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白銀案裡最悲傷的故事:憤怒、傷害和愛

2021-01-08 閩南網

­  這個家庭用憤怒和彼此傷害來對抗「小白鞋」被殺帶來的巨大空洞。他們愛她。

­  「小白鞋」參加文藝匯演贏得的獎品,一盆假花。圖/澎湃新聞

­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文 / 衛詩婕編輯 / 青 藍「小白鞋」是白銀連環殺人案的第一個受害者。

­  命案後的28年,白家人始終沒有一個仇恨的目標。

­  每個人都活在長久的指責與自責當中。白寧不明白,為什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一個都是受害者,可他們仍在持續地互相傷害。

­  小白鞋死了,她的父親和母親離了婚,弟弟一年後自殺。這個家的魂被抽走了。案子有了結果,對於他們最大的意義或許是,他們最終可以放過自己了。

­  【一】8月27日下午,白寧在手機上看到了一則刷屏朋友圈的新聞: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告破。他帶著好奇閱讀到了最後,在文末附上的案情梳理中看到了三個刺眼的字:小白鞋。

­  那是他姑姑白潔的外號,因為那是個愛乾淨的姑娘,無論何時,她總穿著一雙刷得乾乾淨淨的白鞋,人們親切地稱呼她「小白鞋」,這也是人們對於連環殺人案中第一樁的代稱。

­  一瞬間,白寧有些不敢相信,姑姑的命案懸了28年,終於告破了,自己和家人居然是從網上得知的。

­  他在網絡上瀏覽各種相關信息,始終半信半疑,是真的嗎?他準備確認後再告訴父母、爺爺這個消息,免得讓他們徒勞地情緒波動,尤其是爺爺白孝禮,今年已經八十歲了。

­  幾乎同一時間,白孝禮在獨居的家中,通過網絡也看到了這則消息。他的心跳得很快,但他控制住情緒:先看看是不是真的。

­  那天夜裡,他夢到了女兒兩次。頭一回,睡得淺,也許是心理作用,他感覺女兒就站在門前;第二回是凌晨三點多了,夢裡白潔站在門口哭,白孝禮哭醒過來,再無睡意,一直睜眼到天亮。

­  整整28年過去。起初那些年,白孝禮跑公安局跑得很勤,希望從警方處打聽到案件偵查的進展;慢慢地,他有些心灰意冷;2000年後,他和家人再也沒有去過警局,案子沒了動靜,只有逢年過節時,警察會來家裡造訪,每次都是詢問:家人這邊有什麼線索沒?

­  8月27日,白寧一整個晚上都在撥打市公安局的電話,十幾個電話打下來,還是沒有說法。

­  看望爺爺時,白寧正猶豫著要不要告訴他這個消息,白孝禮看著他,平靜地說:你姑的案子好像有眉目了。

­  【二】出事那天,白潔剛好休息,上午練完舞蹈後回家,白潔就把一歲的侄子白寧抱進她的房間,午飯後,白潔的嫂子周欣把兒子抱回了主屋,後院的房間裡就只剩下白潔。

­  出事後,白潔的母親丁雙一直怪罪兒媳周欣,懷疑她明明在前院的屋子裡聽到了動靜,卻不救自己的女兒;周欣稱,案發前,她帶兒子出去遛彎了。據白寧所述,母親對他的說法是:「那天奇怪得很,我平日裡從不抱你出去,那天就想帶你出去,在外面的時候,我有種不敢回家的感覺。」

­  「白銀連環強姦殺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承勇租住過的房子外景。

­  哥哥白華是第一個發現白潔遇害的人,傍晚六點左右,他下班回來,想叫妹妹吃晚飯。推開屋子,一股血腥氣撲面而來,他看見妹妹肩部以下橫在床上,頭朝地,脖子被劃開了一個大口子。他當時就哭了,大叫著跑回前院喊妻子周欣,「我妹妹被人殺了!」

­  周欣聽見後,來不及放下懷裡一歲的孩子,抱著跑去後院,在門口,她見到屋裡情景,一下子癱坐在地上。

­  白孝禮是家裡最後一個得知白潔死訊的,事發時,他正在棉紡廠新蓋的樓房裡,白家被新分配了一套房,這天有親戚到來,他帶著一行親戚來了新屋落腳,順便收拾收拾。傍晚七點左右,晚飯剛做好,公安到訪了,他們什麼都沒說,只說讓白孝禮跟他們去局裡一趟。

­  來不及吃晚飯,白孝禮就被帶走了,事後證明,他是警方第一撥重點懷疑的對象。在派出所內,沒人告知他究竟出了什麼事,他呆坐到晚九點,這時,警員帶進來一條警犬,在他身上聞了半天,沒什麼反應。公安反覆詢問他當天在什麼時間幹了什麼,折騰到半夜三點,放他回家了。

­  白孝禮納悶,懷疑是否家裡出了事?最大的可能應該是兒子和人打架了。他沒有回平房,猜想家裡人都睡了,獨自去了趟醫院,挨個病房看,沒有自家人,他稍微放心了些。

­  「白銀連環強姦殺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老家的房屋。

­  一夜未眠,清晨,他迫不及待地回平房問個究竟。剛下樓,正碰上當地的派出所長,對方大驚:你女兒被人殺了你都不知道?

