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青島四方所:承載中國鐵路創新夢想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在鐵路行業,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四方所」)蜚聲遐邇。因為國內每列疾駛的高鐵動車上,都裝備著這家企業的數十項核心產品,有著這家企業的多項先進技術支撐。四方所的科技創新之路也折射出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的崛起與發展。

  從開拓者到引領者

  成立於1959年的四方所,始終與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同步,承載著中國鐵道車輛和軌道交通技術研發的時代使命,堪稱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引擎。

  為建設新中國鐵路事業,鐵道部四方車輛研究所於1959年應運而生,重點從事鐵道車輛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從海外留學歸來的數十名莘莘學子、國內重點院校的優秀師生以及鐵路系統專家學者匯聚青島,成為我國第一批鐵道車輛事業的開拓者。

  推動行業技術發展的責任和使命感,激勵著四方所迅速建成了試驗試製車間、熱工試驗室、制動試驗臺、動力學車試驗檢測平臺等多項國內首屈一指的核心實驗設施,完成了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研發試驗和北京首輛國產地鐵車輛設計與核心產品研製。

  圍繞鐵道車輛快速發展之需,四方所加快科研與產品開發製造,取得數百項科技成果。特別是近年來,四方所把對鐵道車輛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技術服務,嫁接、拓展到城軌地鐵領域,奠定了在國內技術和市場的領先地位。

  2011年以來,四方所自主創新電氣系統、減振系統、鉤緩系統、網絡系統,成功裝備多條高鐵線路,完成中國標準動車組關鍵系統技術的多項自主創新。

  2016年前後,四方所實施城軌列車牽引、制動與網絡控制一體化解決方案,是國內首家三大系統整體化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多項核心技術系統與產品助力復興號……

  迄今,四方所已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國家、部委和省市級科技進步獎近200項,擁有授權專利490件,其中授權國外發明52件。

  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並舉

  2000年,四方所全面轉企改制,走向市場。

  由研究試驗院所改為科研和企業的雙重屬性,四方所既要為行業發展開展前瞻性、基礎性技術研究,又要將技術成果快速轉化,服務於用戶和市場。為了完成這個歷史性轉變,四方所在業內率先引入戰略管理,確定了「技術研發與技術產業化並舉」,堅持研究所的行業服務與高科技企業定位的雙重屬性。

  2005年,青藏鐵路全線鋪軌完成。作為鐵路電氣技術的標準制定與技術統型單位,四方所承擔了青藏列車全套電氣技術與設備方案的研製任務。為解決高海拔低溫供氧和風沙問題,四方所組織技術專家和試驗人員,通過科技攻關,用彌散式和集中式兩種供氧方案,解決了高海拔電氣和供氧的世界性難題。

  青藏列車開通幾個月後,車上某國際品牌的空氣彈簧先後出現多起膠囊爆裂的故障,嚴重影響車輛運行安全。四方所研製國產設備替代,從規劃設計、工藝改進到現場實施,實現了國產設備的替代裝用,性能超越原有國外產品。

  在青藏列車製造運營、鐵路系統6次大提速中,四方所的多項技術和產品脫穎而出。「站在用戶角度開展技術創新,全力解決用戶問題,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這才能樹立我們在業內的技術優勢和權威地位,也是四方所的責任和使命。」四方所董事長、黨委書記孔軍說。

  目前,四方所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內軌道交通關鍵系統與設備研發製造基地,是軌道交通高端產業鏈重要一極。

  著眼建設高科技國際化公司

  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是四方所後續發展的生命線。四方所聚焦核心系統自主研發與融合,聚焦大數據服務、一體化仿真、智能化製造,通過數位化、信息化發展,加速建設高科技國際化公司。

  孔軍認為,企業多元化的目的,不僅是簡單的市場擴容,而是把行業技術的未來發展同企業自身的技術資源與條件相結合,為未來企業發展儲備支撐。四方所將多元業務定位於新興產業,聚焦節能技術,通過資本手段,開拓其他新興領域,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技術與產品。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四方所緊跟中國中車集團國際化戰略,堅持自主創新與吸收並蓄相結合,與世界軌道車輛先進位造企業合作共贏,致力於將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技術,運用到中國的軌道交通領域。目前,四方所已成為阿爾斯通、龐巴迪、塔爾格等國際軌道交通領域頂級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產品相繼出口到歐洲高端市場。

