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臺灣老闆與大陸青年的「創客夢」

2021-01-10 環球網

馬桶堵了,水管漏了,門鎖壞了……這些看似不大的問題逐漸成為動手能力越來越差的這代人的困擾。在很多老舊小區,「上門維修」的廣告貼滿了牆,但人們擔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這些轉身不見人的「馬路天使」坑騙;而在一些服務質量過關的小區,「有事找物業」的傳統思維佔主導,可多數情況下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快速的解決,而事實上,物業也並沒有「修水龍頭」這樣的義務。

當下,維修服務這個傳統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家裡出現問題找不到合適的維修工,掌握技能的維修工又沒有提供服務的有效信息渠道。因此,重塑「維修」領域格局成為現下社會發展的急切需求。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網際網路+」,這不僅給予了37歲的臺灣老闆何曉華在維修領域很多想像的空間,也讓26歲的創業青年陳就倍感興奮。

圖為「臺灣老闆」何曉華(右)和大陸青年陳就(左)。受訪者供圖

臺灣老闆:網際網路+就是通過平臺把需要的東西串聯起來

1978年出生的何曉華祖籍湖南,16歲時跟隨家人定居臺灣。對念書沒太大興趣的何曉華從那時起就開始打工,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永和豆漿洗碗。何曉華告訴記者:「臺灣的『永和』不像大陸是一個品牌,而是一個地名,幾乎所有的豆漿都叫永和豆漿。」在那裡,何曉華18歲時就做到了「師傅」級別,每個月有一萬六七的收入,按他的說法是:「當時幹半年,就可以在北京買套房。」

那時,何曉華已經有了來大陸發展的想法:「20世紀90年代,大陸對臺灣商人有很多優惠政策,我認為到大陸發展是機會,但當時手裡有」資本「的老闆大部分還沒有這樣的魄力。」何曉華苦於自己年紀太小,心有壯志難酬。就這樣,何曉華一直「熬」到20多歲。2003年,在「永和豆漿」幹了9年的何曉華拿著自己攢的10多萬美金從臺灣來到了北京。

何曉華又在餐飲服務業幹了多年,直到2008年,何曉華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發現它確實能改變人的生活。2010年起,在餐飲服務業打拼多年的何曉華想找到一種深刻了解的服務行業,並通過網際網路思維去改變它,「保潔、裝修這些行業都已經規範了,但維修這塊還沒有品牌」。

大城市人口密集,是一個家庭維修頻發的地方。何曉華在調研後發現:因為缺少合適的需求「匹配」,很多家庭的維修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比如南城有個人需要開鎖,可能聯繫到的師傅卻在北城,這來回一折騰就得四五個小時,你出的錢比行情價再高,師傅都不見得願意去。」

何曉華還發現,在北京,幾乎每個小區的方圓二三公裡內,都能找到一個小型的五金店,這些五金店的「形態」大部分是老婆看店,老公出去幹活,有的純粹就是賣日雜,不提供上門維修。「他們為什麼能生存?是因為周邊的人有需求。」何曉華說。

「以前,消費者、五金店和維修工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網際網路+』就是通過一個平臺把這些需要的東西串聯起來,從而既解決了千家萬戶的維修困惑,又打破了維修工靠天吃飯的瓶頸,還能為個體五金店提供走貨渠道,也能為創業者帶來可觀的收入。」何曉華告訴記者,「但是我不太懂網際網路,我需要找一個懂網際網路的人,大家在一起才能有碰撞。」

圖為維修工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受訪者供圖

大陸青年:網際網路+疼點=重塑一切

1989年出生的陳就也是湖南人,因為受到創業文化的感召,大學畢業後投身到創業浪潮中。2013年底,陳就結識了何曉華,二人很多次聊過關於做O2O的線上線下上門維修服務,一致認同這種商業服務模式。「我們都是湖南人,選擇追隨『何總』創業,一方面是作為創業合伙人要彼此了解;另一方面,何總長期從事傳統餐飲行業有一定的社會資源基礎,轉型做O2O起步會容易一些;最後就是,何總這個人靠譜。」陳就笑著告訴記者。