­  趕到家時,妻子丁雙已經暈厥在床上,無法起身。大兒子白華、小兒子白義都在哭,白潔的屍身已被帶走送至法醫處。白孝禮突然爆發,走向白義,扇了他兩個耳光,「你不好好地待在家裡跑出去做什麼!」

­  事發當天,與白潔同在白銀公司工作的白義本也是輪班休息,但他與同事換班了,白孝禮很氣憤,如果兒子也休息在家,女兒就不會遇害了。

­  家中來的親戚中,有一個與白潔年齡相仿的女孩,在出事前還與白潔同睡一張床,感情特別要好。得知白潔死於非命,她自此精神失常,有些瘋癲。三十年後,依然說話說不利索。

­  白潔當時的男友劉力(化名)也是重點懷疑對象。還沒從女友的死訊中緩過來,他就被帶進了公安局,據數個見過他的白銀公司職工稱,「在裡面三天三夜才出來。」

­  後來,廠領導照顧他,把他調去了其他城市,好讓他忘了這裡的一切。自此,劉力再也沒出現在白銀。

­  【三】白潔的死,徹底改變了白家,在互相怨懟中,一個家庭因為這樁命案分崩離析。

­  公安返還屍身的第三天,白潔就在娘家的主事下,按照少數民族的穆斯林風俗落葬了。

­  白孝禮整日喝酒,一次喝多了,他與妻子丁雙為了女兒的死爭執起來:丁雙始終怪罪兒媳,而白孝禮則怪罪小兒子白義,這兩個原本應該在家的人選擇外出,在他們各自的思維裡,但凡家裡有個人,白潔可能就不會死。

­  更多沒有說出口的,還是自責,白家的每一個人都活在苦悶當中。也許是酒精作用,喝醉的白孝禮在爭吵中打了妻子,鬧聲引來了兒子白華,一心向著母親的他一把將父親推倒在地上。

­  自此,白家被分裂。性格強勢的丁雙決定離婚,白孝禮並沒有反對:白孝禮獨自一人住在事發的平房內,白華帶著妻兒住進了新分配的樓房,丁雙帶著白義搬去了一處新居。

­  親人們不再來往,白家似乎被抽走了魂兒,再也開心不起來。然而,噩夢沒有就此結束。

­  「小白鞋」當年用過的鏡子,擺在床頭柜上。圖/澎湃新聞

­  白潔去世後的第二年,年僅22歲的弟弟白義在一個夜晚喝了半斤白酒,服下了十幾粒安眠藥,天亮被人發現時,身子已經青了,救不回了。

­  這個年輕的男孩與姐姐的關係非常好,自白潔去世後,他患上了抑鬱症,不再與人說話,也不再工作,終日在家中酗酒。

­  母親和哥哥操辦了白義的身後事,沒有通知白孝禮。幾天後,從朋友的口中得知白義的死訊,這位父親幾乎崩潰,兒子也死了,自己又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  他來到了白義的墓上,「幾乎想死在那裡」。

­  在白寧的記憶裡,姑姑死後的28年,白家沒有過過春節。每逢過年,別家的歡聲笑語和鞭炮聲像是自家的哀樂,總會勾起這個家的黑色回憶。奶奶每逢節日便會哭泣,一家人陷入沉默,不知該怎麼安慰。

­  一直到2002年丁雙去世,白孝禮與她各自都沒有再婚,儘管離婚時他們才五十多歲,完全可以再找個老伴搭夥過日子。兒媳婦周欣在丁雙最後的歲月裡始終侍奉在病床前,可仍舊沒有獲得婆婆的原諒,直到臨終時,婆婆仍沒有與周欣說過一句話。她嘴裡念叨著女兒的案子,可惜,她仍不知道兇手是誰。

­  那些年,一家人仿佛被迷了心竅,始終無法消除心裡的隔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之間就是無法互相原諒,明明誰也沒有做錯什麼,明明他們都是受害者。」白寧說。

