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盛宴是中國消費者的狂歡節,更是品牌商家的試金石。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
2020年的「雙11」對於有著「國民零食第一股」之稱的三隻松鼠而言,意義非凡。創始人章燎原評價其為「最踏實的雙11」。這份踏實源自於「一次良好的撤退」,不再盲目追求水漲船高的銷售額;更源自於看到「未來新的第一」,多元化品牌戰略初露鋒芒。
踩在網際網路鼓點上迎風生長的三隻松鼠,具備敏銳深刻的洞察力和應時而變的敏捷身手。後流量時代,敏捷的松鼠如何依託「供應鏈」和「品牌」的雙輪驅動,讓千億夢想落地,走出長紅之路?
作為從網際網路賽道切入傳統休閒零食行業的探路者,三隻松鼠一出生就自帶嗅覺敏銳的時代基因,在不斷成長的路徑中,「敏捷」成為其最鮮明的標識和最具潛力的動能。
從品牌戰略上來看,三隻松鼠做過加法,也做過減法,每一步的邁出都演繹著深度洞察後的靈敏應戰。
選準小賽道,創造大空間。2012年,三隻松鼠誕生之初以堅果這一小切口品類入局休閒食品賽場,避開傳統龍頭品牌的鋒芒,發力線上渠道,迅速站穩腳跟。網店上線僅僅2個月,三隻松鼠就成為天貓商城堅果零食品類銷售冠軍。當年雙11,訂單量超過10萬,創下766萬元的銷售額。
伴隨著品牌認知度的不斷提升,三隻松鼠決定做加法,借力既有的品牌熱度,延伸性拓展零食品類。2014年之後,三隻松鼠已轉型成為全品類零食品牌。堅果、果乾、烘焙、肉食多個戰場同時發力,所向披靡,包攬各品類銷售第一桂冠,也因此被業界冠名「品類殺手」。
經歷8年的高速增長,三隻松鼠一路奔跑,成為中國休閒零食領域首家年成交額破百億元的企業。站在百億體量的新路口,何去何從?三隻松鼠給出的答案是「一減一加」。
「一減」是指動態縮減一半的SKU,實現從全品類回歸「堅果果乾+精選零食」的戰略轉身。這一戰略被形象地稱為「減脂增肌」瘦身計劃,深耕優勢賽道,主攻堅果,做大單品,將最優的資源向最具價值的領域匯集,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全力以赴做好「1米寬1000米深」的事。
「一加」則是開啟多品牌協同時代。著眼於未來布局,三隻松鼠再次高標準切入嶄新的細分賽道,立足為每一個家庭提供食品消費全場景解決方案的願景目標,新增四大子品牌: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鐵功基、喜小雀,分別定位為新一代網際網路嬰童食品專業品牌、網際網路方便速食品牌、網際網路國貨寵糧品牌、網際網路喜禮品牌。
這「一減一加」同樣源於三隻松鼠敏銳的時代洞察力。一方面,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消減,過多的品類帶來力量攤薄的負面效應,必須摒棄對過去流量時代的路徑依賴,提升公司整體的運作效益。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健康化、個性化、便捷化的需求進一步凸顯,而短視頻時代的來臨讓品宣和銷售得以同步,這是新品牌推出的絕佳時機。不難發現,長大後的松鼠依然「身手敏捷」。
從渠道布局來看,三隻松鼠亦展露著它因時而謀,相機而動的敏捷轉身。
誕生之初,三隻松鼠直接入局線上賽道,精準搶抓網際網路電商發展紅利期的機遇,被視為成功的最大經驗。然而,隨著紅利期的漸行漸遠,電商平臺的成本不斷抬高,直接蠶食著企業盈利。數據顯示,2019年三隻松鼠的平臺服務及推廣費佔銷售費用的比例高達28.74%。因而,體量不斷增加的三隻松鼠在營收直線上升的背景下,淨利潤增長卻陷入停滯。
與此同時,新零售時代重新定義著線上和線下的互動銷售關係,線下渠道的場景化消費在無限接近和觸達消費者這一點上具有無可替代的時間和空間優勢。
線上成本高企的倒逼和尋求增量空間的訴求,共同促成三隻松鼠的全渠道布局。2016年,三隻松鼠在出生地蕪湖布局首家線下投食店,4年之後,785家松鼠聯盟小店,164家直營店,合計近千家線下零售店覆蓋全國20餘省份。
今年的雙11戰報顯示,三隻松鼠在九大線上渠道保持全線第一的同時,線下板塊也強勁發力,累計銷售超5400萬元。
在變局中開新局,於艱難處覓新機。無論是品牌戰略,還是渠道布局,敏捷的松鼠都以快速的反應適應著時代的脈搏跳動,這或許就是最關鍵的「長紅」密鑰。
當然,「長紅」之路能走多遠,產品至關重要。無論消費趨勢如何變化,產品為王都是食品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
10月14日,首屆中國堅果零食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有專家提出休閒食品行業需要解決的兩大關鍵問題,其一是作為產業基礎的食品安全,其二是同質化競爭背後的創新不足。這兩點劍指的恰是三隻松鼠不斷加固的供應鏈之輪,其關鍵的著力之處正是嚴把質量關和發掘創新力。
作為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三隻松鼠成立之初採用的是代工模式。這種模式契合網際網路思維,充分利用既有生產資源,搭建起供應鏈平臺,連結消費需求和產品生產。一方面避免了產線重資產投入,另一方面靈活性強,試錯成本低。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定義」零食產業鏈的模式,讓三隻松鼠得以輕裝上陣,為令人驚奇的松鼠速度提供了強力支撐。
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控隱患。尤其是當三隻松鼠逐漸發展壯大後,傳統供應鏈模式亟待轉型升級。
