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下圖)
用鉛筆勾畫蘆薈的線稿,注意葉子的層次分布、遮擋關係和大小關係,鋸齒一樣的尖刺要畫的自然一些。畫植物不需要像人物或者幾何一樣那麼嚴謹,稍微變一點形狀也問題不大,很適合初學者。
第二步(下圖)
在畫出下面的石頭線稿,形狀要不規則,大小不統一,大小石頭有遮擋的原則。這幅畫可增可減,如果覺得難,可以不畫躺在石頭上的蘆薈。簡單吧?
第三步(下圖)
排線疊色開始了,選一片蘆薈塗上淺綠色的底色,把蘆薈的尖刺留白,上下排線。排線的時候儘可能要密一些。
(下圖)用深綠色加重蘆薈的暗部,從上往下短線條來畫。
(下圖)亮部用草綠,暗部用深綠疊色,注意要畫出蘆薈的肥厚多汁的特點,邊緣線要加重,所以要用深綠色勾勒,但要注意邊緣線條有深有淺。
第四步(下圖)
把其餘蘆薈的葉子都塗上草綠色底色(如上圖流程)注意給蘆薈尖刺留白,在用深綠色加強每一片葉子的暗部,葉子和葉子連接處更要加重顏色。
最後一步(下圖)
用草綠色給右下角的小蘆薈塗上底色,尖刺留白,深綠塗暗部(如上,同樣的程序此刻已經用了三次,所有彩鉛基本都是在一個區域用一個或多個色系的漸變來畫明暗,彩鉛是色彩課,不是素描課)
用淺棕色給細長的根須塗上底色,在用深棕色加強根須的暗部,要刻畫出根須的立體感。
在用黑色給石頭的暗部上色,線條要順著石頭走勢畫(跟著結構畫)不用換筆,在用黑色給石頭畫投影,石頭身上的反光也要有一些棕色(我們常說的環境色,根須的棕色多少會折射到石頭上)接下來就是把所有的石頭做同樣的方式去刻畫,都要以短線條的形式,用黑色短線畫陰影,這個陰影在接近石頭的地方顏色是最重的,隨之越來越淺。
這幅畫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如果覺得難,說明平時畫的或許比較少,用這種畫蘆薈的方法就可以延伸很多種作品。
知識點:關於疊色,每個區域的疊色至少要在三次以上,很多初學者的疊色基本一次完成,這樣就顯得畫面特別單調。
最後感謝觀看,請朋友們多多關注,好方法會陸續發文。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