  為了建設國際化科技企業集團,四方所去年設立了歐洲倉儲中心,全力建設歐洲研發中心,將先進、質優的技術產品,通過跟隨出口與直接出口相結合,出口到多個國家與地區。通過技術、人才、產品、服務、標準、品牌等全方位與世界對接,逐步實現拓展海外市場的全球化布局。

  今年9月,「清華大學-中國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智能裝備工業物聯網聯合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自此,清華大學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系統可靠性保障等方面研究成果,將與四方所的科研產業相結合,推動軌道交通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四方所在科技創新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中車日:看青島四方所的智質融合與發展
    當高鐵列車在祖國大地的縱橫阡陌中行駛,在大漠孤煙和北方霜雪中飛馳,許多人知道其中的多項先技術和設備,誕生於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 從十多年前我國第一條時速350公裡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到近年來我國自主研製的「復興號」奔馳廣袤大地,中國高鐵已經「飛」了起來,而中車四方所正是其縮影寫照。  四方所與新中國的鐵路和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同步。1959年原鐵道部成立四方車輛研究所,重點從事鐵道車輛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來自全國的技術精英、重點院校優秀師生和海外學子,組成全國唯一的軌道車輛專業研究所。
  • 視頻︱科技創新引領城市更新 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啟動
    中國中車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樓齊良表示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建設啟動,是全面推進青島「上合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深化央地合作的重大項目,標誌著中國中車和青島市共同打造「軌道交通裝備千億級產業鏈」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四方機車廠參與和見證了青島由一個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和變遷。
  • 打造連結全球資源的科技創新引領新城 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今日啟動
    中國中車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樓齊良,中國中車公司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梁軍,中國中車戰略規劃與投資中心副主任曹衛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學華,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蘭玉貞,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譚沐,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孔軍,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邢曉東,中車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 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開工 計劃投資200億元打造中國北方濱海科創城
    中國中車將繼續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全力支持「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建設。希望中車四方股份、中車四方所公司「打造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走出去』,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領軍企業,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領頭羊』使命」;也希望中車科技園以「立足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傳播新文化,營造新生態」為目標,全力做好「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建設。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2020春季校園招聘公告
    一、公司簡介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所」)始建於1959年,隸屬於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歷經60年的改革創新與快速發展,中車四方所實施「技術研發與技術產業化發展並舉」的發展戰略,重點發展軌道車輛電氣、減振、鉤緩、制動、新產業等核心業務。
  • 百年四方老廠煥發新生,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今日啟動
    中國中車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樓齊良,中車集團公司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梁軍,戰略規劃與投資中心副主任曹衛東,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學華,中車四方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蘭玉貞,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譚沐,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孔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邢曉東,中車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宮良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謝傳軍,青島市副市長張軍
  • 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並舉 中車四方所成高鐵裝備製造「擔當」
    從十多年前我國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到近年來我國自主研製的「復興號」奔馳在廣袤大地,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下稱「四方所」)的數十項核心技術與產品立下汗馬功勞。  四方所與中國的鐵路和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同步。
  • 莫帝斯中標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數百萬元燃燒測試系統...
    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所」),隸屬於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是軌道交通行業車輛專業研究所,是軌道車輛關鍵系統技術和產品的重要供應商。四方所實施「技術研發和技術產業化發展並舉」的發展戰略,重點發展軌道車輛電氣、減振、鉤緩、制動、工程裝備核心產業以及、基礎技術研究與行業技術支持等業務。在鐵路裝備現代化進程中,四方所積極參與高速動車組關鍵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核心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中國軌道車輛行業高端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校園招聘(119)
