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4日報導,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發言人約耳·巴比特上校5月13日在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工業大會」(SOFIC)上表示,該司令部計劃為下屬部隊配裝「新一代槍械」和彈藥。
報導援引美國《國防雜誌》官網消息稱,「新一代槍械」計劃還包括研發6.8毫米新型彈藥,其威力應超過現役北約標準彈藥。美軍特戰部隊「新一代槍械」的研發項目由3家公司參與競標:西格紹爾公司、通用動力軍械和戰術系統公司和特克斯特朗系統公司,原型槍械和彈藥計劃於2020年12月提交測試與評估。
巴比特還透露,建造更加輕量化的新型彈藥也是美軍特戰司令部的重點項目之一,要求彈藥重量減輕20%至30%,口徑為7.62毫米,計劃將本財年第4季度宣布競標,2021財年籤署合同。為了減輕重量,美軍計劃在生產新一代彈藥的彈殼時不再使用沉重的黃銅,而是採用聚合材料和不鏽鋼。
俄媒稱,目前,美軍現役部隊主要使用的北約標準彈藥是5.56×45毫米,於1959年研製。
資料圖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參與競標的美軍「新一代槍械」原型步槍。(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官網)
【延伸閱讀】膛壓堪比坦克主炮!美軍新型突擊步槍可打穿600米外重型防彈衣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3月1日發表了題為《美陸軍稱新型突擊步槍將具備坦克主炮般的衝擊力》的報導。
陸軍聲稱,其新型突擊步槍將能以與類似主戰坦克的主炮的膛壓一樣密集傾瀉出特製子彈,從而具備擊穿最高級防彈衣的能力——如果該計劃進展順利的話,士兵們將會比預想的更早領到這些新型突擊步槍。
美國陸軍總部軍備發展部部長傑弗裡·諾曼上校告訴「任務與意志」軍事網站記者,陸軍計劃從2022財政年度開始列裝「下一代班用自動步槍」(NGSAR),作為對現役的8萬把M249(「班用自動武器」,簡稱SAW)輕機槍的潛在替代品,每個9人步兵班將配備2把,而這種新型步槍最初的列裝目標日期是2025財年。使用6.5或6.8毫米新型子彈的NGSAR步槍將成為美陸軍「下一代班用武器系統」計劃的首個實用產品。
據諾曼稱,儘管陸軍仍未確定對NGSAR步槍系統的正式要求,但該步槍與陸軍目前使用的步兵武器相比,重量更輕、射程更遠且具有更大的威力。更加重要的是,該平臺將具備優於軍隊武器庫中現役步槍系統的膛壓,以便確保從600米最遠射程處射出的子彈仍能擊穿加厚的重型防彈衣。
按照諾曼的說法,目的是為步兵配備一種「能與坦克主炮類似的膛壓發射小型彈藥」的突擊步槍。他告訴記者:「標準突擊步槍的膛壓大約是每平方英寸(1平方英寸相當於6.5平方釐米)2萬公斤,但我們希望膛壓達到每平方英寸2.7萬到3.6萬公斤……即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主炮在開火時的膛壓。我們期望子彈能打到600米的射程,並且即便在目標穿著防彈衣保護的情況下仍然具有殺傷力。」
陸軍的「下一代班用武器系統」(NGSW)計劃目前包括NGSAR自動步槍、「下一代班用卡賓槍」(NGSC)和班用狙擊步槍,外加專門的彈藥和火控系統。但是儘管陸軍早先曾致力於列裝一種射程和精度均優於標準M4卡賓槍、可以發射6.5或6.8毫米子彈的改進型卡賓槍,但最近卻改變了想法,轉而把列裝威力巨大的NGSAR自動步槍作為優先目標。
據諾曼稱,原因在於五角大樓目前把作戰環境從伊拉克和敘利亞城市巷戰的近距離作戰(CQB),轉向了阿富汗的山地和開放地形。儘管卡賓槍可能十分適合於在摩蘇爾和拉卡等城市挨家挨戶的激烈巷戰,但它缺乏可以擊倒遠距離外的塔利班和「伊斯蘭國」極端分子的射程。諾曼說:「過去10到15年來,我們一直真正強調的是要具備對於針對無保護目標的殺傷性效果。現在我們在考慮的是像俄羅斯及其他對手那樣的(與美軍)實力匹敵的威脅。我們需要確定對於在像阿富汗這樣的地方的遠程殺傷力要求,在這些地方你要從山頂向隔很遠距離的另一山頂的目標開槍。」
陸軍無疑正在加班加點以便用這款大威力武器系統把敵對目標變成遠方的「粉紅血霧」。諾曼告訴記者,NGSW武器系統目前正在喬治亞州本寧堡基地接受「士兵殺傷性交叉功能團隊」的測試和評估,它們首先將在靶場測試中採用7.62毫米口徑的XM11158「先進穿甲子彈」(ADVAP),同時陸軍打算使用一種特製子彈,以便實現射程和殺傷性之間的恰當平衡。
諾曼說:「5.56毫米口徑子彈的問題是它沒有足夠的質量(來穿透敵人的防彈衣)。」他提到了陸軍參謀長馬克·米利上將2017年4月在國會就日益嚴重的陸軍彈藥射程問題進行的作證。他說:「但是7.62毫米口徑子彈的問題是它的質量太大,因而推進力不足。正確的解決方案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某一點,這樣子彈有足夠的質量產生穿透力,但仍然能夠飛得足夠快。」
