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環境下,網絡流行語可以被看作是信息爆炸時代獨有的梗。而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很自然地串聯了用戶和內容,承接著擁有相同愛好的網友聚集。「小雞詞典」為不同圈子之間的無障礙交流提供了一種新可能——收錄網絡流行語,探索內容社區機會。
作者 | 王亦璇
編輯 | 李威
這是「新商業情報NBT」的第104篇產品觀察
在蟄伏於小程序內的第三年,小雞詞典上線了它的App。
這是一個開放的詞典,實時更新,收錄當下最流行的網絡用語。它並不垂直服務於「95後」、「00後」等某一特定群體,相反地,官方數據顯示,它的上百萬用戶由不同年齡層的「網上鄰居」組成,為消除圈子之間的「信息代溝」而聚集於此。
目前,小雞詞典已收錄了2萬多個詞條,全渠道日活躍用戶達15萬。而在其小程序端,也保持著20%以上的次日留存。這也是一個「網上衝浪指南」,以梗為核心串聯用戶和內容,在基礎的詞典功能之外,其本身也是具備形成社區氛圍的產品潛力。
01 | 拯救不懂梗
大量的新生詞彙,是打開小雞詞典後最直觀的感受。App的首頁被分為了三個板塊,分別是關注、推薦和請求版。推薦一欄羅列了點讚數較多或經常被用到的網絡用語,比如「視奸」、「雖遲但到」和「精神中產」等等。
請求版則更為有趣。這裡被用於「求桔梗」(尋求對某個梗的解釋)——已出現於網絡但小雞詞典還未收錄的流行語,會被上傳於此,等待網友們創建詞條。skr、大豬蹄子等曾風靡一時的熱詞都是小雞詞典率先在全網進行解釋的。
小雞詞典對某些特定詞語的解釋,還會附上該詞的具體來源或適用場景。例如,在佔領朋友圈的任天堂遊戲《動物森林》(下稱「動森」)中,大頭菜就有著特殊的含義。小雞詞典對大頭菜進行了這般解釋:動森裡的期貨,讓你在遊戲裡感受真實的社會。
在動森裡,大頭菜價格很不穩定。以某個價格買入,在放壞之前以高於買入時的價格賣出,就是賺了。否則要麼菜放壞,要麼賤賣,可能賠得底朝天。而網上流傳著很多通過買賣大頭菜一夜暴富的傳說,這一點和現實世界的期貨很像,因此動森玩家都很追捧大頭菜(體驗炒股的感覺)。
小雞詞典在其詞條內部也關聯了連結。圖片、視頻、表情包或者相關詞條都是拯救不懂梗的手法。與「橘子」一詞相關聯的網絡用語,除了包含其他意義的橘子本身,還有「集資」、「橘文化」、「橘子裝蒜」和「掃橘子皮」等等。
小雞詞典還啟用了熱門搜索功能。根據用戶搜索和編纂的熱度,「發現」頁面會不定時地更新10條熱搜詞條。在這裡不同人群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既降低了溝通中因為不懂梗而產生尷尬的機率,也增加了了解其他衝浪網友的新機會。
小雞詞典還會鼓勵用戶,對「老詞」進行「新解」。近期,因B站推出的青年節視頻而引發激烈討論的「後浪」一詞,又在網際網路上衍生出了「中浪」、「非浪」和「韭浪」等等新詞。小雞詞典上不但有數條對「後浪」的解釋,對新詞的開發也沒有被落下——逗悶子、抖機靈或者開腦洞,都存在於此。
02 | 梗解釋權的眾籌
在官方介紹中,小雞詞典這樣寫道:小雞詞典是一個開放的現代漢語詞典。由每天使用這些漢語詞彙的人——你們: 編撰,定義。
與社交媒體Instagram內嵌的帳號HipDict模式類似,小雞詞典的靈感也來自於維基百科(Wikipedia),人人都有創建詞條的權利,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和提問。
小雞詞典收錄的詞條,由不同圈子的用語組成。正如「把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做」一樣,來自飯圈、二次元、科技圈和遊戲圈等等的網友,都可以在小雞詞典內暢所欲言。有人在此解釋「拔旗」(在飯圈追星中,集資時的行為),也有人在此解釋「人頭狗」(指遊戲中只會搶人頭的人,常常把敵人打殘血時,他們就會出沒來和你競爭)。
點開一個熱搜詞條,起源部分比較容易引起用戶討論。在用戶「大飲水機」對「這個老頭壞的很」詞條的解釋下,就有用戶質疑他所說的該詞條來源於抖音視頻。有用戶認為這個詞條最早曾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也有用戶表示,自己的印象中《玩具總動員2》胡迪與老礦工吵架時也罵過這句話。
對於詞條釋義同樣也會存在異議。存在多個釋義的詞條右邊會標註有釋義數目,點擊數字可以查看全部釋義。在對「阿三」一詞的解釋中,用戶「小尾(yǐ)巴」認為這是「竊·格瓦拉」周某的外號,這個回答獲得了六個贊。而用戶「御劍歸來」編輯的「開掛民族暱稱但不知為何加入暴雪後成為了程式設計師」釋義,僅獲得了一個贊。
在編輯釋義時,一些用戶會給一些文字標上刪除線,這些內容又往往會是這些用戶的精彩的內心OS。用戶「winnnnnnnk」在解釋「不一定需要糖和玫瑰,只想疲憊時有你依偎」時,在選手秦牛正威前面添加了reader,在釋義之後、起源部分之前,添加了腦子裡已經有聲音了啊!!好想在這發語音啊!
