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根之所在,與五大淡水湖之一同名,卻鮮為人知

2021-01-08 朱桀的行走筆記

雖然太湖縣與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同名並沒有給它帶來太多的變化,甚至連它的名字都鮮為人知,但是這並不代表太湖縣在歷史上輝煌的篇章。安徽省太湖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縣,自古地理區位十分優越,前有長江黃金水道,後有巍峨的大別山,一條古驛道沿大別山邊緣穿境而過,是當時中原進入東南沿海等地的必經之路。古時的太湖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商賈雲集,經濟富饒。這些都為各種不同背景的文化傳入和發展創造了條件,這其中就包含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

早在晉代大興年間,弟子來到太湖寺前鎮建佛圖寺。佛圖寺不但是外來僧人在太湖縣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縣乃至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它的建設,標誌著佛教文化在晉代就正式傳入太湖縣,傳入江淮地區。

禪宗文化是一種外來文化,劉宋時期傳入我國後,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深受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乃至群眾基礎等因素的影響。禪宗二祖慧可在今河南嵩山接到達摩禪宗衣缽後,也曾在洛陽、鄴城等地有過一段時間的弘法經歷,但由於當時我國中原地區譯經、講經之風和布施以求功德之風盛行。慧可所傳的「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禪宗,被當時的人們視為「魔語」並不為當時社會所認可。

北方社會的不認可,加上為避北周武帝滅佛,無奈之下,禪宗二祖慧可輾轉南移,帶著達摩交給他的禪宗文化種子,歷盡艱辛,來到太湖縣獅子山,這裡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在當地山民的暗中保護下,開闢禪宗道場,弘揚佛法,這一舉措也使得剛剛傳入中國不久的禪宗文化在太湖縣得到了保護和發揚。慧可作為作為中華禪宗文化的開拓者,他在達摩印度禪「壁觀」和「四行」基礎上,吸取了中華儒、道文化的精華,提出了「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無二,僧寶亦然。」的禪宗宗旨,將古印度禪文化轉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文化。時至今日,我們仍可看見當年二祖在獅子山野餐露宿,參禪打坐的聖跡,在《太湖縣誌》中也都有相關記載可尋。

二祖慧可來到太湖,禪宗開始了本土化進程,他提出了「宜處山林」觀念,從唐到宋,我國歷代禪師都牢記二祖慧可的教誨,依託山林,農禪一體。自此中國禪宗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太湖縣這塊土地上。中國禪宗也是從太湖開始,真正地走進了山林,隨著後期的發展壯大又是從太湖開始,真正地走出了山林,走向了全國。

據《大正藏》記載,從北周至宋,先後有禪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五祖弘忍、六祖弟子本淨禪師,臨濟宗八代傳人、臨濟宗楊岐派二代傳人白雲守端、三代傳人五祖法演、曹洞宗六代傳人義青投子等十九位大師在太湖開設道場。一批又一批高僧信徒也都尋著二祖慧可的足跡,相繼來到太湖縣,弘法參聖,修寺建廟,二祖慧可播下的禪宗文化種子也終在太湖縣這塊政通人和的土地上,生長成為參天大樹。

佛教之鄉,造就了禮儀之邦。在這個群山逶迤、碧波蕩漾,綠蔭濃翠、仙霧繚繞之地,太湖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和優秀的地方文化,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尋幽訪勝,求經拜佛。雖然與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同名,但是太湖縣的名字卻鮮為人知,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進程,如今的太湖縣儼然已成為了世人舉世觀瞻的禪宗勝地,它的名字也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相關焦點

