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蛇為什麼被人類稱為天生的殺手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談蛇色變,這種動物總是和濃烈的畏懼感同在。從外觀形態上來說,蛇是一種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為什麼人類如此害怕蛇,並將其稱為天生的殺手?這其實和人類長時期以來的生活經驗有關,蛇在向對方發起攻擊的時候,往往是在被攻擊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
雖然,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樣,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部分蛇都視力不好,但它們卻擁有驚人的感知能力。因為,它們可以通過舌體這樣的身體器官來感知到震動,從而了解到周圍世界的狀態。
沒有眼皮的它們,讓人無法判斷它何時處於睡眠狀態。對它們來說,哪怕只是聚焦一個靜止的物體都是特別難的事情。所以,它們更擅長通過舌頭的嗅覺,來探測那些正處於運動狀態之中的物體。
有時候蛇的攻擊是致命而變態的
而這個世界上攻擊性最強的蛇,便是一種被叫做「黑樹眼鏡蛇」的蛇類。這種生活在非洲的蛇類看山去其貌不揚,但卻行動非常迅速。它們的脾氣特別容易爆炸,一旦受到一點驚嚇,就會立馬從沙地或樹林追擊目標對象。
每小時20公裡的移動速度,就像是一匹速度中等的馬一樣。黑樹眼鏡蛇有一個特別的癖好,那就是死死地盯著敵人的眼睛。它的毒液可以對其他生物帶來致命的危險,非洲人更將它們稱為死神之影。雖然,黑樹眼鏡蛇的兩滴毒液,可以在20分鐘內就讓一個失去生命。
但是,不同於其他蛇類,這是一種特別喜歡對人和動物發起反覆攻擊的蛇類。而常年在亞馬遜河流深處棲息的森蚺,也是一種臭名昭著的蛇類。雖然他不會對獵物進行撕咬,也不會通過毒液的方式讓對方死亡。
但是,它會將目標物體纏繞起來,讓其最後因為窒息而發生死亡。不同於黑樹眼鏡蛇的橫衝直撞,森蚺最講究心機和方法。它們會首先在淺灘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藏身的地方,然後來來回回地在水面觀察、或返回水下等待。
對於森蚺這種伺機而動的蛇類而言,獵殺目標的絕招便是出其不意。比如,當它們的狩獵對象是會在水面出現的野鴨時,便會首先快速地將野鴨咬住。被拖入水中的野鴨會在之後的時間裡被蛇的身體纏繞,然後野鴨便因為窒息而死。或許很多人有所不知,體型足夠大的森蚺甚至還能吞下一條鱷魚。
為什麼不將地球上的蛇全部消滅
我國是一個生物資源大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蛇類,不管是蛇類的保護、還是利用,都已經歷了很長的時間。野生蛇類動物的保護,不僅是對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重要體現。要是地球上的蛇全被人消滅了,會發生怎樣的毀滅性後果?
如果你對食物鏈和生態系統這兩個詞並不陌生,那麼,大概就會知道我接下來會講到什麼內容。從本質上來說,生物鍊表現出的攝食關係,其實就是太陽能的轉換,只不過是從一種生物轉移到另一種生物的關係。簡而言之,食物鏈便是物質能量在進行流動和轉換的最直接體現方式。事實上,自然界種的每一種生物,都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並且,我們可以根據它們在物質和能量運動中的作用進行歸類。通常情況下我們將綠色植物稱為生產者,將那些需要將有機物或其他生物作為食物的異養生物稱為消費者。而自然環境中的那些真菌和細菌,雖然它們也是異養生物,但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的它們卻會被稱為分解者。
對於能量的流動和物質的循環而言,分解者的存在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眾多的食物鏈中,「草→鼠→蛇→鷹」便是其中之一,在這個食物鏈中的基礎是草,位於該生態系統中的這些生物相互制約。
倘若其中的一環出現了問題,這個生態系統便會發生紊亂。倘若我們將地球上的蛇全部消滅掉,雖然我們不用再擔心受到蛇的攻擊。但是,以蛇為食的鷹便會面臨食物匱乏的問題,而那些被蛇食用的鼠,也會因為沒有了天敵而變得越來越多。
蛇的徹底消失為什麼會給我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蛇類所在的食物鏈當然並不只有剛剛列舉到的這一條。再比如「禾穀類植物→昆蟲→青蛙→蛇」,在這個食物鏈中,倘若沒有了蛇的存在,青蛙的數量如何得到有效控制?
在任何一個生態系統中都會存在很多條食物鏈,正是因為它們的彼此交錯和相連才形成了所謂的食物網。由於食物網中的生物同時會被多種消費者取食,所以,無論是位於其中的哪一種生物滅絕,都會對其他生物帶來直接或間接性的影響,人類的生活自然也離不開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