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發現自己身處洞中時,你能做得最好的事,就是不要再挖下去了。——巴菲特
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到現在為止,人類一直沒有停下對自然和世界的探索,早在很久之前的古代,我們國家一些人就提出了關於地球的設想,在古代人的眼中,地球一直都是天圓地方的存在,天空就像一個罩子一樣照在了大地之上。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所擁有的智慧,當時他們還沒有現如今如此現代化的設備,可是他們卻已經計算出了很多關於天體運動的數據,跟現在的正確數據所對比,相差不是很大,到了現在,人們科學技術非常的發達,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更加的瘋狂。
可以絲毫不誇張地講一句,現在的人們「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我們的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不敢想的事情到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曾經我們的人類只對地表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到現在我們可以把科研的眼光放到太空之中。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人類對太空的了解要比人類對地球內部的了解多得多,曾經蘇聯人就做了一個實驗,他想挖穿地球,可是挖到一萬兩千多米的時候,就被迫暫停,直到現在人們才了解到真正的原因。
一:挖穿地球
科技方面的人們的生活,我相信大家在網絡上肯定會看到一種人,他們揚言要用工具挖穿地球,很多人對於這件事僅限於看看笑話,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個大國,他們把這件事付之了行動,這個大國就是蘇聯。
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在二戰期間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莫過於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全球霸主的地位,蘇聯和美國長達了很長時間的冷戰,對於兩個軍事實力相當的超級大國來講,要成為世界第一,那麼你必須令對方服氣,但這兩個國家卻互相看不上對方,於是他們便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武器和科技的研究當中。
為了徹底碾壓對方,蘇聯和美國開始向太空進發,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會讓你進步得飛快。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的科技實力均得到實力大幅度提升,兩個國家是要在各個領域分出一個高低。當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也首次把人送上了太空。美國也不甘落後,很快美國就開啟了登月計劃,並成功地實施。眼看太空很快就見分曉,蘇聯於是把目光轉向了地下,美國見狀也效仿蘇聯,開始向地球的內部進發。
二:開始實施計劃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蘇聯正式開啟了一個叫「科拉超深鑽孔」的鑽地計劃,蘇聯的土地非常廣闊,在土地之上也有著很遼闊的資源。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就通過放慢自身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大賺了一筆,當時蘇聯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看似所有事情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於是蘇聯領導人就準備大幹一場,開始鑽地計劃。
這個計劃實施之初,幾乎全蘇聯最頂尖的16個研究所全部參與了進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選址,最終把鑽地計劃的實施地點放在了克拉半島,最開始一切進展得非常的順利,堅硬的土層在蘇聯鑽頭面前如油紙糊的一般,絲毫沒有抵禦的能力。就這樣,很快蘇聯就達到了地下7公裡的深度。
在這之後,蘇聯迎來了第一次的挑戰,由於深度太深,這也導致了向下進發的難度成倍數的增大,對鑽地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此時蘇聯自己生產的鑽頭已經沒有任何的作用,他只能向當時的採礦大國瑞士進口鑽頭。這種鑽頭的價格非常的昂貴,可是對於蘇聯來講,只要能實施計劃,錢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三:出土很多稀有金屬
在這個計劃的實施當中,蘇聯付出的資源不計其數,有人做過一筆統計,當年蘇聯在進口設備這一方面的花銷就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這些花銷確實也帶來了一定的回報,在鑽頭到達九千多米的地層之下,蘇聯人發現了很多的稀有金屬,黃金,鑽石等等,這一發現也讓蘇聯人非常的開心。
他們付出的東西終於得到了回報,但得到的回報卻少之又少,相比於前期的巨大投資,這樣的回報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計,蘇聯的鑽頭在發現稀有金屬層的時候並沒有過多停留,他們再繼續向下進發,最終到達了12262米。
全世界都在期待蘇聯挖穿地殼的那一瞬間。可是在1989年,蘇聯卻突然宣布停止此次計劃的實施,迅速撤回一切投入,叫停的原因也成為了一個迷,甚至直到蘇聯解體之後,這個計劃也並沒有被人們再次提起,逐漸地,人們開始遺忘了蘇聯對地心的探索,但直到49年後,人們才真正明白蘇聯停止的原因。
四:消耗巨大,無法負擔
關於蘇聯停工挖掘計劃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蘇聯經濟的問題,在實施這項計劃的時候,蘇聯正是處於「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的時候,完全能夠支撐得住鑽地計劃巨大的消耗,可隨著時間推移,蘇聯的經濟逐漸倒退,在1979年的時候,蘇聯和阿富汗又開始了一場戰爭。
戰爭就是一個錢財的焚燒爐,每年蘇聯都會在阿富汗耗費巨資來養自己的軍隊。這也讓蘇聯的經濟變得越來越脆弱,儘管如此,蘇聯還可以靠販賣自身的石油和礦資源來賺錢,但是石油正在不斷的下跌,蘇聯已經沒法靠販賣自身的食物資源來支撐脆弱的經濟,為此,他們只能夠停掉鑽地計劃。
蘇聯這次鑽地計劃也向世界證明了不要做無準備的事情,曾經蘇聯認為自己完全能夠支撐鑽機計劃的實施,但是到後來無奈只能草草收場,這一次的實驗失敗也成為了蘇聯為數不多的黑歷史之一。不過我們也不得不佩服蘇聯的膽識,地球的半徑大約為6371公裡,蘇聯竟然想把他挖出來,他的勇氣值得我們敬佩,在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發明也源自這些大膽,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那麼何談成功呢?
引用文獻
《效古贈崔二》《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