早在2015年,三隻松鼠就建設了中央品控雲平臺。通過數位技術,雲平臺可以第一時間抓取和分析松鼠產品好評率、合作夥伴質量指數、物流配送質量指數、主人差評解決率等數據信息,通過消費者反饋的數據,倒逼供應鏈的質量控制和生產改善,推動全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個供應鏈的質量效率、體驗效率、成本效率得到進一步改善和提高。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徽商論壇上,章燎原直言,三隻松鼠早已不僅是電商品牌,正加快從電商品牌向數位化供應鏈平臺企業的轉型。
從鬆散到緊密,三隻松鼠正在加緊構建更加健康可控的供應鏈生態體系。2019年,「大聯盟戰略」被提出,章燎原表示,「三隻松鼠正在對供應鏈系統進行升級,並聯合合作夥伴共建『聯盟工廠』,未來甚至會參股部分工廠,讓零售、製造一體化。」在他看來,未來的三隻松鼠還有更大的夢想,以柔性供應鏈推動新製造,引領新消費。
實際上,松鼠的夢想在新品牌之一「喜小雀」上已初顯端倪。喜禮行業有兩大痛點,即多產品組合背後的整合能力不足和個性化定製需求的難以滿足。這兩者都與供應鏈息息相關。三隻松鼠不斷加固的供應鏈之輪,恰好為此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站在三隻松鼠肩膀上的新品牌,由此直接進入VIP通道。數據顯示,「喜小雀」上線兩個多月拿下喜糖喜餅行業第一,客單價超8000元。
當然,產品為王的源頭活水還在於創新能力的不斷積蓄。「Haw滋味」「魚香家書」「打鳴米糊&打鳴米糕」這些創意十足的作品在第二屆「三隻松鼠杯」休閒食品創新大賽中脫穎而出。與此次創新大賽決賽同期舉辦的首屆中國堅果零食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中國堅果零食營養健康創新中心成立。實際上,無論是數字賦能供應鏈創新,還是搭建實體的創新平臺,三隻松鼠一直在竭力營造上下遊創新好生態,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長足發展。
「雙輪驅動,循環發展。」這是松鼠老爹為三隻松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出的八字方針。所謂雙輪驅動,其一是「以產品為核心驅動的供應鏈之輪」,其二則是「以用戶和人群運營為中心驅動品牌之輪」。
打造獨特的品牌IP,讓品牌變得有溫度。一直以來,成功的品牌運營之道被視為三隻松鼠得以殺出重圍,在風口起飛的高級打法。成立初期,以「萌文化」直戳消費者興奮點的三隻松鼠憑藉趣味新潮的設計和超預期的服務體驗,主動建立起與消費者的「強聯繫」,也在這個過程中築高品牌壁壘。
兩個被奉為經典的細節,成為打造品牌護城河的絕佳註腳。一是三隻松鼠客服對客戶的稱呼,在一眾「親」的呼聲中,「主人」這一別出心裁的稱謂既與品牌形象高度契合,又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提高了辨識度。二是隨產品附贈的果殼袋、溼紙巾和小工具等,以超預期的極致服務體驗,搭建起貼心的情感紐帶,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
當下,三隻松鼠決定開啟食品界的「寶潔時代」,推動多元化品牌的協同共進。章燎原表示,這是一個從0到1變得更加簡單的時代,新品牌的創立門檻降低。品牌IP化的效應,在如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得到進一步放大。在章燎原看來,過去是酒香怕巷子深,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空距離消弭,營銷場景極大豐富,巷子已不存在,產品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變量。IP營銷正是以富有人性化的形式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從而吸引消費者興趣點和注意力,精準觸達客戶,達成銷售目的,這就是所謂的「品銷合一」。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視頻成為主要傳播媒介,包含了數倍於圖文時代的內容信息,這讓IP營銷大有可為。三隻松鼠也開始擁抱「新營銷」,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工具擴大引流入口,構建新的銷售渠道。目前,公司品牌已覆蓋小紅書、快手、抖音、B站等幾乎所有主流平臺。
此外,三隻松鼠在新品牌的運營上延續著打造極致服務體驗的成功經驗。以主攻嬰幼板塊的新生品牌小鹿藍藍為例,其將「主人式」客服文化進一步傳承發揚,貼心地為新生代家長提供註冊育嬰師、營養師的專業諮詢服務,還為消費者提供「帶娃寶」體驗包,增送體驗品。這種高標準切入細分賽道的方式,如三隻松鼠創立初期如出一轍,某種意義上說,種種提高品牌壁壘的動作正是在複製其入局即領跑的創業之路。
從雙11戰績來看,新品牌的成績單可圈可點。成立5個月的小鹿藍藍,雙11取得1811萬的銷售額,佔據嬰幼食品賽道首位。這一成績與當年三隻松鼠首戰雙11相比,已然將標杆提升1.3倍。
由此,我們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章燎原的「踏實」,雙11之夜,他在社交平臺上發聲,「我們的激動在於看到了未來新的第一」。敏捷的松鼠,正試圖走出過往的光環,在與時代共振的頻率中,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長紅」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