  • 安徽兩個同名我國五大淡水湖的縣,一個因湖得名,一個因方言得名
    你知道我國傳統的五大淡水湖是指位於長江流域的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一般來說,與湖同名的城市大多與該湖屬於同一地區,不說以湖為美,至少需要一定的聯繫。 但是安徽省只有一個巢湖,有兩個同名的五個淡水湖縣城,一個因湖而得名,另一個因方言誤讀而得名。 看看安徽的哪兩個縣城。
  •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竇山,有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銅像
    談到我國的佛教名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佛教四大名山」,而很少提到「佛教五大名山」,有的認為是山西五臺山,有的認為是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對第五座佛教名山有爭議,有的認為是貴州的梵淨山,還有人認為是浙江的雪竇山,這兩座名山都被外界稱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你去過嗎
    印度自古傳入中國後,中國經歷了這麼長的發展時期,現在已經形成規模,目前,中國仍有許多人信仰佛教,在中國這麼多的四川名山中,四大名山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其中之一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你去過那裡嗎?山西五臺山這座山位於山西省,它是供奉文殊菩薩的,這座山上不僅有青色的寺廟,還有黃色的寺廟,五臺山是全國唯一藏傳佛教和漢族佛教並存的佛教聖地,作為國家5A級自然文化遺產和「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無數遊客和信徒來此遊覽。
  •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耗資5億,打造世界「最大」彌勒佛像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廣大的國家,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所以對上一代人來說,特別是上一代人,我國境內有很多山,每座山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想說的是這座山,是佛教五大名山之一,說起佛教的山,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這座山未必知道。
  • 「中國佛教第五大名山」存在很大的爭議,央視為它正名,香火旺盛
    現在全國各地都遍布了各種寺廟和佛教名山,歷史文化底蘊悠久,香火旺盛,吸引了大量的善男信女和遊客前往禮佛祈福,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四大菩薩都有四大名山作為自己的道場,分別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對應著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 我國五大淡水湖中最令人惋惜的湖泊,排名由全國漸退到局部地區
    文化燦爛,風景秀麗的中華大地上,有許多名勝秀麗的湖泊,如煙柳如畫的西湖,浩瀚無邊的青海湖,神秘靜美的瀘沽湖等等。特別是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長江流域,著名的湖泊更是不計其數。這裡有我國世界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但從排名的「含金量」來看,五大湖中的其中一座,卻由傳統的「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逐漸退居長江流域前五位,可謂可悲至極,這是巢湖。
  • 中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記得我們初中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過我們國家的五大淡水湖,那麼它們究竟是哪五大淡水湖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1.鄱陽湖說到鄱陽湖,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確實如此。鄱陽湖古稱「彭澤」, 它位於我國江西省北部,面積3960平方公裡。南邊與江西省省會城市南昌市相鄰。鄱陽湖水域寬廣,物產豐富。是我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一個大型淡水湖。
  • 佛教名山:除了五大佛山還有八小名山!你知道是哪八小嗎?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在中國最非常盛行的一個宗教,那說到中國的佛教名山,人們的第一反應想到的都是「五大佛山」,其實除了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五大佛山」外,我國還有佛教歷代相傳的「八小名山」,「八小佛山」堪與「四大佛山」相媲美,它們都和佛教有很大的淵源不僅是佛教聖地
  • 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五臺山被譽為佛教第一聖地,在你城市嗎
    1、五臺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境內,周圍五百多裡,由海拔三千米、五座山峰環繞而成,五峰巍峨,山頂平坦而寬敞,五臺山是中國的佛教中心,到2014年為止,臺內寺有39座,臺外寺有8座,五臺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地之一,寺院不斷完善,變得更加富麗堂皇,雄偉莊嚴,文化遺產豐富,聞名世界
  • 禪宗五家七宗一半源於江西,不到江西,求什麼佛
    江西是中國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歷史上就有「求官到長安,求佛到江西」,「不到江西,不得禪宗之要」的說法。據梁代慧皎所著的《高僧傳》記載,東漢末年(約公元188年前後),就有西域高僧來到江西弘揚佛法。到了東晉時期,慧遠禪師駐錫廬山,倡導彌陀淨土,聲名遠播,使廬山成為與長安(今陝西西安)遙相呼應的南方佛教交流中心。
