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臉譜上的「海灘貨幣」圖片及小琉球遊客在展示「海灘貨幣」。
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和遊客一起響應低碳環保活動。
只要在海灘邊散步邊撿拾垃圾,就能換取「海灘貨幣」當錢花?沒錯,這樣「划算」的創意活動,在臺灣屏東小琉球真的存在,而且已經推出近半年啦,參與人數一天比一天多。
近年,小琉球成為觀賞海龜的勝地,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遊客,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垃圾。為了應對旅客暴增帶來的生態傷害,一群返鄉創業打拼的小琉球年輕人開始在各店家推廣環保餐具、重複性使用吸管以及永續海鮮食材等理念,力求給海龜良好的生態環境,最新的創意是這個「海灘貨幣」計劃。
「你撿垃圾我給優惠,期盼給海龜乾淨的家!」活動發起人是專門推廣海洋保護的「海湧工作室」負責人郭芙。她介紹,最初的兌換規則是撿2公斤垃圾換1枚「海灘貨幣」,憑幣消費可以在當地90多家商家享受幾十元新臺幣至幾百元新臺幣不等的優惠。7月活動推出後發現,「海灘貨幣」太火爆啦,獨特、可愛、罕見,大家都在比誰撿得多,從50枚增至60枚還是不夠發,所以後來調整為以撿拾的垃圾量排定順序,每人限領1枚。限量發行的用意,就是讓持幣人更加珍惜這份「以行動愛地球」的獎勵,進而帶動周邊親朋好友加入環保隊伍。
在郭芙的臉譜(Facebook)帳號下,美輪美奐的「海灘貨幣」圖片十分亮眼。藍色綠色的碎酒瓶玻璃,被畫上一隻只海龜,襯上小琉球的海洋風景,「這些海龜全是當地藝術家林佩瑜畫的,碎玻璃全是她自己去沙灘上撿來的。」屏東大鵬灣風景管理處的負責人如是介紹。
「淨化沙灘只是治標,垃圾減量才是我們最想做的事。」林佩瑜說,「海灘貨幣」活動的真正目的是讓垃圾減量形成風氣。如果每個到小琉球的人能少用一根吸管、少拿一個塑膠袋,改變就會很大。
據臺灣媒體報導,小琉球是全球海龜密度最高的島嶼。僅12平方公裡大的土地,就有163隻海龜棲息,相當於平均每1公裡有13隻以上的海龜。而每1000隻小海龜中,只有一隻可以長成成年龜,由此可見,要獲得「海龜之島」之名,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保護才行。
因此,「海湧工作室」在每次活動推廣之前,都要花上半小時給遊客講解環保知識,「想保護這座小島,不只靠小琉球的『海歸』青年,憑旅客們的力量也可以做到。」
在小琉球年輕人的帶動下,臺灣屏東縣恆春鎮的民間業者也開始發行「海灘貨幣」。「小琉球發行『海灘貨幣』引發話題,給了我們靈感。」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福生說,恆春半島是南臺灣旅遊勝地,垃圾問題伴之而來。上月舉辦「淨灘活動」時,他們便推出聯盟專屬的「海灘貨幣」,材質選用有「生態殺手」惡名的外來入侵物種銀合歡,在喚起重視美麗沙灘被人為垃圾汙染外,也思考外來物種入侵危害環境生態議題。當地知名飯店業者均樂於響應,提供不同程度的消費優惠。
(責編:王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