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結婚組建家庭的時候,初心都是一致的奔向美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初衷背離,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第一個違背責任,傷害另一半的人。
1.以牙還牙
我憑什麼要吃虧?就像小孩子被人推了一把,他很想找機會推回去;
就像別人罵了你,你也很想罵回去。
這種不願意被傷害的心理是與生俱來的。
婚姻裡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方背叛了自己,自己不甘心,進而萌生強烈的作對心理,讓對方換位承受和自己一樣的痛苦,來安慰傷痕累累的心。
2.維持現狀
這是一種矛盾心理,選擇原諒的話心裡的那道坎過不去,堵得慌;
選擇離婚又不甘心,自己將一輩子的砝碼都經營進去,尤其孩子的成長不能受到影響。
這種矛盾心理會讓你一直糾結,時間久了,很多人還會患上抑鬱症,後果不堪設想。
3.極端行為
這種少見也不可取,很多人尤其女性在遭受出軌後,心裡受到極大的打擊和落差,不能接受。
愛一個人多深,受到傷害時會有多恨對方。
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最不值得的行徑,能有解脫性命的魄力,何不走出迷障活出更好的人生?
人在第一時間發現另一半出軌,第一反應一定是崩潰的,無論表面上多麼冷靜,多麼淡定,內心一定會像爆破的大樓一樣,頃刻倒塌。
說一下我曾經接手過的案例中的主人公:
小曼,28歲,剛結婚兩年。
小曼性格比較內向安靜,喜歡追韓劇,有一顆浪漫的少女心。
而她老公屬於好動活潑的類型,經常會和朋友聚會玩樂。甜膩期還沒多久,小曼發現朝夕相處的老公竟然偷偷摸摸的出軌了,這個偷情對象正是在一次聚會中遇到的。
小曼和老公發生了劇烈爭吵,一向溫柔的她變得異常果斷強悍,先去小三單位當面痛罵小三,產生肢體衝突。
接著她立馬辦理了離婚證,給丈夫沒留一絲解釋機會,她向雙方父母編輯了長長的簡訊解釋了事情來龍去脈後,將她老公和其相關的人全部拉黑。
事情到這裡好像結束了,可小曼找到我時狀態並不好。
她說她長期失眠,抑鬱,暴瘦,她並沒有放下,還等著對方來認錯。
但到現在為止離婚了三個月多了她老公一直沒有找她,她開始變得暴躁,絕望,異常痛苦,她在痛斥老公的渣和無情中,期待著他的挽回。
我問小曼,你既然還愛著他,為什麼在發洩完後不給他一個機會呢?小曼的回答是自己控制不了情緒,我知道他出軌的瞬間我已經情緒失控了,只想報復,而且出軌這是原則性問題我無法原諒他!
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做出不同選擇,和大腦區域-額葉皮質紋狀體網狀系統密切相關,它具有選擇功能主要是基於過往的經驗,和對自己有利的「獎勵」,比如美食=好吃,肥胖=有害。
這樣看來,小曼的選擇也是合理的嗎?
很顯然不是,小曼後面心情抑鬱,煩惱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人們除了精密的大腦會根據合理的推算做出最佳反應外, 還要依賴於複雜的內心。
當危險過去後,心的訴求浮出潛意識,心會面對這些傷痛,心也需要接受、放下並獲得自由小曼的傷痛不會因為遺忘而消失,它會一直存在,直到被解決。
一次創傷修複課程裡,我引導小曼閉上雙眼,想像自己正在穿越一個時光隧道,然後到了未來某個場景,場景裡有兩個白髮蒼蒼彼此陪伴的老人,其中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誰的臉?小曼沉默了一會後回答是她前夫。
當你結婚後發現另一半出軌了,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時,先別著急做決定,不要輕易斷舍離,你應該停下腳步,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