  •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也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並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為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
  • 我國五大淡水湖中唯一的一個5A級湖泊,面積排第三,不是鄱陽湖
    在我國的淡水湖中,有全國有名的五大淡水湖,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另外,它的知名度和名聲也非常高,當然,我國現在最重視的是湖泊的生態價值和觀光意義,所以,我國也有很多這樣做的人。但是,在中國的一些文化的實際發展中,其實國內的很多城市湖也很有名,像洞庭湖,隨著城市的發展,湖泊旅遊文化也吸引著遊客,這就是發展的意義,五大淡水湖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介紹觀光景點級別最高的湖,是中國獨特的湖。
  • 湖北一處淡水湖,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風景宜人值得一遊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自然資源的國家,中國的山川湖泊和大江大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個著名的旅遊勝地,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甚至給其所在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和經濟發展。中國所喜愛的自然元素中,湖泊佔了很大比例,中國有很多著名的湖泊,蘇州無錫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江西的鄱陽湖,無一例外,都是人們喜愛的。
  • 「唯一」獨立懷擁五大淡水湖之一,還是省會城市,又名「霸都」
    中國地廣物博,國內城市更是數不勝數,不過每一個城市都有著一定的區別,不管是當地的人文還是特色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你們知道這些城市的特點嗎?這不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唯一獨立懷擁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會城市, 又名「霸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淡水湖面積排行榜,中國「最大」,「最小」的淡水湖分別是誰
    湖泊,陸地表面窪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漢語定義:湖與泊共為陸地水域,但湖指水面有蘆葦等水草的水域,泊指水面無蘆葦等水草的水域,接下來介紹我國淡水湖面積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 寧波最著名的景點,是中國佛教五大山之一,有尊彌勒佛吸引眾多人
    到寧波的第一站我來到了溪口雪竇山景區,藍天白雲下的雪竇山,空氣清新,是中國佛教五大山之一,平常都有很多遊客來這裡打卡觀光。到了寧波,遊客不多,當天天氣還算不錯,陽光明媚,從寧波市區到這裡要先到寧波火車站南廣場坐公交車直達,當然要坐上一個多小時,所以到這裡旅遊要提前計劃好時間哦。
  • 佛教飲食文化,中華文化的精髓
    佛教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在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佛教的飲食文化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例如,素齋是中國佛教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中國佛教素齋的最大特色,便是都有一個充滿禪意的名字,或者名字乾脆直接與佛相關,如花開獻佛、羅漢全齋、金慄貢佛、慈航普度、南海金蓮等。佛弟子為他們取一個如此充滿禪意的名字,就是為了體現一切皆禪、禪就是一切的哲理。除了不能吃肉,就連食素的食材都要有所講究,取材是佛教素齋區別於天下菜系的另一大特色。
  • 艱難的2020年過去了,辛丑年在即,略說與牛有關的佛教文化
    新年之際,和大家分享佛教裡和牛有關的文化現象,希望這個即將到來的牛年,吉祥安康。牛在佛教中,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這一傳統,來自印度本土文化和印度教。就是現在,印度仍然視牛為神物。佛教繼承了這一傳統。例如,將牛糞視為清淨汙穢的淨物象徵。佛陀的諸多尊號中有一個就是「人中牛王」。《無量壽經》記載:「猶如牛王,無能勝故。」
  • 全球最高彌勒佛造像,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還有雲豹在此活動!
    彌勒佛是佛教菩薩中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被奉為鼻祖。在我們的很多漢傳佛教寺院裡都會常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景點有著全球最高的銅質坐姿彌勒佛造像哦!
  • 探尋達摩祖師足跡:少林寺曾面壁九年創禪宗
    華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經歷隋、唐、宋、元、明等朝代,曾與廣州的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海幢寺合稱五大叢林。由於年久失修,至清順治年間,已破舊不堪;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從福建漳州雲遊至此的臨濟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禪師,發起募捐並組織重建寺院,將西來庵改名為華林禪寺,建立叢林體制,成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