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咖聊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純友誼?這個話題被討論了無數次,終究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異性之間的「閨蜜」關係,只是看起來簡單而已,實際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著不能言明的小心思。陪伴可以發生在朋友之間,同樣也可以發生在情侶之間。
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那樣一個異性朋友呢?無論你開心不開心時,你都會想起他。在他面前,你可以勇敢做自己,不需要帶著面具和偽裝,可以沒心沒肺地笑,也可以說話的時候口無遮攔。有這樣的朋友在,是你的幸運,但同時,也可能成為你的不幸。
林徽因說,「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邊緣模糊不清的人。」
當女人天真爛漫地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好哥們時,無話不談,沒有界限不懂迴避,是因為女人下意識地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同性去相處了。而女人在男人心中的位置呢,往往沒有那麼簡單。通常情況下,女人都在男人的世界裡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擁有了特殊的地位,可能他從來沒有對她說過,但是他的一言一行早就說明了一切。
只是女人太傻太天真,所以沒有讀懂男人的心思罷了。女人自己也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他有了女朋友以後,你的第一反應是吃醋呢還是祝福呢?前者與後者差別巨大,也可以間接說明,對方在你心裡是不是只有你認為的哥們那樣簡單。
陳靜與張鐵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他們以前是大學校友,上大學的時候就認識彼此。陳靜失業的那個階段,是張鐵一直陪在她身邊,後來把她介紹到自己的公司上班。陳靜經常說張鐵就是拯救她的上帝,可以給她溫暖,可以帶給她踏實的感覺。張鐵也一直稱陳靜是他的妹妹,還時常打趣說,「妹妹,你什麼時候給我找個妹夫啊?」
陳靜在張鐵面前根本不像一個女孩子,勾肩搭背,明明一幅女漢子的模樣。可在其他人面前,她還是很斯文,很溫柔的,讓人覺得她將來一定是不錯的賢妻良母。
家裡人為陳靜安排了相親對象,她在第一時間告訴了張鐵,說她有點忐忑,說她從來沒有相過親,不知道會不會出醜。讓陳靜意外的是,張鐵並沒有為她高興,而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陳靜想讓張鐵陪她一起去相親,他拒絕了。相親之後,對方對陳靜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她在猶豫自己要不要答應,卻看著張鐵日漸少言寡語。
公司開年會的時候,陳靜根本找不到張鐵的影子,不知道他在忙什麼。當領導說今天有一場特別的安排時,她還沒當回事,想著冬天了該送張鐵一條圍巾,他去年的圍巾壞掉了。音樂響起,燈光一瞬間滅了下去,當陳靜再次抬頭時,看到張鐵西裝革履,手捧一大束玫瑰花向她走過來。
陳靜愣了,張鐵單膝跪下,開始他的表白,「靜靜,喜歡了你好多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一直沒有勇氣告訴你。沒辦法,我只能以好哥們的身份陪在你身邊,也只有這個身份,才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在你身邊,照顧你,知道你的一切。我不想你跟別人在一起,我希望你做我的女朋友,好嗎?」
身邊的同事都在起鬨,只是陳靜的大腦完全不在線。她承認自己並不討厭張鐵,甚至對他也有好感,只是她好像從來沒有想過做他的女朋友。陳靜跑出大廳,打上一輛計程車回家了。自己曾經以為的純潔的男女關係,原來是她的一廂情願,再加上他的一些處心積慮。
接下來的一周陳靜都請假了,她需要理清自己的思路,確定自己對張鐵到底有沒有男女之情。沒弄明白之前,她覺得見到張鐵時她會尷尬,張鐵也明確告訴她,會給她足夠的時間考慮,一直到她有了答案為止。無論她是怎樣的選擇,他都承諾,她永遠不會失去他。
男女間的感情有時是很微妙的,朋友與戀人之間,有的人並沒有明確的界限,稀裡糊塗地認為只是朋友。通過某件事的碰撞之後,才意識到內心真實的情感到底是怎樣的。
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至於對方是否只是你的知己,你在對方眼中是不是也只有知己這一個角色,男女之間,兩個人都要考慮清楚。錯過了,可能一輩子只能是朋友了。能在一起的話是兩個人的幸運,不能在一起,仍然是最好的朋友,兩者都是雙贏的局面。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