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網絡授課、雲端測評、線上教學……
陝西師範大學線上教學已經開展了七周
學校積極探索在線實驗教學新模式
在線遊歷、案例庫DIY、虛擬COSPLAY
沉浸式體驗、虛擬實驗……
一種「VR+網課」的授課方式受到了
師生們的歡迎和好評
在學校統一部署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藉助「超星」學習通、騰訊會議APP、快手直播等新媒體技術打造了一堂堂精彩紛呈的思政「雲課」。「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虛擬仿真實驗」作為學院集多方力量精心打造的線上實驗教學項目,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教學的一大亮點。「」已被投放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實驗空間)供全國院校使用。
該實驗項目選取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關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虛擬(Virtual Reality, VR)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在線遊歷、案例庫DIY、虛擬COSPLAY 等實驗環節和步驟,在自主體驗、主動思考和自我情感升華中理解和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個變化、面對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應該做什麼、怎樣做等問題。
網絡授課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虛擬仿真實驗」作為一次成功實踐,實驗一經開放,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在前期實驗準備和升級完善的基礎上,該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在學院,乃至其他院校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VR虛擬實驗場景圖
在文學院學生薑美冰眼中,「社會矛盾」對她來說原來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通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虛擬仿真實驗,姜美冰切實感受到了課上老師經常講的「社會矛盾」並不遙遠、空洞,就隱藏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當中。
「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積極搜集校內外用戶的反饋意見,進一步做好實驗日常維護、實驗教學組織和管理以及實驗教學效果提升等工作,使『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虛擬仿真實驗』成為學校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標誌性成果。」實驗項目主持人任曉偉教授說。
學生體驗虛擬仿真實驗
我校歷史文化學院的「敦煌石窟歷史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實驗」利用3D建模以及虛擬實境技術構建了多個虛擬敦煌石窟,並將石窟知識點的學習與考核嵌入其中,為石窟歷史理論和石窟現場實踐教學搭起了一座橋梁。
該實驗項目的遠程操作、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沉浸式體驗的特點,在疫情期間極大地豐富了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為網絡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
疫情期間的在線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敦煌石窟歷史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負責人、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沙武田談到:「疫情期間,同學們不能在學校上課,進行線上虛擬仿真項目實驗,既豐富了同學們在家的學習內容,同時也讓同學們感受到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在教學中、在日常歷史知識學習和知識獲取方面的重要意義。」
疫情期間的在線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實驗操作很方便,也很容易上手,虛擬場景整體對壁畫的還原程度非常高,特別是細節處很清晰,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我的學習和更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很有幫助。」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鄧吉說。
疫情期間學生在線進行歷史學虛擬仿真實驗
歷史文化學院建設的絲綢之路歷史文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於2017年獲批為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從我校歷史學專業的優勢出發,確定了以陸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歷史文化為主要的虛擬仿真實驗建設內容,為我校歷史文化學院所有專業(歷史學、世界史、古典文獻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構建一個基礎的實驗教學改革平臺。
除了敦煌石窟歷史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外,歷史文化學院在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教學中也積極引入虛擬仿真實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2016級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學生的教育博物館全景虛擬館建設的實習項目,使用360度全景相機拍攝素材,在Web VR框架下根據展廳的空間位置,將素材組織起來構建的完整的全景虛擬博物館,並以專業的博物館導覽進行充實。
虛擬博物館包含了學校教育博物館的全部四個分館及重點展品的具體信息,利用Web VR技術將展品信息進行了細緻的展示,並配以音頻講解,令觀眾可以置身其中,感受博物館魅力。
虛擬全景博物館設計製作與教學應用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無機化學課程繼線上理論教學平穩開展後,線上實驗教學工作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助力推動下也得以順利進行。
實驗依據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內容為我校國家級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9年申報的「人工光合成清潔燃料綜合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項目內容包括了「光伏發電驅動高效催化水分解制氫氣」「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高效捕獲二氧化碳」及「固溶體催化二氧化碳加氫製備清潔燃料甲醇」三個模塊。內容涉及無機化學實驗中的固體樣品稱量、液體樣品精確稱量、電解水反應、配合物製備反應、共沉澱反應、高溫高壓反應等基本實驗操作,同時包含沉澱平衡、配位化學、催化基礎等基本原理。
項目基於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組的「全球首套規模化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展開,不僅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和掌握無機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和理論基礎,更成為連接學生基礎學習與科技前沿的橋梁。
為了使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順利展開,保證線上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小組的教師們依據虛擬仿真實驗的三個模塊內容有針對性地準備了實驗講義、課堂展示PPT、實驗報告模板以及實驗相關文獻資料等素材,並在線進行了集體教學討論,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分機制等進行了深入熱烈的探討達成共識,藉助Bb教學平臺為同學們共享學習資料,協助進行實驗預習、實驗擴展知識學習等環節。
化學化工學院無機化學教研室主任張偉強副教授說道:「無機化學虛擬仿真線上課程進行兩周多時間,學生反饋良好,後臺成績顯示教學效果也不錯,虛擬仿真線上教學實驗有力地支撐了無機化學的線上教學。」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穎實驗教學模式,模擬實驗很逼真,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提出來,對於過去一些不了解的實驗儀器通過模擬實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學習 。」化學化工學院學生李培清說。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順利實施不僅緩解了當前實驗教學的困境,也為學院今後線上實驗教學的開展和改進提供了有益參考。
目前,我校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0個,其中國家項目4個、省級項目15個,校級項目1個。
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
探索線上實驗教學新模式
積極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推動學校實驗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微尚工作室
責任編輯/ 張 瑩
內容來源/ 馬克思主義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投稿郵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權歸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轉載或使用
請聯繫獲取授權
原標題:《VR+網課 | 在線遊歷、案例庫DIY、虛擬COSPLAY……陝師大這些課程太太太太太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