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親生的!」孩子鬧脾氣,父母如何從不淡定到淡定?

2021-01-10 好爸媽在線

百家號:「好爸媽在線」,第一時間學習好爸媽乾貨,成為更好的爸媽!

媽媽生氣又無奈地說:「親生的,親生的!」爸爸卻淡定地說:「這不是親生的!」什麼?

一、孩子鬧脾氣,如何從不淡定到淡定?

朋友說,這一年多來看到你寫的幾篇關於親子情緒管理的文章都很受益,你怎麼能一直這麼淡定呢?

聽到「淡定」這個詞,我噗嗤地笑了出來。

因為曾幾何時我也很不淡定,尤其在公眾場合遇到孩子發脾氣、跟我哭鬧爭吵,我就立刻像貓豎起尾巴一樣警覺,擔心影響他人或被人指指點點「怎麼孩子這麼沒教養」。

還記得有一次在壓力下,引發我從低吼直到厲聲喝止,最後無地自容般地掩面而去。

在娃鬧脾氣,搞到大人沒轍的時候,有人提供過一個法子,讓你安慰自己「娃是親生的,誰叫娃是親生的呢!」以此來幫助父母接納熊孩子。

但你知道嗎,我從不淡定到淡定,不僅是學了正面管教有方法了,還是因為爸爸的一句話「這不是親生的」,讓我醍醐灌頂,實現了心態上的轉折!

有一次,我們和幾家好友帶小朋友出來聚會玩耍。

四個男孩子很快湊成一堆瘋玩起來,用餐廳裡的橋牌聯手搭建一個城堡。

就在快完工的時候,不知道是誰不小心弄倒了一塊接著整體坍塌,眼看快要建成的大作毀於一旦,四個孩子都尖叫哭喊起來,鬧得餐廳以為發生什麼大事。

我連忙拉著自己孩子到一旁勸慰,他不聽一定要找到「兇手」,哭著一定要做好這個城堡。

我安慰勸說幾番無效,尖叫繼續……我也來氣了,連忙把他抱出去冷靜教育,讓爸爸陪他待著著安靜了再回來。

當爸爸帶著孩子進來的時候,饒有興味地看著我,此時我正在給另一個抽泣著的小弟弟疏導不甘心。

我柔聲安慰鼓勵到:「阿姨看到剛才你們能把所有棋牌都用上,砌得很有創意,一起玩得很開心,倒了真的挺可惜,是我也會難過,不過你看又有機會重建新的,也許還有……」

我兒子聽了我的話,「哼」了一聲氣鼓鼓坐回位置。

那天晚上,我家爸爸就說了這句名言:「當孩子開始惹你生氣時,你把他當作朋友家的小弟弟,你會怎麼說呢?如果當時你也那樣對他說,效果有什麼不同?」

我們呀,要有「這不是親生的」心態。

他兩個問題帶出來的反觀,讓我看見了自己的分別心:對待自己的孩子,在外人面前往往容易急躁,擔心面子掛不住,失去了平和與耐性。

二、「這是親生的」真的有用嗎?

父母失去平和,反而常常因為一時間靠說服自己「親生的、親生的」壓下怒火。

如果你也曾經說過這句話,回想一下當時你內心真實的感受會是怎麼樣的呢?

「這是親生的」這句話,也許會產生兩方面作用:

一是升起父母的責任感,要為孩子的表現負責,於是轉化成父母自身壓力,卻失去對孩子的有效引導;

二是提升父母的包容度,無論如何也要包容孩子,誰叫是自己親生的呢,由此更能接納孩子的行為,然而孩子學會了更好的做法嗎?

