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什麼都漲,就是工資不漲的年代。經常你能聽到小夥伴在抱怨:「窮到要吃土了」。然而小編發現,有的人真不光是喊喊而已,而是身體力行,真的吃起了土,而且還很流行吃「土」。
一網紅小哥就跟大家分享他的吃土經歷。小哥先是拿了一塊黃土塊,咬了起來,看起來有點硬,小哥說吃起來像在吃藥,然後一邊吃一邊和水。網友們就調侃:「一邊吃土一邊加水,是在搗水泥嗎?」
小哥還吃掉了一整塊,實在厲害。小哥吃完一塊黃土,甚至還吃起來細沙。不知道土和沙子吃起來什麼感覺,抓在手裡都覺得扎手,吃在嘴裡應該也不會舒服吧,何況還加了水,變得黏糊,應該會塞牙縫。
其實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都在吃「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異食癖」。異食癖是一種由於代謝功能紊亂,味覺異常等原因引發的多種疾病的綜合症。患上異食癖的人會喜歡吃一些比較另類的東西,比如說泥土、頭髮等。異食癖患者如果吃了一些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的東西,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不利於健康和生長。
所以吃土體驗一下還是可以的,但不要過量食用,過量食用「土」後,消化器官無法進行消化吸收,會出現腹脹,難以排洩出來,畢竟「土」又不好吃,千萬不要自己找罪受。說起這個吃土,還是有講究的,像小哥吃的「土」就是「觀音土」,「觀音土」又叫做「高嶺土」、「糯米土」,在舊社會時期,窮人在鬧饑荒的時候沒有糧食吃,只能吃土以求活命。但是這些沒營養又消化不了的土,在食用過後還是會死亡。
「觀音土」其實也可以做成美味料理,而且還是河南的特產。在河南濟源市王屋山區有一種特色傳統點心,叫做「土炒饃」。「土炒饃」是先把麵團發酵後,加入雞蛋、芝麻等揉搓均勻,搓成指頭粗的條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入鍋中用觀音土一起翻炒,直到觀音土均勻裹在小面塊表面。
從表面看起來,土炒饃有點像土塊,吃起來外焦裡酥,還帶有淡淡清香。王屋山區的當地人,用王屋山中的觀音土來炒制土炒饃,不僅可以用來果腹,還能防止水土不服,據說可以保存長達一年都不會變質。還有傳說土炒饃是當年愚公移山時吃的饃饃。
這年頭,吃「苦」算什麼,真正的勇士都是敢於吃「土」的人。你們敢吃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