緊接著,何曉華和陳就聯合幾位合伙人共同創立了「隨到網」,打造出一個為用戶與維修工提供就近匹配的網際網路平臺,這也成為北京最早切入維修服務O2O的創業公司。陳就告訴記者:「我們提供的上門維修服務可以通過網站、APP、微信公眾號和客服專線四種方式進行預約,收到訂單後維修師傅會馬上與用戶聯繫,並在半小時內上門服務。」

今年初,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網際網路+」的概念,陳就表示:「我很興奮,這也應時應景地給予O2O創業很大的鼓勵」。在陳就看來,「創業做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最主要的是要解決用戶的『疼點』。」

陳就告訴記者:「疼點就是困擾用戶的煩惱,在維修服務這一塊,我們解決的疼點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信息的迅速匹配,基於地理位置快速找到附近的維修師傅;二是服務售後的保障,客戶如果不滿意,可以投訴要求再服務;三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服務便捷。」

「網際網路+疼點=重塑一切。」陳就說道。

圖為每位維修工配備的維修工具。據介紹,這套維修工具價值3000元。受訪者供圖

網際網路+:讓「創客夢」飛起來

「去年,我們已經在全北京市覆蓋了1000餘名維修人員和以五金店為依託的400多家服務網點。」陳就告訴記者,「但準備向全北京推廣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是維修價格沒有統一的標準,另外就是維修師傅的服務質量不能保證。」

何曉華說:「目前維修服務的行業規範還沒建立起來。現在有些維修公司表面上是明碼標價,但其實仍是一個價格區間,而且這個區間很大,這樣維修工肯定會往高要價,這對用戶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何曉華和陳就他們通過長期的市場調研和走訪,制定了統一、合理、公開的價格標準,用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按「時」計價還是按「件」計價。

除此之外,他們打算通過培訓來提升維修隊伍的服務質量。「一方面是讓維修工師傅樹立起一種『藍領』的信心,另一方面就是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臺灣生活工作過很多年的何曉華對此深有體會,他說:「我在臺灣打工的時候很開心,因為臺灣人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普通人,都很尊重你。我2003年來大陸開飯店,這麼多年開店從來沒讓員工住過地下室,他們都是住樓房,有電視看,有空調吹,大陸叫『人文關懷』,但是在臺灣那些老闆都是這麼幹的。因為這樣子,人家的心才會交給你。你不尊重他,他就會離開。尤其是現在的90後,他們不是純粹奔著錢來的,他們需要你的尊重。」

當然,「上門維修」並不是這個網際網路平臺的全部。何曉華告訴記者:「維修只是推開一扇門,最後達到的效果是要做一個從修理開始的關於」住「的生態鏈。等線下隊伍慢慢累積起來以後,我們甚至還可以進行廚房、衛生間的改造和裝修。」

「創客」心中都有一個「網際網路+」的夢,但並不可能所有人都順風順水,何曉華也是以一種「炮灰」的心態直面挑戰:「哪怕我們被別人淘汰了,但是沒關係,我們在改變維修行業的進程中盡力了。」相比這位「臺灣老闆」,大陸青年陳就對此更有信心,他看好維修市場的前景,而且他認為「創業是一種信仰」。

何曉華還說:「網際網路的魅力在於不用『關係』,你的產品足夠好,老百姓覺得你好,你就能夠生存。」(記者 張皓俞)

