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慢慢來臨,氣溫也開始逐漸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這段時間,溫差相對比較大,有時溫度過高,有時溫度過低,這種天氣就很容易引起感冒的發生。有些人得的是普通感冒,而有些人卻是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該怎麼治療?為了健康,這些常識需了解。
流感可不是普通感冒,醫生教你這樣區分更簡單,早知早受益。普通感冒是由於受涼或者是鼻病毒、冠狀病毒、細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基本沒什麼傳染性,症狀很輕,一般表現為鼻塞、噴嚏、流涕、發熱、咳嗽、頭痛等。在冬、春季節發生的頻率比較高,季節交替時多發。普通感冒潛伏期為1~3天,後續開始主要表現為鼻部症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也有可能出現咳嗽、咽幹、咽癢、咽痛或灼熱感,甚至鼻後滴漏感。
2~3天後鼻涕變稠,常伴咽痛、流淚、味覺減退、呼吸不暢、聲嘶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頭痛。一般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多休息,多喝水,飲食要比較清淡,注意多通風,症狀嚴重的可以輔助吃一些藥物。比如解熱止痛藥、抗組胺藥、鎮咳藥、擬腎上腺素藥。普通感冒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比如中耳炎、肺炎、心肌炎、支氣管炎等。普通感冒從出現到自愈一般需要5~7天。
而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是流感病毒所致,該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乾燥。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流感的初期表現為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都是高燒不退、精神萎靡全身乏力、咳嗽、流鼻涕、咽痛,有時還會有腹瀉嘔吐等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2~4天,普通型流感經常是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會伴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一般發病4天左右症狀自動減退,逐漸好轉,但是咳嗽的恢復還是需要1~2周左右才可減退。肺炎型流感實質上就是並發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見於老年人、兒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現為高熱持續不退,劇烈咳嗽、咳血痰或膿性痰、呼吸急促。治療前期主要需多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症狀明顯時予以抗感染治療。
這些就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相信大家都學會了吧?在以後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時,就可以按照這些常識辨別了。
【本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媛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