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友們大家好,我是愛養魚的訓犬師!
本期話題,我們來討論分享:如何讓亞成體蘭壽、泰獅金魚生長的快一點。話題關於金魚,其他魚種可以參考,不可全部一概而論。大神勿噴!
亞成體蘭壽和泰獅,指體長在6釐米到13釐米左右的魚(體長只是一個指標,當然還有胖瘦、發色情況、高度等),比魚苗大很多了,但是比成魚還是小很多的。
魚的健康生長,是需要綜合因素的:基因、光照、餵食、水質、水體大小等等,每一個因素相輔相成,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給予魚友們一個正確的指導,如果你買到的是「老頭魚」,本文就可以不用繼續看了,即使所有的條件都達到了最好,老頭魚也長不大。
明確第一因素很重要,不然一切努力都會白費
蘭壽、泰獅金魚都屬於人工培育出來的雜交魚種,他們的祖先是鯽魚,當然具體怎麼繁育出來的咱就不去過多研究了。說到雜交魚種,我們就必須說基因的問題,理論上來講,這兩種金魚標準體型是17到22釐米左右,但是雜交魚種勢必存在基因不穩定的現象,這也就決定了,有的金魚長到10釐米左右就不會繼續生長了,這種魚我們習慣稱之於:「老頭魚」。和餵食無關、和水體大小也無關,和他的基因有關。所以遇到老頭魚,就不要想催他長個子了,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的!
那麼如何分辨是不是老頭魚(針對亞成體魚來說),簡單分享三點:同批魚裡眼睛大;同批魚裡身子長度短且體型瘦弱;10釐米左右的魚發頭明顯。尤其第三點需要注意,別覺得自己買這樣一條魚撿到便宜了,通常來說,10釐米左右的蘭壽、泰獅不應該有較大的頭瘤。
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水體大小決定魚的大小
水體的大小不僅僅決定了魚的生長速度,還決定了成魚最終能長到多大。
同樣環境裡,同樣的餵食,在1米長度的魚缸裡生長的魚肯定比在50釐米長度魚缸裡生活的魚成長的快、1米缸裡的魚可能會長到20釐米,50釐米缸裡的魚能長到15釐米就屬於奇蹟了。
所以想魚長得快,長得大,先看看自己養魚的容器有多大,小不點的容器完全可以養魚,只是你養巨無霸的夢想肯定是要破滅的。
魚的密度也要控制好,要想魚兒長得快,密度必須要低一點。1米的魚缸裡養3條魚和1米的魚缸裡養6條魚,相同的餵養條件,前者生長的一定比後者快。
關於飼養密度的個人建議:每100升水不超過4條魚。這個數據是針對想要魚長得快的,催魚的朋友來提的建議,不太在乎生長速度的可以隨意。
魚無光照不生長,魚不餵飽也不長
除了上文提到的關鍵因素,剩下的就是光照和餵食。
想要魚長得快一些的朋友請你一定記住,如果可以一定把養魚的容器放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你會發現好的太陽光不僅僅比任何燈光要好,在促進魚的發色和生長速度上同樣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對於亞成體魚的餵食,一日兩到三餐最好,每次掌握魚在3分鐘左右吃完就可以。至於餌料的選擇:紅蟲為主當然最好,少量搭配餵食成品餌料。如果條件不允許,例如你的家人不允許你把紅蟲放冰箱裡保存,那就買點育成餌料來餵好了。
當所有的因素都能滿足,所有的養魚條件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時,魚的生長速度一定是較快的,你也會養出來幾條金魚當中「巨無霸」當然也不要認為一個月兩個月的時間,一條10釐米的魚就成長到20釐米了,畢竟所有的生物都有他正常的生長規律。
讀完本文,部分魚友也就不要再糾結為何你的魚生長得慢、也會明白為什麼你養不出來「巨無霸」了。家養金魚的生長速度取決於很多因素,而他們則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養魚知識無止境,歡迎各位魚友積極留言,共同交流進步,不妥之處還請善意提醒!
學養魚,關注我,我是愛養魚的訓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