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獅也做歐洲洞獅,是一種已滅絕的貓科動物。比現代的獅壯大,四肢粗壯,平均全長可達2.7米,尾長1.2米,體重最大可達300公斤。最新研究表明和現代獅比較接近。
洞獅據記載絕滅於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來是和人類爭奪洞穴作為居巢被大量獵殺,二來是它作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歐洲野馬滅絕,失去食物的洞獅因此隨之滅絕。
渡渡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
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渡渡鳥骨拍賣值440萬。
劍齒虎經常被誤認為是長著獠牙的獅子,其實兩者大不相同。劍齒虎的體重比現代獅子重不少。它的後腿和尾巴非常短小,更像是一隻體格健壯的瘦熊。成年劍齒虎體重約300公斤,,以大型哺乳動物為食。
袋狼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屬於有袋類,和袋鼠一樣,母體有育兒袋,產不成熟的幼仔,並且為夜行性。袋狼棲息於開闊的林地和草原,夜間外出捕食,白天棲身於石礫中。
5000年前,澳大利亞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最後一隻袋狼,是於1936年9月7日死亡的。死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
雕齒獸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34;,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它們身上的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
雕齒獸還有一條管狀尾巴,雕齒獸的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質化的刺,就像一條帶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禦利器。
愛爾蘭麋鹿是一種滅絕了的鹿科動物體形要比現今最大的鹿馬鹿還要大僅鹿角就有2到2.8米長。
愛爾蘭麋鹿究竟是怎樣從地球上消失的呢?現在沒人有個確定的回答
巨型短面熊
是一種已滅絕的熊,屬於熊齒獸屬。它是已知曾生存的熊中最大的,生存於80—1.25萬年前的北美洲。巨型短面熊除了生滿利齒的大嘴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長長的四肢,當它們平時散步時,背部距地面約1.7米。
巨型短面熊的前額與其他熊類都不相同,它們與非洲獅一樣有著寬闊的前額。
巨型地懶
它們體長3-4米,體重大1.5-2噸,相當於兩三頭北極熊。它們的頭骨短而寬,有一個很深的、圓鈍的口鼻部,上面有發達咀嚼肌附著的痕跡;它們只在上下頜兩側長有18顆柱狀頰齒。
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因全身披滿厚厚的毛而得此名。披毛犀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屬於腔齒犀屬。披毛犀體長3.5-4米,肩高約2米左右,體重平均1.8噸,與現存的印度犀牛體型相當。
與大部份犀牛一樣,披毛犀與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著相似的體形及形態,可見犀牛是一類血統原始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