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農村,沒有電視和移動上網,古人在空閒時候,會聚在村頭談天說地。很多古老相傳的神話和傳說,就是通過這種傳播方式,穿越千百年的時空,傳播至今。當然,和神話、傳說一起傳播到現代的,還有大量的俗語,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古人的俗語,被現代學者視為研究古代社會結構、古代鄉民生活的重要資料和依據。因為俗語的來歷,大多源自古人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且俗語裡有時候還蘊藏著古人的一些價值觀。比如上文提到的這句俗語就是例子。
先說「豬來窮」。在古代,豬的唯一一大用處就是用來食用。不過,並不是古代所有農民都有錢養豬。因為牛馬和豬這種形態較大的動物,需要地主或者富農的財力才能養得起。主要原因在於養大一頭豬,需要源源不斷為豬提供飼料,在古代,農業水平處於低端的情況下,農民的口糧尚且得不到保障,又哪來的糧食養豬?因此,如果農民家裡突然來了一頭豬,則會被視為不吉利的徵兆:因為豬的活動範圍相對有限,走失的豬,多半是附近地主老爺家的。而對於外來的豬,農民也感覺難以處理:趕走吧,萬一豬走失了,被地主訛詐;而留下吧,又會容易被地主有意說成盜竊。因此,家裡來一頭豬,等於來了一個大麻煩。這是「豬來窮」的含義之一。
再說「狗來富」。狗的主要功能是保衛主人的財產。並且狗的食量相對小一些,而且,狗主要認準了你是他的主人,狗就會忠誠於你。因此,古人眼裡狗是一種十分討喜的動物。並且,狗的叫聲是「旺旺」,這種叫聲讓人聯想到興旺。這讓古人感到吉利。因此,古人認為,如果家裡突然來了一隻流浪狗,那麼,是家業將要旺盛的體現。這便是「狗來富」。最末說「貓來頭上頂白布」。在古代中國,貓被視為「極寒」的動物,認為貓可以通靈。甚至很多殭屍傳說裡,都有貓的出現。奇怪的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有人認為貓是魔鬼的使者。可見,東西方文化對貓都有一定的負面評價。所謂「頂白布」,指的是披麻戴孝。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家裡來了貓,那就代表著貓是來弔孝的,是不吉利的現象。有說法認為,古代中國人認為貓不吉利,最初是因為貓喜歡把死老鼠往家裡搬運,讓主人感到這是一種不吉利的行為,久而久之,貓成為一種不吉利的符號。
當然,現代社會的我們只能以娛樂的心態來看待上文提到的這句經驗:因為一個家庭是否富足、是否幸福,和家裡來了什麼動物毫無關聯。並且在當下,家裡來了豬,非但不代表窮,還可以將其說成肥豬拱門。而將貓狗當做寵物飼養更跟人們平添了無數的歡樂,所以古人將貧賤的鍋甩給動物顯然是極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