「藍領」維修工合影。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臺灣創客在廈創辦網絡語音平臺 用直播展示兩岸文化
    晨報記者邱雅萍 實習生範羽洋  「我現在位於海滄,畫面裡的是蜈蚣閣,蜈蚣閣以多節『閣棚』連成蜈蚣身,飾以各種彩綢花卉、飛禽走獸……」臺灣青年創客、耕讀文化實踐者陳潔緹在網際網路語音平臺裡向臺灣網友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蜈蚣閣。  2015年8月,陳潔緹在廈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創辦廈門太妃堂文化傳媒公司。
  • 青咖說|傅智建:網際網路是「創客」最好的利器
    青咖說|傅智建:網際網路是「創客」最好的利器 原標題:   由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主辦、新華網承辦的「網界青年成長計劃」之「青咖說」浙江專場活動,13日上午走進杭州夢想小鎮。本期活動主題為「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與責任」。
  • 設立兩岸青創基地 推動全社會重視支持臺灣青年創業
    ­  張騏峰2007年來大陸發展,明白只有設身處地、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大陸的真實情況,尤其是發展機遇。他現在的夢想是幫助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紮根。­  「我經常鼓勵臺灣的學生們來大陸,可以用暑假、寒假,甚至長假時間到大陸去看看,了解一下大陸到底是怎麼樣的。」他說,兩岸青創基地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載體。
  • 臺灣創業者在大陸:需要創業公社這樣了解年輕人的地方
    初到大陸,有點「懵」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雙創浪潮席捲開來。這股風潮不僅在大陸蔓延,也讓更多臺灣青年人願意到大陸創業。然而相對於從小生活在大陸的年輕人對大陸各方面可觀可感的了解,初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可謂「兩眼一摸黑」。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對於兩岸關係,很多臺灣青年們也有話說。11月27日,海外網舉辦第23期金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位在大陸學習、工作的臺青,聽他們講了講與大陸有關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張立齊(北大博士):臺灣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已經覺醒。在臺灣經濟發展現狀下,民進黨讓人民很痛苦,讓年輕人沒出路。兩岸要交流、要開放,臺灣才會好。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反映,支持兩岸交流,他們都覺得臺灣的經濟能因此變得更好。
  •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2018年03月30日 14:19   來源:福建日報
  • 用視頻分享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一對臺北兄弟的網際網路創業之旅
    新華社杭州8月20日電(記者段菁菁 崔力)「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臺灣的『安德森兔』。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發現的大陸和臺灣的不一樣哦,跟我走吧!」一條輕鬆詼諧的視頻,開啟了一對臺北兄弟的大陸創業之旅。  大陸知名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UP主「安德森兔」,是一對來自臺北的兄弟。
  • 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巡禮:平潭臺灣創業園(2)
    林智遠說,他希望通過自己和更多在平潭臺灣人的努力,能帶動更多的臺青到平潭,就業、創客、創業都好;他們會為臺青和兩岸創客、臺商提供更多服務,對接平潭與臺灣,幫助臺灣人邁開在大陸的第一步。,而是一個工作環境平易的開放式辦公室,員工們正對著計算機設計電路圖,老闆和員工聚精會神的努力工作著。
  • 2018年臺灣人赴大陸預計首度超過400萬人次(圖)
    預期2019年臺灣人赴大陸旅遊會繼續火爆,也會有更多臺灣人赴大陸發展,前往大陸的臺灣人數量還會繼續增長。資料圖:臺灣旅遊業界人士駐足觀賞閩南民俗表演。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攝  兩岸研學人數創新高  儘管2018年大陸遊客赴臺只有微小幅度增長,但臺灣遊客前往大陸仍持續火爆。
  • 兩岸創客溫州擦出「智慧火花」
    10月25日,「築夢溫州」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浙江溫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創客在此比拼項目水平,擦出「智慧火花」。本次大賽參加路演的項目共20個,由兩岸10多家知名育成中心、創業社群及阿里巴巴創新中心推薦的286個項目中遴選而來,涉及智能交通、醫療器材、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科技漁業等多個領域。