值得一提的是,小雞詞典並未設置App內常見的「底線」。換而言之,當用戶使用完查詞功能之後,他可以繼續留在這個社區內,不斷往下刷獲取新的冷知識。滲透進不同圈子的小雞詞典,為「玩梗」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建社區的可能性——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組織,並且迅速加入到對某一個梗的討論中去。
與之相匹配,小雞詞典的註冊用戶都會有一個主頁,主頁中會顯示他所編輯的詞條以及獲得的點讚數量。此外,小雞詞典也支持用戶之間互相關注,以及創建專輯收納一些相關聯的詞條。在每個詞條下面,也都可以列有幾個標籤,同一標籤下也是相近的詞條。這些設置在事實上使其具備了從詞典到社區的基礎架構。
03 | 未來做什麼
在歐美地區,俚語已發展數百年。俚語的出現與傳播,為語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例如,作為世界上傳播率最廣,使用率最高的詞之一,OK就起源於19世紀美國波士頓地區的俚語。
收錄俚語的詞典體系也十分成熟。不但有McGraw-Hill、Random House和HipDict等產品的支撐,創立於1999年,專做美國俚語收錄的網站「Urban Dictionary」,已收錄上百萬個英語俚語詞條,每年的廣告營收達到2500萬美元。
「Urban Dictionary」在用「新詞」服務用戶的傳統基礎上,還開發了「UD Store」。在「UD Store」裡,用熱門詞條製成的馬克杯、T恤等都顯示售賣中,而在商品旁邊,則會清楚地羅列該詞條的釋義。
對比之下,當百度百科條目數已遠超維基百科時,作為世界上被最多人使用的語言體系,卻沒有能夠與「Urban Dictionary」對標的詞典。雖然在國內也有不少品牌的聯名款會在服裝上加印字符,或推出有獨特意義的周邊,但卻很難成為小雞詞典的未來路徑。
在從開發小程序到App上線的歷程中,小雞詞典先嵌入了QQ瀏覽器和百度搜索,後又完成了來自新進創投的100萬元天使輪投資。就目前來說,小雞詞典的營收主要是依靠廣告——在其PC端,瀏覽一整頁內容會遇到兩次以上的廣告,以視頻通話或VPN搭建等內容為主。
「歷史不只在教科書的文章裡,博物館的老照片裡,歷史也在每一個新創造的俚語裡,在每一行彈幕的吐槽裡」。小雞詞典要在幫助人們一起理解這個飛奔向前的世界的同時,通過流行語記錄下一代人對一個時代的見解和這個文化最真切的歷史。而這個時代最鮮活的文化往往與活躍的社區討論相伴而生。
成為一個類似內涵段子的「玩梗」社區或許是一個更有想像力的方向。在中文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環境下,網絡流行語往往會衍化成信息爆炸時代獨有的梗。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實際上代表了不同圈層文化的組合與碰撞,本身就是從社區的交流中誕生,又在社區的傳播中不斷擴展內涵。
小雞詞典上針對梗的定義的交流,可以被看作是對梗的形成路徑進行的還原與複製,很自然地串聯了用戶和內容,將渴望了解梗和使用梗的網友集聚到一起,形成一個比較穩固的流量沉澱入口。圍繞定義進行的討論與創作中,也有可能會生成圍繞梗進行的二次創作,更強的創作衝動和更高的互動可能,使其具備從舊梗中玩出「梗」的潛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雞詞典的重心還在詞典功能上,雖然用戶會進行評論,官方帳號也會發布一些話題,但評論體量都比較小。在巨頭和創業者都對社區產品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小雞詞典的特殊定位使其相比其它產品有更低的社區冷啟動條件,不缺乏文化的積澱,運營能力可能會是它成為一個合格社區產品的軟肋。
新商業情報NBT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