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們的作業為什麼越布置越多?根源在哪?我來告訴你吧!

2020-12-03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這幾天,我們學校又被投訴了,原因是家長反映作業太多。幾乎每年我校的家長都會投訴作業多。

教育部曾經規定過:一二年級不準布置書面作業,其他年級作業量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我們學校也經常這麼要求,但為什麼現在孩子的作業越布置越多呢?根源到底在哪?

實際原因也非常簡單

第一:各校領導的縱容。

我認為這個是主要原因,實際每個學校的任何問題領導比誰都清楚。

比如一二年級不允許布置作業,哪個學校做到了?但老師們布置作業難道領導都不知道嗎?當然不是。領導在內心是默認一二年級可以布置作業的,如果領導真的想給孩子們減負,直接告訴老師們,不準布置作業就是了,或者說誰布置作業處分誰。但任何領導都不會這麼做的。

包括老師們買教輔,領導內心也很清楚,但領導內心是希望老師們買的,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成績才會更好。所以任何一個學校只要沒人告,學校也不會追究任何老師的責任。

現在的作業問題,教輔問題實際各校校長比誰心裡都清楚,但都是默認的。校長如果真想管,早就徹底杜絕了。

第二:老師們之間互相攀比,明爭暗鬥。

目前孩子們的作業量至少是五年前的二倍,真的毫不誇張。作為老師我也是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們的作業越布置越多。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老師們之間會互相攀比,明爭暗鬥。

有些老師,看別的老師布置兩頁,她可能就會布置3頁;還有的老師看別的老師買了一本教輔,自己恨不得買兩本。在大家看來,作業只要寫得多,成績肯定不會太差。要想獲得好成績,必須得讓孩子們多寫作業。

老師們為了成績,互相攀比競爭,最後的負擔都落在了孩子們身上,導致作業越來越多。

第三:學校對老師的成績考評太厲害,老師們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目前,老師們的壓力實際上是很大的,最大的壓力就是來自成績考評。

目前的學校為了鼓勵老師們好好教學,把考試成績與老師們的切身利益掛鈎,包括榮譽、職稱、獎金、績效等等,只要成績差,等於是一無所獲。這樣等於是把老師們逼上了競爭的道路,不得不競爭,不競爭也不行。

目前的職稱這麼難評,哪個老師敢掉以輕心?所以為了成績也沒有老師敢少布置作業,只能比別人更多。唯有如此,才能在競爭中取勝。

第四:考試太靈活了,老師們不得不大量做題,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成績。

現在的學習不同於過去,過去孩子們就一本書,學完也沒什麼輔導資料,簡單複習一下就考試了。但現在不行。

現在的學習,如果老師們不讓孩子們多刷幾套題,多做幾張試卷,是根本應付不了目前的考試的。現在的考試題型多變,還比較靈活,如果不多練習點題,不多見題型,僅憑書本上的那些題,成績是不可能很高的。

為了讓孩子們獲取高成績,也必須大量做題,布置大量的作業。

孩子們作業越來越多,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各地可能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不管教育部如何減負,對下面的學校幾乎沒有任何作用。這種現象該如何改變呢?

個人認為,目前的教育現狀真想減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否則不管怎麼減也不可能真正給孩子們減負。