兩個作用看似一時讓火降下來,但這句話說多了,反而成了「紙老虎」,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於是,才有了這樣一些家長的真實反應:

可見「這是親生的」能掩蓋一時矛盾,卻顯現出家長束手無策的無奈之舉,也有人說是為了保命,至少不會被孩子氣得心臟病發。

因此這句話在吐槽輔導作業的文章、帖子上是高頻詞彙,卻透著一股淡淡的「被迫感」,很可能會有一天火山爆發,引起更激烈的親子衝突。

三、「這不是親生的」帶來的淡定睿智

在遇到孩子行為引起我們的一些負面感受的時候,無論是生氣、鬱悶、無奈、尷尬,乃至孩子報復、自暴自棄帶來的傷心、難過、無助。

此時,如果我們能夠跳出父母「愛之深,責之切」的身份限制,跟自己說一句:「如果這是朋友的孩子,我可以怎麼幫助他?」

然後再帶著一種既關心卻不著急、不緊張的心態,才能更容易真正以理性、包容、接納的態度去理解和引導孩子。

因為這時,父母就能放下「我要對孩子的行為負責、我必須教他……」的壓力和思維局限,避免一旦孩子不聽教育勸導。

一旦孩子的做法不符合家長的期望,就會引發「孩子不聽話」「孩子這樣做太糟糕」等等負面想法引發的怒火,掐滅導致親子衝突的導火索。

給自己一句「這不是親生的,怎麼做有用?」的提示,保持理智在線,更容易看清楚當時發生了什麼。

不急於評判和糾正孩子的言行,才能傾聽在孩子的視角裡,發生了什麼事情,此刻他有怎樣的心情……

一旦有過一兩次這樣「發現真相」的經驗,會擴大家長的接納區;帶著好奇心的探索,會讓家長發現先入為主也許並非事實。

比如,孩子打爛一桌雞蛋,不是因為頑皮,而是希望向媽媽學習做蛋糕;

孩子偷聽父母說話不是不尊重,而是擔心父母吵架,希望父母和睦;

孩子拿了隔壁家小朋友的東西,不是頑皮或偷竊,而是希望幫朋友實現一個願望……

總而言之,一旦不過於緊張擔憂,關心、幫助和探索孩子的心態會更有助於平等、平和的親子溝通,更能帶來共同解決問題的契機。

「哦,原來寶貝是希望學媽媽那樣做蛋糕,那媽媽教你怎麼敲雞蛋不灑好不好?」

「孩子,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擔憂,我希望今後你可以直接來跟爸媽聊,不需要偷聽哦。」

「孩子,你希望幫助朋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要跟朋友商量,你打算怎麼跟他說呢?」

當我們能夠退後一步,跳出父母固有的反應模式。即使孩子做出讓你惱火的行為,你仍可以戲謔一句 「不是親生的」提醒自己。

讓注意力轉向:我怎麼幫助孩子平復情緒、解決問題?

