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參會者線上合影
疫情未歇,畢業如期。七月的燕園依舊鬱林蔥立,荷香滿湖,「燕園情」的歌聲卻只能在雲端迴響。7月6日,在暑假來臨之際,2020年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赴燕園之約而來,暫且撫慰她在這場送別中的無限惆悵。
本屆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主辦,逾500名青年學者參加。研討環節由專題課程與國內權威期刊編輯經驗交流兩部分構成,圍繞審計與信息披露兩大專題進行為期一天半的會計與公司財務線上學術研討。
6日當天上午,暑期學校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麻志明教授的主持下正式開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學系吳聯生教授致開幕詞。吳教授表示,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由光華會計系創辦至今已是第十三個年頭,其首要目的是為從事會計研究的青年學者建立一個專業的交流平臺,切實促進會計學科發展,期望與全國會計青年學者共同進步。他對在線學者的出席表示感謝,並預祝暑期學校圓滿成功,希望同學們能在暑期的學習中研究精進,滿載而歸。
麻志明 吳聯生
專題課程
1
審計
在接下來的專題課程中,首先由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的張潔瑩教授分享了她在審計領域的研究。她以1996-2013與2014-2020兩段時期的審計檔案研究為同學們系統地梳理了中國審計的發展過程,並提出對審計研究的建議。
張潔瑩教授首先藉由自己發表在JAE的文章——A review of archival auditing research回顧了會計頂級國際期刊Top5(AR、JAR、JAE、CAR、AOS)和審計專業期刊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AJPT (AJPT)自1996-2013年的審計檔案研究。她建議同學們可以利用一個穩健的框架幫助找準論文的定位。這一框架分為審計供給和審計需求兩個主要部分,而二者都受管制幹預的影響,審計供需決定了審計質量。她通過提出審計質量的新定義來幫助指導審計質量指標的選擇。跟著張教授又以2014-2020年的會計頂級國際期刊TOP3(AR、JAR、JAE)的審計檔案研究為同學們分析了近年來審計研究的流行與趨勢。就大方向來說,最多的研究主題仍集中於審計質量的供給,因此對管制幹預影響的研究仍為主要趨勢;但審計價值漸成為流行的主題,例如審計可以便於盈餘宣告和披露,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審計師特徵和投資效率相關等等;而關於審計質量的威脅也有了更新的認識,包括共享審計師、社會關係等;但關於審計需求端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包括審計委員會的特徵、良好公司治理、客戶相似性等。針對以中國數據為基礎的審計研究,張教授表示,其重要貢獻在於從事務所層面細化到合伙人層面,可以回答美國情景無法研究的問題,因此美國的審計準則也在借鑑中國。儘管簡單的研究基本都已完成,但美國最新披露數據並不如中國詳細,張教授就此提出了一些利用中國數據研究的針對性策略,為以中國數據進行的研究提供建議。並鼓勵同學們,雖然中國數據是獨特的,但是結論也可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具有研究價值。
最後,作為JAE與TAR兩大會計頂級國際期刊的副主編與編委會成員,張教授介紹了美國會計博士生制度與會計研究概覽,希望同學們從中吸取經驗;並建議同學們可以根據當前研究趨勢,通過關注實踐問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作出努力;最後提出了許多職業發展的建議。在交流提問環節中,張教授就同學們一些研究上的疑問作出解釋。她建議同學們不要抓住檔案研究而閉門造車,疲於案牘;要積極交流,聯繫現實,通過展示與探討獲取建議,從而完善自己的研究。關於同學們提出的新技術對審計研究的影響問題,張教授認為,新的技術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青年學者可以多研究了解新技術,可以幫助獲得獨特的數據,形成自己的競爭力。對此,主持人麻志明教授作出補充,「研究也不能過度地依賴技術,想法和問題仍是最重要的。」同學們反響熱烈,從中獲益良多。
2
信息披露
6日下午,來自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王仁誠教授為同學們講授了精彩的信息披露專題課程——《對「捻斷數莖須」的幾點陋見,若干信息披露等相關主題的文章閱讀與考察》。王教授以如何閱讀與寫作論文引子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五篇以信息披露為主題的相關學術文獻。
