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排尿,不少人會覺得難為情,不好意思,但其實是人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人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排尿,也是人體一晚上新陳代謝的產物,而健康的人平時每天排尿的次數達到4到6次。
平時排尿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去看一下自己的尿液的變化,正常情況下,人的尿液的顏色是清澈透明的,並且沒什麼特殊的氣味,而如果突然之間出現尿液發黃、並且異味很大,那麼就需要警惕,也許是疾病的信號。
尿液發黃、異味大與哪些疾病與關係呢?
01腎臟疾病
腎臟是生成尿液的重要場所,一旦腎臟出現問題,那麼就無法對尿液當中的雜質進行過濾和提純,同時體內水分的排洩也會受到阻礙,尿液會不斷地濃縮,就會出現尿液發黃,有異味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注意,及時進行腎臟疾病的篩查,及時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才能緩解症狀。
02肝臟疾病
肝臟是人體中重要的代謝器官,當肝臟出現疾病的時候,體內的膽汁代謝就會出現異常,膽紅素會不斷地進入到血液裡面,從而會隨著尿液一起排出體外,此時尿液就會有顏色發黃,有異味的情況出現,同時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吃不下東西、渾身無力、噁心嘔吐的現象出現。平時出現這樣的現象的時候,還要注意提防肝臟內的疾病,及時調理避免肝臟進一步的損傷。
03泌尿系統疾病
泌尿系統這樣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或許都會出現,比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等,這些都是由於體內出現炎症導致的,而炎症在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刺激到輸尿管,導致尿液顏色出現異常,同時還會有很大的異味出現,而且還有不少患者還會出現尿頻、尿痛、下腹部不適的症狀。一般在出現這樣的症狀的時候,就要及時對泌尿系統疾病及時進行檢查治療,以免長時間健康受到影響。
以上這些疾病在出現的時候,都會導致尿液出現異常變化, 而通常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可能與身體大量缺水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尤其是一些平時沒有喝水習慣的人,就算喝水也就只有在感到口渴的時候,才會下意識地抿兩口緩解一下,長期這樣的行為其實對身體的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會導致身體的代謝能力和血液循環能力會逐漸下降,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尿液的顏色發黃,有異味。
另外或許還與長時間服用藥物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長期的服用藥物來控制體內的疾病,那麼用藥是難免的,而且有些藥物本身就有可能導致尿液顏色和氣味出現改變。在服用之後,尿液顏色就會出現發黃,甚至還會散發出藥的氣味,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是屬於正常的現象,一般在停藥之後就會逐漸好轉。
因此平時還要多多注意觀察身體出現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再加上日常生活的調理,症狀就會逐漸的好轉,以免長時間耽誤下去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