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用、有態度,萌寵鸚鵡讓生活更有趣!
鸚鵡是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也比較喜歡的一種寵物,一些品種因為長相比較的獨特而且價格也相對的比較親民,成為了很多飼養愛好者選擇的對象。現在隨著鸚鵡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很多農民朋友都在進行人工養殖,但是對於很對新手朋友來說相關的養殖經驗還是比較匱乏的。
現在玄鳳鸚鵡的養殖在整個鸚鵡養殖業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很多新手養殖戶在從事鸚鵡養殖的時候都會把這個品種作為首選。但是玄鳳鸚鵡的飼養周期相對很多鸚鵡品種來說要長不少,所以要求我們養殖戶朋友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並且在養殖過程中玄鳳鸚鵡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如果大家管理不當就會引起雛鳥的成活率降低。
第一:玄鳳鸚鵡的特點
01,計劃性繁殖的鸚鵡
如果你對鸚鵡比較的了解或者之前養殖過玄鳳鸚鵡就應該知道這個品種的鸚鵡到達能夠產卵的成熟期大概要在八個月左右,但是想要讓抱窩的成功率上升我建議最好要在養殖一年以後,這樣鸚鵡的受精成功率會更高一些,而且自身對外界環境變化帶來的各種刺激抵抗能力更好。
這個品種的鸚鵡我們養殖戶在養殖的時候應該控制在一年之內只讓它們最多抱窩四次,如果不進行人為的限制那麼每一窩的產蛋量就會在四枚到五枚之間,而且整體的孵化率也會大幅的下降,而且孵化出來雛鳥也會因為抵抗力過低而在一出殼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死亡現象。
02,生理習性
這種鸚鵡在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如果有效的光照時間不足八個小時就不會主動的去進行受精,只有在有效光照度保持在十一個小時到十四個小時的時候才會變得主動一些,而日常的光照度如果超過了十七個小時且養殖環境中的溫度超過了三十五度,鸚鵡就會開始換毛。
03,抱窩進行餵養
玄鳳鸚鵡的整體孵化周期我認為一般都在十八天到二十天之間,如果現在的天氣比較熱,那麼孵化周期就會相對的提前一天到兩天。如果現在外界環境中的溫度比較低,那麼孵化周期就會相應的推遲一天到兩天的時間。本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鸚鵡心生活,當雛鳥孵化出來的時候,成年鳥會給雛鳥餵食一些自己身體內分泌出來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類似於母乳,也可以看做是雛鳥的糧食。等到大約四天或者五天之後,我建議養殖戶朋友給雛鳥餵食一些小米之類的混合型糧食飼料。
04,下窩時間
當成鳥帶著雛鳥到四十五日齡左右的時候,雛鳥就會單獨出來尋覓食物,這就是我提到的下窩。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打算繼續飼養就可以把雛鳥交到市場上出售了。其實在雛鳥在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具備了一定的市場效益,但是繼續飼養可以提升它們和人類之間的親密度,這樣的雛鳥在市場上競爭力也比較的強。
第二: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01,環境溫度的控制
其實我認為養殖玄鳳鸚鵡在溫度控制方面完全比其他的傳統養殖業要簡單方便的多,其實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養殖環境中的溫度並不用人為的進行控制。如果是天氣比較涼的時候一般成年鳥都會主動抱著雛鳥進行採溫。如果是天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成鳥就會主動的降低這種行為,因此我認為夏天繁殖雛鳥的成活率要相對高一些。
但是有很多的成年鳥生性比較的活潑好動,在平時很容易照顧不到雛鳥,導致雛鳥在比較寒冷的季節裡由於溫度不足而出現死亡。我建議養殖戶朋友,尤其是北方的養殖戶一定要在冬天給養殖場進行保溫控溫,保證雛鳥的正常成活率。
02,定期進行檢查
雛鳥吃食一般都是成年鳥來餵的,這一點也讓我們養殖戶朋友感到特別的省心,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每天對雛鳥進行觀察,看一看是不是有一些異常出現,比較常見的雛鳥問題就是素囊炎,沙門氏菌以及腸炎,這些和雞類常見的病害差不多。一般情況下成年鳥代打的雛鳥在成熟後容易出現嗉囊炎,我在上文中也說過雛鳥在剛出生的時候主要的食物就是成年鳥在嗉囊中分泌的營養物質,如果成年鳥有炎症,病菌就會通過這些營養物質傳播給雛鳥。
雛鳥在感染後會出現明顯的食量下降,身體開始消瘦,甚至是死亡的問題,因此養殖戶朋友一定要注意。
微信公眾號:鸚鵡心生活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鸚鵡公眾號
還請大家關註支持一下
在這裡,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長。
愛鳥,愛上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