一念之轉,便海闊天空。

本文出處為「好爸媽在線」,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作者:陳雪瑩

註: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刪。轉載文章時請勿修改內容,侵權自負

相關焦點

  •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3招就能搞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潑陽光或者乖巧懂事。但是不管孩子性格如何,他們都會鬧脾氣,甚至有的孩子還當眾哭鬧,讓父母很難堪。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父母的這些做法是錯誤的:①責罵孩子孩子發脾氣了,父母不停地責罵他們,會傷害到孩子的感情。
  • 自己合法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找上門要求認領回孩子,你會放手嗎
    丈夫帶不了,又送給工友,工友不會養,孩子哭鬧,又送給另一家扶養。最後接手這家,登報公示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沒有找到,才到了民政部門辦理了收養手續,自此,這個孩子才算安頓下來,孩子如今14歲了。經過多方打聽,朱女士找到了養母,這個善良的養母竟然答應給她以親戚的名義老遠看看孩子,不能說明,要等孩子成年以後再說。養母本來是想著,孩子多一個人愛,很完美。
  • 萌娃趴地大哭,父母淡定抱手圍觀,寶寶:你們這樣我很尷尬
    但孩子的父母非但沒有上前哄她,反而一個賽一個地淡定,擺出了同款「圍觀姿勢」,抱著手臂淡定地圍觀自家娃的「表演」。這大概就是現實中的「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吧。」對此,不少網友的評論也很有趣:寶寶:你們這樣我很尷尬。哼,小樣,你這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 人到中年,我發現,能稱得上淡定從容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三種特徵
    作者:一勺美文人生在世,從來都不是以單個形式存在的,必然有父母,必然有親人,也必然有朋友,或者說,都曾經有過。對於朋友,人生每個階段的理解都不相同。人到中年,心境往往很薄情。當然,這裡的薄情並不是貶義詞,而是看得多了,經歷得多了,對於人生以及生活的一種感悟。生命苦短,自己那些繁雜的事都似亂麻一樣理不清頭緒,實在沒必要為一些其他的事費心了。淡定、從容,這是一個中年人所應有的態度。
  • 如何應對小孩子鬧脾氣
    但是,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大部分小孩子鬧脾氣並不是頑皮,或為了指使別人。他們生氣、大哭大鬧只不過是找不到詞來表達自己到底怎麼了。所以,作為家長的你必須保持冷靜,學會找出真正令他困擾的問題,才能迅速、有效地處理這一情況。1、好好談一談,保持冷靜,才能妥善應對小孩子鬧脾氣。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家長對鬧脾氣的孩子發脾氣。
  • 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的7個年頭,明白這些事,淡定當媽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年頭當媽是非常難的,特別是在孩子進入叛逆期時,在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做好,可能會導致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也很容易著急上火。因此要了解清楚孩子進入叛逆期裡面7個年頭的一些事情,掌握了這些事情之後,才能淡定當媽。
  •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脾氣,試試「三不」原則
    每個當媽的人都遇到過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脾氣的情況。有的孩子哄一下就好,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哄不住,即使你試圖用命令、吼叫、體罰或者威脅等方式想要孩子立即安靜下來,結果都是——孩子變本加厲地鬧。似乎越小的孩子越是這樣。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哭鬧?父母又該怎麼做呢?
  •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Get到這四點,幫你從焦慮無助走向淡定從容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世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著適合孩子的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很快到了"青春期","青春期"又名"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叛逆到極致,往往讓家長頭疼不已
  • 期末測試 家長不淡定帶翻娃 一些孩子因為害怕考砸,考前緊張到肚子疼
    期末測試 家長不淡定帶翻娃一些孩子因為害怕考砸,考前緊張到肚子疼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本周是新年後的第一周,不過對於中小學生而言這一周不輕鬆,因為從本周開始,蘭州市中小學陸續舉行了期末考試。