­  十幾年來,白孝禮始終守著女兒出事的屋子,直到2000年拆遷。

­  在白寧的記憶裡,每年過年,他與父母在自家吃完晚飯,就會去奶奶家陪她。從奶奶家回來後,他會偷偷跑去爺爺家。他總覺得爺爺很可憐,被孤立著。1998年的春節,他第一次聽到白孝禮對他提起姑姑白潔的事,性格內向的白孝禮不善言語,只是閉著眼不停地流淚,白寧明白,十年過去,爺爺依然活在自責當中。

­  「他們不光不能原諒對方,也不能原諒自己。」

­  【四】白寧帶著悲傷走過了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白潔出事時他才一歲,對姑姑並無印象,何談感情;但目睹身邊的至親都因為姑姑的死鬱鬱寡歡,整個家庭沉浸在長久的悲傷裡,他苦悶:為什麼我的家庭遇上了這種事?

­  他曾特地去白銀靖遠縣的烏蘭山請神,當地人都說「那是一處很靈的地方」,解說人告訴他,「你家中一個非命,一個早亡,魂都沒有安息。陰宅不寧,陽宅不順。」

­  他非常相信,聽話做了法事。據他的說法,自那以後,家裡確實順多了。

­  那些年,白銀陸續出現姦殺案,可白家人從沒有把這些案子與白潔的案子聯繫在一起。坊間傳聞,「兇手專門挑穿紅色衣服的女子下手」。周欣事後回憶起,案發時恰逢春天,白潔確實經常穿一條自己刺繡的紅色連衣裙。嫂子周欣自此後再也沒有穿過紅色的衣服。

­  那時的白孝禮已經心灰意冷,十多年沒能抓到案犯,希望渺茫了。直到2010年時,公安來到家裡,告知他們,白潔的案子可以與白銀系列殺人案併案,重燃了白孝禮心裡的希望。

­  這些年,白家掌握的唯一線索,就是最初時警方給他們看的一張嫌疑人畫像(即後來警方公布三張嫌疑人畫像中的第一張)。除此之外,一個當年住對門的舊鄰居對白孝禮說,事發那天下午三點半左右,她從屋裡走出來去公共廁所,見到一個穿著軍綠色呢子大衣的男人,一直站在白家的後院門口,是個陌生面孔。她覺得氣氛有些奇怪,但不敢上前打聽,就回了屋。

­  很長一段時間,白家人沒有再跑過公安局,家裡沒人再提起白潔與白義。

­  疑犯高承勇落網的消息打破了平靜,這幾日,家中又不安寧了。

­  8月28日的晚上,公安公布破案消息的30小時後,白華在家中喝多了,哭了起來。妻子上前勸慰,卻被推開:「我們家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你!」

­  周欣哭著給兒子打電話,這些年的委屈都爆發了,一直以來,她能理解婆婆的怨懟,畢竟是親生女兒被害,換做自己,可能都活不下去了。丈夫白華多年來始終幫著她說話,從未埋怨過她。但28年後的這個晚上,在白華喝醉酒的狀態下,他終於吐露了心聲。

­  原來,丈夫的內心深處也在責怪她。

­  酒醒後的白華後悔自己說了渾話,急忙向妻子道歉,周欣沒再說什麼。白寧心裡很難受,「這麼多年了,該過去了,我不想家人再受折磨了。」

­  白潔生前愛刺繡,死後所有的物件都被燒掉了,按照風俗,未成家的人早逝,所有遺物必須燒乾淨。家中門帘上的花樣是白潔親手繡的:一輪紅日下,有一株梅與竹,一旁是兩隻仙鶴,一隻飛在天上,另一隻在地上仰著頭望它。整理遺物時,這幅門帘被漏下了,至今仍掛在白孝禮獨居的家中。近三十年過去,從帘子仍然潔白的底色能夠看出,主人很愛惜它。