但是NGSW計劃真正的核心是火控系統,其研製工作是獨立於機匣和彈倉進行的。儘管陸軍用了許多年時間對士兵用下一代突擊步槍的現成選項進行評估,但諾曼把這一專利火控系統稱為陸地車輛和飛行平臺所採用的火控系統的縮微版本。他說:「我們正在研究多個選項,以確保步槍瞄準的精度,做到真正的「彈無虛發」。火控系統將自動調整,只有在槍口與目標呈直線的時候才可能發射。它將考慮大氣狀況,甚至利用一個內部系統自動修正武器。我們正期待儘可能快地把這些能力準備就緒。」
陸軍在2022年列裝新型步槍的硬性目標可能看起來有些奢侈,尤其是在防務採購常常極其蠻不講理的情況下。但是陸軍並不是唯一把NGSW武器系統「置於準星」中的軍種。據諾曼稱,除了陸軍近幾年考慮過的M27和M1101 CSASS狙擊步槍之外,海軍陸戰隊同樣也有意採用NGSAR步槍。而隨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等近距離環境下打擊「伊斯蘭國」的戰事接近尾聲,陸軍士兵和作為步兵的海軍陸戰隊員可能會儘早使用上這一系統的射程和打擊力。
諾曼對記者表示:「作為我們近距離戰鬥戰略組合評估的一部分,我們已經獲得了來自國會和國防部長的支持。我們不會立即更換全部8萬把M249輕機槍——但是我們的本意是儘快把這一款版本的突擊步槍發放給步兵班。」(編譯/曹衛國)
「下一代班用自動步槍」(NGSAR)的概念圖。
(2018-03-20 00:16:01)
【延伸閱讀】美軍花錢僱人仿造俄制突擊步槍 俄方怒斥:赤裸裸「偷盜」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 美國軍隊時報網站10月21日發表題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就「逆向製造」外國武器進行招標,引發俄羅斯的憤怒和警告》的報導稱,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對「逆向製造」和「國內生產」俄式武器的渴求讓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猝不及防,該公司以設計和製造AK-47步槍聞名。
俄羅斯領導人和行業領袖通過國家媒體發表聲明,警告美國軍方不要仿製俄羅斯武器。
報導稱,一個問題是:招標已經發出一年多時間,一些合同已經有企業承包。
在2017年4月發布的一次小企業創新研究招標中,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要求美國企業「探索逆向製造或重新設計並在國內生產」類似於PKM機槍的7.62×54毫米輕機槍和類似於俄羅斯設計的NSV重機槍的12.7×108毫米重機槍的可行性。
《國家利益》雙月刊10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了這一招標活動,這引起了俄羅斯高級官員的憤怒。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委員、俄議會防務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託·邦達列夫17日對國家媒體說:「有幾個國家持有這種型號的俄羅斯機槍生產許可證,但美國不在其中。」
邦達列夫還說:「我們應該防止任何未經我們允許擅自使用俄羅斯武器的企圖。如果美國將意圖變成實際行動……我們將立即採取果斷措施。」
報導稱,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向本報證實,招標的第一階段即研究部分已經授予迪隆埃羅公司、奈特武器公司和麥克納利工業公司。
特種作戰司令部說,展示生產能力的第二階段工作已經開始。但合同尚未頒發。
據招標函稱,特種作戰司令部希望在美國國內建立生產基地,以更好地為軍隊提供替代品。
文件稱:「外國製造的武器標準不同,缺乏互換性,這阻礙了在戰地和補給站進行武器零部件替換的工作。發展外國武器的國內生產能力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提高成本效益,並加強國家軍工綜合體,確保可靠和安全的供應鏈,減少採購周轉時間。」
報導稱,對美國安全和國防部門援助項目進行跟蹤和分析的「安全援助監督」組織說,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還可能對特種作戰司令部有其他一些好處。
「安全援助監督」組織負責人科爾比·古德曼說:「當你不得不從前蘇聯國家或其他國家購買這些武器時,風險就增加了。」
古德曼還說:「人們可能會擔心這些武器的質量。也有人擔心美國與可能參與了一些灰色或非法活動的個人有關聯。我認為人們越來越擔心美國法律日益限制對中國和俄羅斯提供支持。」
報導稱,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母公司俄羅斯技術公司是俄羅斯的一家國有企業。
