶還不少。
重慶的郊縣涪陵區有全國最大的人工洞體,816地下核工廠。三線建設時期幾萬子弟兵日夜開挖,現在已經變成了旅遊景點。很文革範、很三體。
重慶人有一個地道的日本園林,鵝嶺公園內的廣島園,是重慶的姐妹城市廣島送給重慶的,門票3元。
朝天門名字的來歷是朝天門面對的方向為當時的首都南京,不過這不跟老蔣什麼事,當時是大明朝頭幾年。
老重慶有17個城門,九開八閉,順應了風水九宮八卦的意思。
重慶人對小面的熱愛可能外地人很難想像,重慶還有自己的小面協會。第一次聽到這個協會我想到了中華小當家…
重慶的解放碑最早叫精神堡壘。現在解放碑用的鐘是勞力士送的。
辛亥革命時期,四川省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但是卻有兩個軍政府,一個在成都,一個在重慶。成渝死對頭的歷史非常早。但是現在四川人和重慶人都是相親相愛的。
其實重慶的美食沒有想像的那麼辣。重慶的早餐,像餈粑塊、白糕、糯米糰、熨鬥糕、麻圓、豆漿油條、鹹菜稀飯啥的,最愛的還是小面和油茶
重慶的麻辣火鍋比起很多現在出名的麻辣菜餚和小吃,歷史算比較久遠的,最早的火鍋店開於1934年(民國23年)。早些年吃火鍋吃法是3拖1後來4拖2,意思是葷菜3塊素菜1塊。
很多重慶的特色小吃起源都比較晚,比如小面、酸辣粉、涼麵、烤魚、烤腦花、鍋巴洋芋。
渝中區最老的建築是江全泰號,白象街142號。近代變成了美商洋行,始建於1850年
最早叫做三八百貨,
原因很單純,就是女性員工居多
全名其實叫陳麻婆豆腐,
發明這道菜的人姓陳而不姓麻。
位於南岸,叫融僑路。
其實重慶還有一個這樣的轉轉路,
在涪陵,叫體育北路。
融僑路繞了兩圈到下面,
這個更誇張,繞了三圈半
絕不以裝修論英雄。
不是門口寫了個什麼
「重慶幾十強」的才好吃。
很多街邊名不見經傳的蒼蠅館子,
也許好吃到上天。
還有一個消失更早的二十梯
(當時對摩天大樓的定義是10層以上)
當時花9毛錢,
就可以坐電梯到頂樓,鳥瞰解放碑。
還可以免費吃吃飲料點心。
它的原名是夫妻廢片,
是窮人夫妻把富人
不吃的牛內臟和邊角肉
搜集起來做的菜。
起源於重慶。
據說不少外地人都沒有喝過。
來源:一股丹田氣 (有刪節)
原標題:關於重慶的一些冷知識,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好意思說你是重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