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7月27日,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數字城管處獲悉,深圳將實現年底前全市登記犬只100%注射晶片的目標,10月份以後,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
協助共同推進此項工作的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表示,目前深圳市約400家寵物醫院進行犬只的免費注射工作,預計成本在30元一個。面對全市22萬登記犬只的體量,相關部門也在研究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案,保證在犬只管理的同時儘量節省政府的成本。
晶片使用期限在15年以上
為寵物植入電子標籤,是將寵物和主人身份信息存儲於晶片中,再將晶片植入寵物體內。
27日下午,深圳市數字城管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犬主需主動為犬只注射電子晶片,今年 9月底之前為警示期。從10月開始,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城管執法隊會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罰款或沒收犬只。
上述工作人員提到,晶片和米粒一般大小,由特殊材料製作而成,打在犬只頸部右上側,注射地點會通過《美麗深圳》公眾號對外發布,「年底前將實現登記犬100%注晶片」。
《美麗深圳》公眾號主體為深圳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27日下午,公眾號客服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深圳各區正準備委託寵物醫院開展晶片注射工作,會儘快公布注射機構及地點。
此外,上述客服人員提到,晶片技術以及安全性、穩定性已經非常成熟,晶片使用期限通常在15年以上,可與犬只相伴終身。按照目前技術,除病犬、過小的幼犬、孕犬等,其他一般的犬只均可注射晶片。
約400家寵物醫院負責注射工作
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負責協助共同推進此項工作,據其介紹,給犬只注射電子標籤在國際上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多年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一直在推進犬只注入電子標籤管理的工作,但是由於晶片質量不過關、晶片之間不兼容、沒有國際化標準等原因一直難以推進。
喻信益提到, 此次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和城管局經過一年多的溝通和磨合,取得了全球通行的號段。因此,此次給犬只注入的晶片可以被國際上識別,實現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晶片有15位數碼,就好像犬只有了身份證一樣。」
目前深圳市登記犬只達22萬隻,對於這麼大的體量,喻信益表示,目前深圳市約400家寵物醫院進行犬只的免費注射工作,晶片成本在20元,人工成本10元,已有一兩千犬只進行了晶片注射,目前沒有出現問題。
此外,喻信益提到,相關部門也在研究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案,保證在犬只管理的同時儘量節省政府成本。
可杜絕遺棄犬只行為,減少流浪犬數量
犬只注射晶片有哪些好處?對此,《美麗深圳》公眾號客服人員表示,犬只注射晶片後,晶片可以證明犬只主人的身份;犬只丟失後,相關機構可以用專業設備識別犬只身份,幫助市民儘快找回丟失犬只。
此外,通過晶片能夠精準實現犬只溯源管理,有效杜絕遺棄犬只行為,減少流浪犬數量。如果發生涉犬糾紛時,能夠杜絕犬主不承認犬只歸屬推脫責任的現象,有效減少犬只傷人和肇事等問題的發生率。
新京報記者隨機找到深圳市一家寵物醫院,其負責人介紹,給狗狗植入晶片,預約時只要將主人和狗狗信息輸入,申請通過後便可前去,「晶片是政府免費提供給醫院門店的。」
當地另外一家寵物醫院負責人表示,目前醫院已經為十幾隻狗狗植入了晶片。「醫生會根據犬只情況,在其後腦血管較少的位置進行植入。就跟打針一樣,不過幾秒鐘時間,狗狗也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我們這邊野狗很多,打狗隊可以靠晶片確定抓到的流浪狗是否有主人。」深圳愛狗市民張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關於養寵物的防疫針深圳一直是進入社區免費注射,但植入晶片多年來很難推進,原因之一可能是市民不願意自費。「此次政府出面免費推行,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早在2006年,深圳通過的《市養犬管理條例》中,便提出要對登記犬實行電子檔案管理,每隻登記犬要植入電子標籤。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付春愔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