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養狗前一定要意識到2個問題,首先是狗狗的定義,在未養狗前,狗狗對您說說只是一隻狗,或者說一隻寵物。
但當您養了狗狗,並和狗狗朝夕相處一段時間後,狗狗就會變成「感情寄託」,這是一個比「寵物」更高級的東西,它預示著您的狗狗在您心裡有著很高的地位,一旦狗狗丟失,不單單只是丟了一隻狗那麼簡單,而是丟了一段感情。
其次,養狗並非個人行為,因為人是群居動物,養狗前不只能只考慮自己是否喜歡狗狗,因該將家人是否喜歡狗狗也考慮進去,因為一隻狗要養十幾年。
國內一位鏟屎官,就因為沒意識到以上2點問題,她母親在她外出工作時,將她養了一年的金毛賣給了狗販子。
事情還得從2018年說起,當時這位鏟屎官正在讀大四,由於從小喜歡狗狗,所以她養了一隻金毛,飼養金毛沒多久後鏟屎官畢業了。
剛畢業,工作很忙,但工資很低,一個月1800塊錢,鏟屎官每個月花300塊錢給狗狗買狗糧,剩下的錢才是自己的,但她覺得有狗狗的陪伴,自己獨自在陌生的城市沒那麼孤單。
時間來到了2019年6月,小金毛成年了,可當時鏟屎官所在的城市開始限制養大型犬,鏟屎官沒辦法,只能將金毛送回老家,讓母親代為照顧。
鏟屎官將金毛送回老家後,在老家陪伴金毛生活了一段時間,一方面是為了教會母親飼養金毛,另一方面是想看看金毛是否能適應農村生活。
觀察過後,鏟屎官發現金毛似乎更合適在農村生活,地廣人稀,可以自由奔跑,於是鏟屎官將金毛留在農村後,自己外出工作去了。
金毛被賣給了狗販子
剛開始時,鏟屎官每隔一段時間會打電話詢問母親金毛是否聽話,母親除了有些不喜歡狗之外,一切正常。在隨後一段時間裡,鏟屎官工作比較忙,就沒有打電話詢問狗狗的情況。
後續幾次給母親打電話時,鏟屎官覺得不對勁,因為母親從未提到過狗狗,在鏟屎官一再追問下,母親告知2019年6.16號,母親將金毛賣給了上門收狗的狗販子。
狗狗找不回來了
鏟屎官得知金毛被賣已經是一個月後了,她連忙趕回家,找到了買走金毛的狗販子,農村的狗販子收狗幹什麼,大家應該知道,所以狗狗根本找不回來。
現如今,金毛被賣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年,但金毛被賣讓鏟屎官至今都不能接受,因為這隻金毛,是鏟屎官在最困難的時候飼養的,那時候是這隻狗狗陪鏟屎官患難與共,可當鏟屎官日子剛剛有起色的時候,狗狗被賣掉了。
所以鏟屎官跟其母親為了這件事,關係產生了裂痕。
這是一個悲劇,在我看來鏟屎官跟其家人都有錯。
一隻狗要養十幾年,目前一部分人對狗狗的態度仍然比較「保守」,所以大家在養狗前,一定要詢問清楚父母,乃至家人對狗狗的態度,如果家人不同意,您可以做做思想工作,又或者放棄養狗,等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如果家人一直不同意,並且您執意要養,那就把握好「度」,最好別讓狗狗跟家人見面。
同樣一隻狗狗,在喜歡狗的人眼裡,跟不喜歡狗的人眼裡,天差地別。這種差別,我們千萬不能無視,因為可能會釀成難以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