    一、公司簡介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所」)始建於1959年,隸屬於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歷經50多年的改革創新與快速發展,四方所已從一家單一從事鐵道車輛研究的國家科研院所逐漸轉變為核心技術突出、專業化製造能力先進、產品競爭力強、管理現代化的企業集團,下轄青島思銳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機輛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和重慶中車四方所智能裝備技術有限公司、重慶中車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兩家控股子公司,並分別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法國法維萊公司、波蘭卡瑪克斯公司、中鐵檢驗認證中心合作在青島成立四家合資企業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入圍2020...
    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所」)是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於1959年的四方所。2000年,四方所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研型企業;2002年,確定了技術研發與技術產業化發展並舉的發展戰略,重點發展軌道車輛電氣、減振、鉤緩、制動四項產業和研究試驗及技術服務業務;2007年,四方所整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 百年廠房迎來蝶變 老城展露「新顏」 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啟動 打造...
    11月18日,「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開工儀式在市北區杭州路16號舉行。四方機車廠參與和見證了青島由一個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如今,在中國中車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對百年老廠區進行更新改造,是青島老城復興與城市更新轉型之路上的成功探索。
  • 總投資200億元的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昨...
    據悉,計劃到2023年,中車四方所「一總部四中心」將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預計實現年產值200億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2萬個。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效果圖。記者了解到,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是中國中車響應國家在青島建設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戰略部署,落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和青島市「十五個攻勢」工作要求的重點項目,是青島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 老四方機廠「變身」中車四方智匯港,住宅、商場、學校、公園等配套...
    新中國第一臺國產蒸汽機車、首輛國產YW21型硬席臥車和50噸C50型敞車、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 由於產業發展需要,四方機車廠已遷址。 一總部即四方所,將導入四大核心產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材料、人工智慧、軟體與信息服務、節能環保等國家高精尖行業。 四中心即建設世界一流的中車四方所基礎技術研發中心、產業孵化中心、高端智能製造中心,行業檢測認證中心。
  • 中車四方所:掌握高鐵核心機電智能製造技術
    中車四方所掌握高鐵核心機電智能製造技術   15日,中車四方所於2017年獲批承擔的工信部智能製造項目——「高鐵核心機電系統產品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順利通過工信部智能製造專項組評審驗收。   智能設計方面,中車四方所通過打通不同設備、系統間的信息交互,搭建起了與智能製造相適應的智能工廠總體設計,並通過產品數位化三維設計與仿真驗證、裝配仿真、加工仿真,實現產品設計到加工裝配過程的縱向延伸關聯。
  • 助力「一帶一路」國家鐵路運輸!中車四方所制動控制系統出口...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0日訊 近日,裝用中車四方所E.331型機車制動控制系統的CEA3型機車啟程發往烏茲別克斯坦。該型機車裝用的制動控制系統是中車四方所JZ-8及CAB-B型機車制動系統之後又一力作,產品符合獨立國協國家相關標準,是中車四方所出口「一帶一路」沿線獨立國協國家的定製化制動系統「拳頭產品」。該型制動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由電氣控制與機械控制兩部分組成,具備動力制動、自動空氣制動、單獨制動、緊急制動、後備制動、停放制動控制、無火回送等功能。
  • 為中國中車集團重慶中車四方所進行甲醛治理,允善環保在行動
    今日(2020年11月30日),重慶允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受重慶中車四方所智能裝備技術有限公司邀請,為中車四方所集團辦公場地進行全面的甲醛檢測, 為其辦公單位進行了室內裝修汙染治理進行測量。下面,一起來看看現場圖吧。
  • 中車四方所與歐洲重要主機廠籤約
    日前,中車四方所在西班牙馬德裡與PATENTES TALGO S.L.(下稱Talgo)公司正式籤署了F070動車組信息娛樂系統批量訂單,合同金額約6000萬元。
  •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誠信四方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誠信四方」是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企業精神,更是鐫刻進每一位四方人心中的行動準則。 對於牽繫大眾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誠信就是踏踏實實把每一項細節做好。
  • 書軌道交通新材料情 品32載致學芬芳——訪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所)坐落在青島市北區和城陽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四研產業園,是我國軌道交通關鍵系統和關鍵部件的研發生產樞紐基地之一。
  • 18種機車述說中國鐵路提速史!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東風系列內燃機車,基本上都是以 DF4型機車作為平臺而設計製造的,可見 DF4 型內燃機車在中國鐵路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北京號」內燃機車1975年 設計速度:120km/h北京型內燃機車是北京二七機車工廠1970年開始試製,1975年批量生產的四軸液力傳動幹線客運內燃機 北京單節型內燃機車(現在中國鐵道博物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