­  80歲的白孝禮這兩天守著電腦,一聲不吭。直到在媒體的報導中看清高承勇的長相,屏幕裡那個中年有些謝頂的男子,就是殺害女兒的兇手。

­  他仍舊沒有說話。兩行眼淚流了下來,陷進了年邁老人面部的溝壑裡。

­  (文中受害者家屬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完這本書,我哭了,憤怒了,也悲傷了
    看完這本書,我哭了,憤怒了,也悲傷了書才三章,但我看得很壓抑,第一章《樂園》,作者的文字努力彰顯老練,但又無處不在的稚嫩,跳躍式的比喻,仿佛是十六七歲的少女,明明還很年輕,卻拼命強調自己的哀愁。原來她真的哀愁,因為,這本小說是根據作者經歷的真人真事改編的,這才讓人壓抑。看到第二章《失樂園》,壓抑而沉痛,覺得心口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想要呼吸,卻非常用力。
  • 流行歌曲變得更加憤怒和悲傷
    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幾十年中,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和悲傷,表達快樂的歌詞卻減少了。Pop songs have become angrier and sadder over the past 60 years, experts say.專家表示,在過去60年裡,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和悲傷。
  • 流浪狗媽媽狂追貨車數百米,憤怒 悲傷,忍不住落淚
    流浪狗媽媽也很愛自己的孩子,即使生活艱難,卻依靠愛也可以獲得一份幸福。這隻流浪狗媽媽眼睜睜看著自己孩子被撞死。狂追百米,表達自己的憤怒,卻又默默停下,返回到被撞孩子的身邊。看著孩子慢慢的失去生機,狗媽媽無助在路邊狂叫,也許在表達自己的悲傷與憤怒,也許是希望為孩子求得最後一絲生機。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結局讓人有些生氣,看完以後覺得他最可憐
    沒有覺得故事有多麼悲傷,不過男女主人公的境遇慘倒是真的,女主人公宋媛媛高中時代,父母和妹妹全部出車禍身亡,成了孤兒而男主人公也沒好到哪去,自從爸爸癌症去世後,他自己也被查出了癌細胞,從此就被母親給拋棄了,也從此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偏偏兩個這麼慘的人在命運的巧妙安排下相遇了,你說巧不巧?無巧不成書嘛。所以這不是偶然,也不是初緣,這是老天的安排,是天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很多人:「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
    你感受到悲傷,是在什麼時候呢?是一場失戀,深夜裡揪心斷腸地痛哭?還是一次離別,此生不復相遇的失魂落魄?昨天,和老婆一起去看了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種悲傷,叫做:「我愛你,可也只能到這裡為止。」01.不知道,你的生命裡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人。
  • 英媒: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悲傷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專家說,在過去60年裡,流行歌曲變得越來越憤怒和悲傷。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5日報導,研究人員分析了上世紀50年代至2016年暢銷歌曲的歌詞,發現表達憤怒和悲傷的歌詞增加了,而表達快樂的歌詞減少了。
  • 死去的悲傷青蛙背後,聚集了一群憤怒的美國肥宅
    甚至有大學教授專門開了一門課,講解「為什麼悲傷青蛙是川普派的」,這表情包也開始被主流媒體所摒棄和不齒。馬特.福裡發動過「#拯救Pepe」的活動,但於事無補,最終他決定讓Pepe壽終正寢。Pepe從宅男蛙,到悲傷青蛙,再到反誹謗聯盟認定的仇恨標誌,這裡面的故事不是簡單的一句「被白人種族至上者綁架」就能說完的。為什麼綁架它?怎麼就成了仇恨梗?
  • 吐槽一下臺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悲傷乎?尷尬乎?
    ,這兩個自幼身世坎坷的男女,相遇相知後,相依為命,互相取暖的經歷和故事。,是以感動世人的方式傷害著身邊其他人。男主發病後,美其名曰為了女主的幸福,就把女主雙手奉上給男二,中途包括使手段調查男二背景,離間女二和男二的感情等等。這些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說著,愛情如果需要解釋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痛苦了。以此為由,矯情地和彼此製造別離和痛苦,還傷害他人。
  • 在騰訊音樂聽見更多《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一部講訴愛而不得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與觀眾見面,隨即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引爆了去影院好好哭一場的話題。由林孝謙導演,陳意涵、劉以豪、張書豪、陳庭妮主演的臺灣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述了一對同居不交往的「戀人」間溫情又悲傷的愛情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電影原創主題曲由天生歌姬A-Lin傾情獻唱,深情動人的聲音一響起,便將觀眾帶入到電影中Cream(陳意涵 飾)和K(劉以豪 飾)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中。
