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朋友的入學時間,基本上都是在3歲左右。因為在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思維的發育都差不多到達可以入園程度了。
但是在參加《爸爸去哪兒》前採的時候,工作人員問杜江和霍思燕嗯哼上學了嗎?杜江說還沒有。
杜江說因為霍思燕不知道從哪本書中看到說晚上一年學是給男孩子最好的禮物。
先不說這觀點的正確與否,雖然嗯哼到了4歲的時候還沒有上學,但是知識量一點都沒有落下,而且通過各個節目的表現中,可以看到嗯哼知識量和同齡人相比,絕對只是只多不少,甚至很多大人都不一定比嗯哼懂得多。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能學霸。
嗯哼和爸爸杜江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杜江問嗯哼「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
嗯哼直接回答:「我們天黑以後,它會給美國人帶來溫暖,這邊亮了,他們那邊就黑了。」雖然表達的不是很清晰,但是這就是初高中才會學到的地球自轉的知識。
杜江又問嗯哼:「為什麼飛機可以飛上天?」
嗯哼也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他有噴射引擎,用力旋轉就可以飛, 」
在睡覺之前還反問爸爸:「太陽是什麼顏色?」
然後對爸爸科普說:「太陽不是紅色是黃色,因為黃色能發光。」
在節目中安排任務找花生的時候,杜江之前也沒有接觸過花生,都找不到花生的根在哪裡,而在一旁的嗯哼卻可以對種花生,挖土、固根、澆水每個步驟都相當熟練。
後來在和媽媽參加《媽媽是超人》這個節目中,更是能夠脫口而出:蕨菜在恐龍時期就有了。
而現在的孩子,其實有很多連什麼是蕨菜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是知道蕨菜是恐龍時期的。
從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看出來,嗯哼妥妥地是一枚小學霸。而嗯哼的知識量之所以想是一本「百科全書」,其實這也離不開霍思燕平時對嗯哼的培養。
霍思燕在平時,會帶著嗯哼讀很多的科普書籍,在霍思燕的往期微博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嗯哼捧著 一本書在讀的樣子。
並且霍思燕在採訪的時候也說,自己在嗯哼一兩個月的時候就會對給他閱讀一些書籍養成一個閱讀 好習慣。
那麼其實很多家長也會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但是閱讀的很多其實還是都是虛構類的童話故事。當然,這很好。不過誒過馬裡蘭大學教育專家指出,孩子除了閱讀虛構類作品,更應該涉獵非虛構類的書籍。這樣才不至於孩子「挑食」,缺乏營養。
其實不僅僅是霍思燕,還有黃磊的妻子孫莉在曬出女兒閱讀的書籍中,也會很多的非虛構類的科普書籍,讓孩子認識人體結構、天文結構。
還有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給孩子選擇的書籍也是科普類書籍《寶寶的量子物理學》。比爾·蓋茨也說自己從小反覆看的一本書就是《世界百科全書》。
而且家長都會知道,其實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烈的,對萬事萬物都感到好奇,比如天上的星星太陽,早上的天是藍的,晚傍晚的時候就是紅色、橙色、粉色的了。
而且小孩子的觀察力都很好,很細緻。我女兒小的時候,有一天就一直在玩門,把臥室的門來來回回的打開又關上,玩了好久,等玩完的是會後我問她剛才在玩什麼,她說,影子的長短和門打開多少是不一樣的!
而且她還會問「媽媽,國家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夏天和秋天?」那麼這些都是需要費虛構類的科普書才能夠回答孩子的。
所以說,家長要讓孩子 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沒有錯,但是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帶著孩子看虛構類書籍的同時,不要忘了「非虛構類」的書籍。
更何況,非虛構類的科普類書籍在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之外,也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做好啟蒙,其實孩子好奇生活中的這些小問題,不就是一些簡單的化學、物理、地理知識嗎?
孩子就有一定的基礎,這樣將來系統地學習這門學科的時候,入門也會更輕鬆。如果孩子處在小學階段,推薦閱讀趣味科普讀物《爆笑科學漫畫》一套書。就連大人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全套8冊, 用漫畫的當時為孩子科普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
給孩子科普最怕的就是無聊,但是這套書採用了漫畫的形式,畫面就會更有張力,孩子很容易沉浸其中,很輕鬆愉快地就讀懂了其中知識點。
文字部分更是由文字故事由喬冰和曾桂香共同編寫,喬冰是曾經創造了《賽爾號》系列的暢銷兒童讀物作家。插畫部分更是邀請到了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呂忠平老師。
曲折驚奇的冒險情節,則是它能夠牢牢吸引小朋友的關鍵。以《保險箱裡的瓶子》為例,它將偵探故事和科普結合,通過揭秘一場「毒藥陰謀」,讓小朋友學會了不少化學知識。
像《時間怪圈》中的修道院探險一樣,讓小朋友們跟著培根破解修道院中的神秘事件,從日曆紀年中獲得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知識。
故事有趣,而且知識嚴謹。讓孩子跟著《爆笑科學》在歡聲笑語中形成了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學到更多的知識。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