俄羅斯技術公司對國家媒體說,不知道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這一計劃,並說未經允許在美國製造俄羅斯小型武器將被視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俄羅斯技術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有人希望合法開展這項活動,遵守所有規則,那麼他們應該與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俄羅斯國有武器出口商)接觸並就此展開商議。否則,便構成了非法複製俄羅斯創新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偷盜。」
報導稱,不過,仿造俄羅斯老式武器的行為太多了,俄羅斯技術公司的這一抱怨可能沒有多少說服力。
自NSV和PKM機槍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出以來,外國仿造這些機槍的行為已經越來越多。
報導稱,對美國設計的系統進行微小的改動也可以複製NSV和PKM機槍,同時仍然尊重原始版權。
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招標函稱,投標者必須僅在美國境內生產這些武器,只使用美國生產的材料,並且只僱用美國公民。
古德曼說,這一明確的生產原則對保證武器的可靠性來說很重要。
他說:「讓美國參與進來或許不是一件壞事。美國軍方參與黑幕交易的運輸風險和生產風險是巨大的。」
古德曼還說,特種作戰司令部要求國內生產商來做這件事也可能與對俄羅斯的制裁有關。
2014年7月,美國國務院制訂了針對大批俄羅斯公司的制裁措施,卡拉什尼科夫公司處於受制裁的公司名單之中。(編譯/林朝暉)
資料圖:美軍士兵培訓使用和維護AK系列步槍。
(2018-10-26 00:11:01)
【延伸閱讀】尷尬!美軍機槍射擊竟「打飛」天價瞄具
在美軍的日常實彈打靶訓練中,圖中這一幕恐怕相當罕見,這名美軍機槍手使用車載M2重機槍打靶時,可能是由於導軌安裝不牢,價值3萬美元的先進熱成像瞄準具,竟隨著重機槍開火的節奏,蹦蹦跳跳地飛走了...親眼目睹這一過程的美軍大兵表情逐漸呆滯。
美軍機槍兵「打飛」天價熱成像瞄具動態圖。
提起M2「白朗寧」12.7毫米重機槍,經常接觸二戰影視劇和遊戲的軍迷們肯定十分熟悉。這種由美國槍械大師白朗寧於1918年研發的經典武器,自1921年投產,1933年列裝美軍以來,參加了自二戰開始至21世紀初的幾乎每一場戰爭,服役時間近90年,總產量超300萬挺。因其可靠的作戰性能讓美國大兵尊稱其為「老乾媽」(Ma Deuce)。
圖為「M2重機槍之父」,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約翰·白朗寧,他於1895年設計完成,並由柯爾特公司生產的M1895輕機槍是歷史上美軍使用的第一種自動機槍。圖為白朗寧與他的M1985氣冷機槍。
1944年9月,法國諾曼第地區,一名美軍士兵架起M2重機槍執行警戒任務。
其改進型M2HB目前仍是美軍的主力裝備之一,車載型M2HB重機槍採用彈鏈式供彈系統,最大射程2500米,最大射速每分580發,使用穿甲彈藥時,可擊穿594米外18毫米厚的表面硬化鋼材,可有效壓制除坦克以外的大部分陸戰兵器,或用於防空作戰。圖為美軍士兵架起車載M2HB重機槍警戒。
圖為2019年6月9日,美海軍陸戰隊員在「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使用M2HB重機槍打靶。
美民間愛好者使用M2重機槍打靶動態圖。
AN/PAS-13系列熱成像瞄具,由美國名軍火巨頭,雷錫恩公司於21世紀初研發,可在夜間或低能見度環境下使用,可通過皮卡汀尼導軌加裝到各種槍械上。其中與重機槍等重型武器搭配的AN/PAS-13E HTWS型,在夜間對人員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800米,對車輛最大探測距離可達6900米,性能不俗。但「一分價錢一分貨」,AN/PAS-13 HTWS型的單價達到3萬多美元,在單兵武器配件中堪稱「天價」級。
圖為AN/PAS-13瞄具視角觀看的目標圖像,適用於夜間及低能見度環境。
結合「天價」瞄具後的M2HB重機槍,按說這對新兵老將搭檔應是「無往而不利」,但前提是要保證負責「結合」的皮卡汀尼導軌安裝到位,不然稍有差池,就會「關鍵時刻掉鏈子」,如果換成是美軍在實戰中遭遇這一情況,恐怕後果要比「表情呆滯,心疼瞄具」嚴重的多了。圖為使用配備AN/PAS-13瞄具的M2HB重機槍打靶訓練的美軍士兵。
圖為外國軍迷惡搞的「羅馬軍團」與M2重機槍合影圖。
(2019-06-17 08:36:00)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