  • 沒有愛是一種悲傷,但它依然奮勇前行,三角梅的花語和故事!
    愛生活,愛養花。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款美麗的花卉,三角梅。三角梅是一種特別受歡迎的花卉,它的花語也是非常的勵志,但是很少有人用來送人。接下來,一起看看三角梅的花語和其有關的故事吧。三角梅,又叫三葉梅、三角花,原產於巴西,是中國很多城市的市花,包括海南省、三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還有日本的那霸市,三角梅還是尚比亞的國花呢。
  • 理解悲傷
    (楊贏)悲傷是什麼悲傷是一種對待失去的情感反應,在本書裡,特指對死亡。哀悼是我們被迫調整自己去適應斯人已逝的世界的過程。就像本書說明的那樣,悲傷是一個高度個人化、自相矛盾、混亂和無法預測的內心過程。如果想控制它,就需要理解並學會與這樣的核心悖論共處:我們必須學會伴著事與願違的現實來生活。
  • 憤怒、悲傷、多疑 7種情緒宣洩不當易致病
    原標題:憤怒、悲傷、多疑 7種情緒宣洩不當易致病   憤怒   >惡劣情緒NO.3:憤怒   吃的量多了,與能量代謝有關的B族維生素就會消耗得多,而維生素B1缺乏會使人脾氣暴躁、健忘。   惡劣情緒NO.4:悲傷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人之所以會感到悲傷,是由於體內胺基酸的長期不平衡導致的。另外,如果身體中缺乏鎂元素也是男人悲傷不已的潛在原因。   解決辦法:濃骨湯、維生素C都會對抑制悲傷有所幫助。另外,要確保每日攝入的食物種類不少於20種,其中蔬菜水果種類不低於5種。
  • 李宗盛:這歌裡的悲傷,我多希望你不懂
    誰都知道當年李宗盛與林憶蓮的一段情,當初轟轟烈烈為愛走鋼索,最後曲終人散。李宗盛的每首歌裡,都放了那些關於過去經歷的心碎與感悟,釀出一段段引人深思的詞曲,時間越久越能品出其中的醇香,年紀越大越能體會其中的深意。
  • 「最悲傷的貓」被收養後活得自在無比,再也不覺得悲傷了
    還記得曾經火爆網絡的「最悲傷的貓」嗎?是不是很好奇它的近況如何呢?據英國《太陽報》8月27日消息,這隻「最悲傷的貓」被現任主人收養之後活得自在無比,現在面貌煥然一新,再也不覺得悲傷了。布魯斯曾在街頭流浪多年,並因總是一臉委屈的表情被網友拍下,瞬間風靡網絡,得名「最悲傷的貓」,直到它遇上現在的主人桑德拉
  • 白銀案辯護律師:高承勇殺人並非只為錢財,選年輕漂亮女性
    近日,高承勇的辯護律師朱愛民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曾和高承勇談過他會被判什麼刑,高承勇的態度相當淡定,「他知道自己會被判死刑,他早有心理準備了。」白銀案辯護律師:被告人選漂亮女性作案朱愛民第一次會見高承勇的時候,就對高承勇的淡定和冷漠相當吃驚,「完全沒有任何情緒的波動」。
  • 影視 經典催淚愛情電影 韓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集)
    男孩在生命最痛苦的時候遇見了女孩,他們一見鍾情,相互愛著彼此,可是男孩卻執意讓她嫁給別人。今天要講述的是韓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集,淚點低的朋友請備好紙巾。大壯正在操場跑步,滿頭大汗躺在椅子上休息,同校的女生春花湊了過來叫著他的名字,一口煙噴在他的臉上,嗆得他直咳嗽。
  • 有一種悲傷——A-Lin
    簡介:A-Lin發揮了她細膩入心的情感渲染力與強大的歌聲張力,從平靜內斂到放聲激昂再回歸帶著悲傷的倔強,光是聽A-Lin的演唱就如同用耳朵搶先體驗了整部電影的精華所在。有一種悲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主題曲) - A-Lin我不羨慕 太陽照不亮你 過往有些黑暗 我們 都一樣我太嫉妒 時光能離開的 大方不用開口 也就無需躲藏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陪伴我呼吸 決定我微笑模樣無法遺忘有一種悲傷
  • 胡先煦和刁卓都已經分手,這名女子曾經流露出悲傷和淚眼
    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愛情,但大多數明星,尤其是年輕的藝人不會輕易墜入愛河,生怕影響自己的人氣和事業,然而耿直中的胡先煦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他在大學裡最想做什麼,他說他想談戀愛!胡先煦是《小別離》飾演小宇裡的小男孩,他的演技大家都認可,現在他也是個大男孩了!
  • 最悲傷的事情是莫過與你,遺憾的卻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最近上映了一部很火的電影叫做《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聽了這個名字後我有點感嘆,甚至還有點疑惑,到底什麼樣的故事能讓編劇把電影名字命做比悲傷還悲傷?我一直認為這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當然我說的這個是有關親情,那愛情呢?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一聽到這話,我就生氣,於是,我變成了一隻到處搞破壞的噴火龍……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憤怒的龍》吧!一、作者簡介蒂埃裡·羅伯埃克特於1960年出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他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擅長詩歌創作,在漫畫和兒童繪本領域更是成績斐然,曾獲得過許多*文藝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