  • 淡定酷蓋or土撥鼠尖叫,看《天天向上》高能玩家如何玩VR
    10月27日,玖的「9DVR」「無限騎士」炫酷登陸《天天向上》,與天天兄弟、楊迪、彭昱暢、陳都靈、沈夢辰等嘉賓以及明星父母開啟一場VR潮玩。酷蓋王一博心愛的VR大摩託到底有多酷?究竟是什麼讓明星玩家彭昱暢嚇到變形?
  • 孩子「懶式」造句走紅,老師都挑不出來毛病,爸媽看後卻不淡定
    孩子「懶式」造句走紅,爸媽看後不淡定最近雖然有些學校已經陸陸續續地開學了,但對於小學生們來說,還是繼續在家上網課。上網課自然和在課堂上學習有些不同,對於孩子們的學習狀態,老師也是無法準確掌握,這無疑就給一些「懶孩子」鑽了空子。
  • 學會「淡定從容」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淡定從容不是平庸,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的思想境界,是一種面對事情,進退有據,寵辱不驚,得失無怨從而活的自在的生活態度以前公司有個同事,工作中遇到一點事情就心浮氣躁,心情不好就大發牢騷。又比如大部分父母在教導小孩做作業的時候,都會大發雷霆,不僅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給孩子樹立反面榜樣,同時還把自己氣得不輕。而這些都是面對事情,不能心平氣和,不夠淡定從容的的表現。如果你平時也有這樣的習慣,那麼接下來請繼續看下去。
  • 江西:家長用繩子拴著孩子下井撈雞,被指孩子不是他親生的
    這不,近日在江西撫州發生了一件奇葩的事兒,讓在場的人都不淡定了。一位網友曝光:在撫州某村,村民家養的雞掉進水井淹死了,他就想要把這隻雞給撈起來!這戶人家平日裡,都是靠這口井打水的!因為井口畢竟小,家長就綁著孩子下井,把這隻雞撈出來了。事件中的這位小男孩,大概也就幾歲的樣子,家長用繩子將小孩捆綁好,把他直接放了下去!
  • 人到中年,有這四種修養的人,才會活得淡定從容,你能做到幾個?
    人到中年,能有這四種修養,才會活得淡定從容,你能做到幾個?一 、心寬量大,不小心眼。中國文化向來提倡「寬宏大量」,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小心眼,即心胸狹窄的人是做不到淡定從容的,他們會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別人斤斤計較,最後使得所有人都不快。
  • 面對分手最淡定的星座,不哭不鬧,冷靜得像是處理別人的感情
    因此,面對分手,雙雙會以最淡定的姿態和對方說再見,不會為彼此為難,以後相見或交友,不會將關係鬧得太尷尬。而且,在雙子座的心裡,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不要為分手而哭泣哭泣,也不要為彼此苦苦挽留。
  • 心寬地廣,淡定無敵
    一場大風把屋前樹上的鵲巢吹落到地上,那些用嘴一根根銜來的草棍,瞬間四散落地。我以為,這些鳥鵲會遷徙,會搬家,或者心生火焰,自暴自棄。誰知沒幾天,屋前的樹上又掛起了一個新的鵲巢。母親在院子裡種了幾棵桃樹,當桃花謝了,青桃像指甲般大小的時候,幾個調皮的孩子趁母親忙碌的空當,把青桃揪落一地,連葉子也沒有放過。
  • 「濟源尋子」:孩子跟著親生父母「回家」了,養父母哭成了淚人
    韓平軍和王中豔趕緊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他們跑了幾家大醫院,得到的檢查結果都是一致的:屬於神經性耳聾」。雖然發現自己養了個有缺陷的孩子,但夫妻倆卻沒有因此而嫌棄孩子,他們為孩子取名韓全欣,把他當作親生兒子一樣對待。第二年,韓平軍夫婦生下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可他們依然十分疼愛這個給他們全家帶來希望和歡樂的兒子。
  • 怎麼才能讓一個人淡定從容?
    一個人是否從容淡定,主要還看先天使然。你對照身邊熟悉的人就知道了。 從容淡定,臨危不亂——這些都是要經歷要磨練才會有的。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只有經歷過危機,體會過危險,絕望,感受過回饋和感恩。再遇到一些事情,就能提醒自己冷靜,情況再差也不過如此。
  • 淡定從容的人生誰都羨慕,達到此境界僅僅需要三步,你也可以!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最樂觀幸福的狀態就是淡定從容,因為只要擁有了淡定從容的心態,對於生活本身就會有正確的看法,不會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欲望。對於許多事情也不會苛求,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你的幸福感將大大增強。如何做到淡定的狀態。淡定的人萬事輕鬆,好像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抱怨這時就會顯得多餘。
  • 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從容淡定,這是一種福氣
    升職加薪要快,不然就跳槽;成名要快,不計手段,走一切捷徑……在這種快節奏的氛圍中,浮躁似乎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而從容淡定已經成為一種奢望,一種難以達到的境界。在現代都市競爭的欲望中,能夠從容淡定是一種福氣。從容為何變得艱難?這是因為現在的人都過於看重外在的榮辱得失,內心必然變得浮躁,從而缺乏一顆包容淡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