王教授首先藉由晚唐詩人盧延讓的詩」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引入,簡要闡述了作為研究者應如何閱讀和寫作論文的引言,並為同學們介紹了一些會計國際頂級期刊編輯對文章引言的建議。王教授表示,一份好的引言應清晰地闡明研究問題、問題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該結果對文獻的貢獻。作為讀者,要清晰地把握住引言中作者所論述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研究動機等要素,準確梳理文章脈絡;而作為作者,在撰寫引言時要考慮到文章的受眾,務使引言達到「友好」。具體而言,引言一方面須對審稿人或編輯清晰地展示令人信服的研究框架與研究發現,另一方面要對讀者展示可行的後續研究方向。在此,王教授重點闡釋了在引言中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的論述特點,就論述要素來說,研究動機具有宏觀性,是勾起研究者興趣的問題,與研究問題不同,需著重體現研究問題的重要性;而就行文位置而言,頂刊發表的文章首段往往是研究問題,在後面或貢獻部分才會提及研究動機,務須注意主次順序。跟著王仁誠教授分享了他對尋找外生衝擊、研究情景的思考,他認為,這部分是對研究方法的延展,不應當高於研究問題,提醒同學們在撰寫引言時注意不要就此贅述。另外,王老師提醒同學們需深入梳理研究假設,很多青年學者在研究時存在「想當然」的成分,往往是沒有仔細思考研究問題底層的隱含假設。為了讓同學們加深理解,王仁誠教授陸續分享了五篇頂刊發表過的論文,讓同學們在30秒內閱讀文章的引言部分,嘗試快速抓取文章的研究問題和重大假設。同學們通過王教授精彩的分析與點評,巧妙的思考題互動,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撰寫學術論文的要點,鍛鍊了批判性思維能力。最後,王教授總結,作為研究者在寫作時要注意撰寫「友好」的引子;在閱讀文章時要關注重大假設;在批判前人的研究時,要提出更有建設性的理論推進,而非簡單實證上的改進。
在提問環節,王仁誠教授耐心細緻地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關於如何撰寫好的引子,王老師認為,通過閱讀優秀期刊發表文獻可以從中獲取靈感,並建議同學們在平日的積累討論中要養成記錄思考過程的習慣,自我梳理研究想法的問題、假設與方法。關於如何選擇研究方向,王教授講述了他選擇信息披露方向的原因,並鼓勵同學們若有志於研究西方問題要多注意積累文獻,若有志於研究國內問題則要多用心關注時事。麻志明教授也就研究問題的選取分享了他的看法。同學們收穫頗豐。
國內權威期刊編輯經驗交流
7月7日上午,來自國內權威期刊《會計研究》、《金融研究》和《中國會計評論》的劉國強、王鵬和王立彥三位資深編輯出席雲端會場,在與國內權威期刊編輯經驗交流環節中,與線上學員暢談審稿流程、編務工作與學術論文發表中各自刊物用稿偏好等問題。他們表示,近年來為適應我國大環境需求,各刊物對選稿的偏好也漸漸向實證研究有所偏移,希望青年學者們未來的研究方向能夠破除模型定式,更具思想性,立足於中國實際,更多地解決現實問題。與會學者們就論文選題、論文發表與論文數據披露等相關問題與編輯專家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對各個期刊以及文章發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劉國強、王鵬、王立彥
最後,麻志明教授代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做出總結髮言,他首先對授課的兩位海外教授與參與交流的三位資深編輯老師表達感謝,同時也對全體學員的未來寄予期待,希望同學們能夠聯繫現實,推陳出新,積沙成塔,踐行於思,為建設中國特色經濟學貢獻力量。
至此,2020年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圓滿結束。
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到今年為止已經是第十三屆了,積累了十二屆的豐富經驗,為近千名青年會計學者未來開展有深度,有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年的特殊時期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依舊堅持「光華思想力」的傳播,推動學術公益的發展,致力於我國會計學術研究的發展與整體會計學術水平的提升,為推進會計與公司財務的學術研究,為青年會計學者提供學習相關領域研究方法的機會與平臺而繼續努力不懈。
會計頂級期刊
1. Accounting Review (SSCI檢索):美國會計學會(AAA)發行的會計學術期刊,為會計三大期刊(Top3)之一,簡稱AR。
2.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SCI):芝加哥大學發行的會計學術期刊,為會計三大期刊(Top3)之一,簡稱JAR。
3.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SSCI):Rochester大學發行的會計學術期刊,為會計三大期刊(Top3)之一,簡稱JAE。
4.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SSCI):加拿大會計學會發行的會計學術期刊,簡稱CAR。
5.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SSCI):英國會計學會發行的會計學術期刊,簡稱AOS,通常與AR、JAR、JAE、CAR並稱為會計五大期刊(Top5)。
原標題:《積沙成塔 踐行於思——2020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成功舉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