  • 大陸青年眼中的寶島風光
    本期《臺灣青年看北京》就讓我們跟隨在京臺灣青年小簡的採訪去聆聽大陸年輕人去臺灣的經歷了解大陸同胞眼中的寶島臺灣戳視頻,看詳情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位生活在北京的臺灣青年簡廷軒,在本期《臺灣青年看北京》裡對身邊的大陸朋友進行了採訪,交流與了解了大陸朋友們第一次去臺灣的體驗和感受,以及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 在臺灣「有志難伸」 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
    原標題:在臺灣「有志難伸」,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英媒稱,中國大陸福建省準備邀請至少1000名臺灣學者到當地大學教書,消息傳來,卻造成了不少臺灣年輕學者心內的掙扎。
  • 臺灣青年:大陸電競產業待遇好,大家都想來大陸發展
    今天,來自寶島臺灣的熱血青年駕臨鷺島,2019首屆福建省(漳州)海峽兩岸電子競技大賽(以下簡稱「兩岸電競大賽」)正式拉開序幕。正修科技大學一行抵達廈門由海峽導報社、臺灣聯合報系共同承辦,廈門建發星匯電競協辦的兩岸電競大賽,吸引了閩臺兩地數十名大學生電競高手報名參賽。今天,來自臺灣的選手,分別從高雄、金門、臺北啟程前往廈門匯合,參加這場閩臺電競界的年度盛會。
  •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2017年08月29日 09: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叫陳奕瑾,是一名就讀於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和英文系雙主修專業的學生,我是在珠海讀的小學
  • 臺灣青年在大陸當視頻博主:雙腳丈量大陸 視頻搭起橋梁
    中新網成都1月10日電 題:臺灣青年在大陸當視頻博主:雙腳丈量大陸 視頻搭起橋梁記者 王鵬「這是一封寫給四川的家書,感謝四川給我的養分,讓如今的我有能力用雙腳丈量大陸的土地。」2021年1月初,辭舊迎新之際,來自臺灣的視頻博主林子均在「2020年度總結」中,向四川致謝。說到深情處,這位26歲的臺灣小夥紅了眼眶。林子均(左)在大陸參加扶貧公益活動。受訪者供圖林子均來自臺灣高雄。他自稱「森哥」,在大陸創作了近200條視頻作品,涵蓋大陸日常生活、旅遊景區體驗、公益扶貧、直播帶貨等,他用雙腳丈量著大陸,也為臺灣朋友細心講解著兩岸的共性和差異。
  • 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連接兩岸青年「雙創」夢
    為增強泰州和臺灣兩地青年感情,讓臺灣青年深入感受泰州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氛圍,由泰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共青團泰州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近日在泰州舉行。8月11日-8月13日,來自臺灣中華創新資源整合發展協會、遠傳電信公司、中磊商務交流公司、ACCA臺灣動漫創作協會、中國文化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單位的近20名臺灣優秀青年參觀了泰州多家企業和眾創空間,並與泰州優秀青年進行了交流聯誼活動。
  • 連接兩岸青年「雙創」夢 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舉辦
    (圖片來源:泰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17日泰州訊 為增強泰州和臺灣兩地青年感情,讓臺灣青年深入感受泰州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氛圍,由江蘇省泰州市臺辦和共青團泰州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泰臺蜂鳥青創體驗營,8月11日-8月13日在泰州市舉行。
  • 大陸首家:臺灣青年租賃上海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
    大陸首家:臺灣青年租賃上海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 2019年12月13日 15: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訊 上海市臺灣青年租賃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籤約儀式
  • 人家這些老闆才叫「有為青年」
    河南省青年企業家庫名單公示,201人入圍  45歲以下,企業年營收過億、增長超15%  人家這些老闆才叫「有為青年」  河南商報記者 劉詩泉   2018年3月,河南省工信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青年企業家成長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組織實施河南省青年企業家成長計劃,從全省篩選一批成長性高
  • 創客有了「夢工廠」
    為此,學校開設「創客夢工廠」課程,引導學生參與到發明創造的全過程中,通過交流、合作,動手,將創意實現。課程目標從教師提供的典型發明案例中,歸納發明的特點和發明原則,準確率至少達到60%。對提供的正反發明案例的實用性和創新性進行評價,能夠根據創設的生活情境提出符合原則、具備實用性及創新性的發明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