1、不能以學生成績考評老師和學校以及領導。只要這點做不到,就不可能真正減負。

我們可以制定比較科學的評價老師的方案,全國統一實施。

2、小學除了升級考試,杜絕一切考試。只要不考試,就不可能考評老師和學生。當然,對於不執行的地方要嚴肅處理。

雖然現在教育部規定不準期中考試,但很多地方根本沒執行。

3、嚴格按均衡課表上課,真正給學生減負。

國家的均衡課表是非常科學合理的,但下面的學校幾乎沒人用,都在大量加課,學生負擔自然沉重。

4、全國規定中小學不準布置書面作業,只布置閱讀、手工、勞動、體育等作業。

教育上很多問題就算下多少文件也沒什麼用,不然也不可能越減負孩子們負擔越重。

如果不從根上解決問題,不管教育部再發多少文件,也解決不了學生負擔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因寫作業,男孩被爸爸打到鼓膜穿孔:孩子越催越慢的根源讓人心疼
    拖拉磨蹭的娃,崩潰失控的父母,輔導作業這道題,真的無解?輔導作業,逼瘋了多少父母網上看到過一段視頻。視頻中這位媽媽,哭得稀拉譁啦,一邊抽噎,一邊哭訴:「幾個生字,他早晨寫了三個小時!」「我也想控制我的脾氣,不想打他,罵他,還一直在那鬧」「我不想做他媽了,嗚嗚嗚...」媽媽生氣到想撂挑子,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 老師布置作文題目「我的寵物」,看到學生們交的作業差點氣暈
    1.老師布置作文題目「我的寵物」,看到學生們交上來的作業差點都氣暈了,學生們都是魔鬼嗎?哈哈哈哈哈2.剛從工地下班回來,同學們通知我去參加同學聚會,我穿這一身去不丟人吧3.卡裡沒錢了,準備用充電寶充點,賣充電寶的說什麼都能充,那我的銀行卡應該也能充吧4.大哥,來沙灘上還穿什麼毛褲啊,脫了吧5.給美女老師嚇壞了,還以為學生要耍流氓呢,哈哈哈6.個頭不大野心不小,這條魚你暫時還吃不下,還是等你長大一點再來吧
  • 家長幼師均喊話心累,適度是最好的解藥-幼兒園,家長,作業,布置...
    大家列舉的幼兒園作業有:一三五,叫你爸爸來接;每天給一棵樹拍照;工作日上班,雙休日撿垃圾;有小孩的給自己孩子做,沒小孩的還要幫別人家的孩子忙。總之就是一個字:累!有的家長甚至說得更加直白,就是請人集體看孩子,老師們就別想著叫家長做手工了行不行……有老師則留言表示,這個鍋老師不背!幼師不是保姆家政,人家學一堆技能,就是為孩子成長提供各種需要的啟蒙教導,結果到了家長那裡吃力不討好?
  • 兒子幼兒園布置繪畫作業,寶媽想出這一招,老師:我服了
    如今的幼兒園不僅親子活動繁多,還常常會給孩子布置一些手工作業。但有孩子的家長也知道,老師給孩子們布置的作業,根本就不是考驗孩子。由於難度太高,往往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到最後反而變成了對家長的考驗,也成為了家長之間相互攀比的「戰場」。
  • 幼兒園布置作業,要求畫媽媽睡覺的樣子,看到最後一張圖:有才!
    不過雖然孩子的主要任務不是學習,幼兒園的老師也偶爾會布置一些有趣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回家以後完成。這不,有一位老師就給幼兒園的孩子們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就是要求孩子回家之後,畫下媽媽睡覺時的樣子,第二天交給老師。這項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和自己的家長互動,同時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結果第二天孩子們交上來作業,讓老師們都笑暈了,因為孩子們的畫簡直是太有創意了。
  • 老師布置畫貓的作業,女孩回家後竟然這樣畫貓:真靈魂畫手!
    老師布置了貓的作業,女孩回家後,就這樣畫了貓。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和老師非常重視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培養,不僅是書本知識,關於藝術的造詣也是從小培養起來的,老師們也想方設法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做著無聊的作業,了解小動物和接觸小動物,對於培養孩子們的愛,對於確立擁有正常價值觀的世界觀非常有用。
  • 明知孩子做不了,為何幼兒老師還布置作業?知道用意後,媽媽汗顏
    因為現在幼兒教育的日臻完善,教學方式靈活多變,幼兒園教育的多元化也被激烈競爭下的幼師們演繹得淋漓盡致,孩子們可是從中受益良多。這不,我閨蜜的女兒跳跳四歲,剛剛上幼兒園中班。她不僅活潑可愛,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什麼打擊樂呀、模特表演呀、講故事呀、做義賣主持呀等等,幹啥都有模有樣,靈動可愛。據說前幾天跳跳幼兒園的老師布置家庭作業就說要做小房子。
  • 幼兒園布置親子作業:畫媽媽睡覺的樣子,收到作業老師忍不住偷笑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入園後,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幼兒園為了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總是會安排一些親子作業,比如用布條作畫、用樹葉作畫、做蠟燭、準備空罐子等等,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必須大開腦洞才能完成的作業:畫媽媽的睡姿。
  • 小學布置作業「媽媽睡覺的樣子」,老師看後哭笑不得:靈魂畫手
    相信有不少家長會發現,小孩平時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畫畫,而當孩子上學之後,學校也會時常布置一些繪畫作業。 前段時間,某所學校的小學老師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讓學生們回家畫"媽媽睡覺的樣子"。
  • 豆子還能記作業?來聽聽小學生和小豆倌的故事!
