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謀劃冬儲冬備 營養健康一步到「胃」
全軍駐高原高寒部隊冬季餐桌菜品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
以前土豆、蘿蔔、白菜「老三樣」,逐漸被鮮菜、水果、菜乾等「新三樣」和肉類、禽蛋、牛奶等「精三樣」取代。
解放軍報訊(張亮、記者孫興維)隆冬時節,銀裝素裹的東北邊陲一片冰雪世界,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然而北部戰區空軍某部的地窖裡,紅蘿蔔、青蘿蔔、「心裡美」用沙土掩埋,大白菜、捲心菜脫水處理,蔬菜大棚層次分明,鮮紅的辣椒在架子上整齊「列隊」,醃製整缸的糖蒜、蘿蔔條、芥菜絲依次「排列整齊」。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新技術的廣泛運用,全軍駐高原高寒部隊冬儲冬備越來越豐富,官兵餐桌的菜品結構更為多樣、豐富,部隊的保障力進一步提升。
對於駐地偏遠、交通不便的高原高寒部隊官兵來說,冬儲冬備是保障部隊戰備訓練生活的有效途徑。
針對部隊轉隸移防,冬季跨區駐訓等實際,軍委後勤保障部有關部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指導部隊精準測算冬季副食品保障需求,統籌冬菜儲備規模結構,充分利用標準化菜窖、基地化菜窖和野戰化菜窖,採用臭氧保鮮、氣調保鮮等先進技術,採取「牆面掛儲、頂棚吊儲、多層架儲」等方式,對菜窖保鮮技術進行提升,在高原高寒地區建成了一批恆溫保鮮、移動便攜等新樣式、新功能菜窖。
在搞好冬菜儲備的同時,盤活現有生產設施,宜種則種、能養盡養,實現儲菜於棚、儲菜於圈。定期組織更新輪換,推陳「儲」新、常備常新,確保鮮菜入窖、鮮菜上桌。
藉助副食品區域化籌措渠道,採取依託供應商代儲、合同儲備等方式,試點藉助地方公司儲備易損耗、難儲管的新鮮水果蔬菜,實現藏菜於民、儲菜於企,減少部隊自我儲藏管理損耗,節約冬儲經費成本,走出一條集囤儲、管理、配送於一體的軍地聯合保障新路子。
以前土豆、蘿蔔、白菜「老三樣」,逐漸被鮮菜、水果、菜乾等「新三樣」和肉類、禽蛋、牛奶等「精三樣」取代,官兵「菜盤子」的菜品結構、質量和營養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全軍各級把滿足官兵生活水平的需要作為重點,分級分類早備早儲早落實,滿足官兵營養需求。針對疫情影響,各部隊冬儲冬備工作比往年準備早,內容更豐富。駐守在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邊防團,早早就開始著手冬儲冬備工作,組織轄區連隊制訂蔬菜、油料等儲備計劃,集中籌措補充儲備物資。北部戰區空軍部隊引進蔬菜保鮮新技術,儲備42個品種果蔬,確保冬季官兵餐桌綠葉菜不斷,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作者 | 張亮、解放軍報記者孫興維
來源 | 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嚴 珊
責 編:杜海豐 周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