    小豆倌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它是監督我們記語文作業的小幫手。每天,老師布置完作業,我們就認真地寫在記作業本上,寫好後給小組的豆子組長檢查。豆子組長就去找老師要豆子,記一天的作業就能得到一粒豆子。這樣,小豆倌就會越積越多。小豆倌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照顧它。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還發生了兩件趣事。起初,小豆倌的家是一個大礦泉水瓶,它們剛搬進來,我們很興奮。
  • 網絡授課,總有不交作業的,發消息提醒石沉大海,老師:我太難!
    比如說不交作業,不聽網課。網上教學總有不交作業的,想必每個正在網上教學的老師都有這個體會吧。無論科技多麼發達,無論軟體做的多麼方便易用,人心是始終控制不了的,所以有不交作業的情況存在也是合理的。那麼,面對這類學生出現的問題,老師該怎麼辦呢?通知家長反饋學生情況,積極做好溝通,老師和家長雙管齊下,共同監督孩子學習。
  • 幼兒園布置作業畫媽媽,看到第一張孩子的畫:你回家可能要挨打
    文|小聆媽媽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後,被家長吐槽最多的不是孩子在幼兒園受傷,而是幼兒園布置的家庭作業,因為有些作業真的是太為難家長了,費錢不說還費時間。幼兒園的作業雖然很麻煩,但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幼兒園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好處,所以家長要理解與支持,對於幼兒園的作業家長不要覺得沒有用。幼兒園布置作業畫媽媽,看到第一張孩子的畫:你回家可能要挨打1.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庭作業是份痛苦的回憶。昏暗的燈光下,一摞摞厚厚的各科作業,苦做幾小時含著淚寫,寫不好身邊父母手裡握著的衣架即將發力……對於學渣來說,家庭作業實在是太恐怖了!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孩子寫作業總磨蹭,這些原因是根源,越早糾正效果越明顯別不在意
    現在大家也都秉持著「優生優育」的原則,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是盡心盡力,同時也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孩子總是會和父母作對。
  • 為了保護視力不布置電子作業,英語該如何學習?
    什麼不能早於8點到校,原則上不布置電子作業等等。引來家長一片不滿。這些年來,教育部一直在為學生減負。可是學生真的減負了嗎?家長一定會大聲的回答:沒有。一點負也沒減,倒是增加了很多的經濟負擔。現在又將出臺不能布置電子作業,意味著家長又要增加經濟支出去校外補習了。補習啥?英語啊!英語不通過聽讀訓練,那英語就是啞巴英語,就是應試教育下的啞巴英語。不布置電子作業看起來是好事。就拿我女兒班來說,數學老師每天都布置電子作業,引來家長的不滿,一度引發衝突。
  • 老師讓小學生畫貓,收到作業後老師怒了,學生:老師,是你不懂貓
    老師讓小學生畫貓,收到作業後老師怒了,學生:老師,是你不懂貓現在的小學生作業和我們那時候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除了在學校被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之外,回家到周末的時候也要被父母強制上各種輔導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被落到了起跑線上。
  • 不留書面作業,濟南娃娃字竟然寫成這樣,家長追著老師求作業
    趙女士告訴記者,開學這段時間來,老師沒布置過書面、家庭作業:「每天就是家長陪著讀讀書或者去公園認認樹、認認花什麼的,我也完全按老師說的儘量配合。」本來還想抱著讓孩子「享受美好童年」的教育理念,但看到孩子錯字這麼多,趙女士覺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備受打擊。「三點半就放學,回來就看電視,不布置書面作業能行嗎?」
  • 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該做什麼老師告訴你
    對於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被家長反覆叮囑的就是寫作業了。不過由於不少中小學都解決了下午「三點半」放學的問題,有的孩子去託班寫作業,有的孩子在學校就寫完了作業,有的學校在低年級階段,乾脆就不布置書面作業了。沒有了作業的負擔,小學生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自然不是寫作業了。看電視、玩手機、吃零食,約上小夥伴在小區裡玩,又或者從學校直接去培優班繼續課堂學習。
  • 幼兒園親子作業:用水果蔬菜做手工,看到交上來的作業,老師樂了
    現在孩子上個幼兒園,老師會布置各種各樣的作業,搞得家長也是非常頭疼,但也沒辦法。老師布置的作業必還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並且有時候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要調動全家的力量完成。最近有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了一個親子作業,要求用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做一個小動物出來,並且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
  • 黑板報|豆子專門幫忙記作業,來聽聽山師附小「小豆倌」的故事
    小豆倌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它是監督我們記語文作業的小幫手。每天,老師布置完作業,我們就認真地寫在記作業本上,寫好後給小組的豆子組長檢查。豆子組長就去找老師要豆子,記一天的作業就能得到一粒豆子。這樣,小豆倌就會越積越多。小豆倌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照顧它。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還發生了兩件趣事。起初,小豆倌的家是一個大礦泉水瓶,它們剛搬進來,我們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