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擺渡人」:程某某
在武漢,有很多「擺渡人」在默默付出,靠自己的努力維持著城市的正常運轉,滴滴司機程某某就是其中一員。1月25日,曾經當過空降兵的程某某自告奮勇上了「前線」,加入社區保障車隊。一個月來,以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為中心,到處都是程某某的「戰場」。早上七點多起床,開車拉上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家。他不僅僅是司機,送需要透析的病人去醫院、接新生兒和產婦回社區、搬運物資、給困難戶送菜、接出院的社區居民回家、幫著給居民量體溫等等,只要能做的都去搭把手。程某某坦言,剛開始也害怕和懷 疑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胸悶的感覺消失了,就沒有再害怕過。除了在社區服務,程某某還會用空閒時間在平臺上搶單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班,他說:「我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這個城市是我的家,而且在車隊裡,我年齡大一些,又是黨員,應該要積極地站出來,把我們共同的家維護好。」
【適用話題】
奉獻、勇敢、守衛家園、榜樣力量、平凡偉大
【相關名言警句】
1、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 泰戈爾
2、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於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 徐瑋
3、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魯迅
4、「英雄模範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二、疫情「吹哨人」:李某某
李某某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因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2019年12月30日下午,李某某在同學群中發布關於疫情的信息。不久後,他因「在網際網路發布不實言論」被警示和訓誡。此後他一直在醫院正常工作。在接診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後,1月10號他開始出現咳嗽症狀,11號發熱,12號住院。期間,李某某在微博髮長文時澄清,「我一定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他還說:「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後還是要上一線。」
【適用話題】
專業素養、責任擔當、無怨無悔、積極英勇
【相關名言警句】
1、當真理被踐踏的時候,實踐總一天會出來替真理說話——民諺
2、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 陶行知
3、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4、要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
三、醫院「雲監工」:千萬網友
武漢火神山基地的施工直播火的「突如其來」。從上線首日的數十萬用戶在線觀看飛速增長至百萬,再到現在的上千萬。大量觀看直播的網友「在線取名」,為直播畫面內的各色建築體、施工設備取「代號」。被廣為認可的「太和殿」一躍而成新的暱稱,不時還有網友向新湧入直播間的用戶科普:「太和殿就是後頭的小白房,再後面那個並排六間的居民區叫六扇門」。早期風格比較樸實,多用顏色指代。紅皮的裝土車就叫大紅,綠殼的水泥攪拌車叫小綠,壓路機叫滾滾。後來,用歷史上的諸位皇帝命名,取諧音梗開始流行。水泥罐車被叫做「送灰宗」,吊車就是「送高宗」,打光車叫「光武帝」,一直不停歇的挖掘機叫「勤始皇」,壓路機多了個大名「多爾滾」,攝像機被叫做「攝政王」。起名之外,段子手熱衷製造更多易於傳播的口號:「挖機小藍,不怕困難」、「叉車小黃,國之棟梁」。就連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大施工基地,都多了不少團粉,表示「觀看人數不能被隔壁超過了,大家衝啊!」少則百萬,多則千萬的人實時陪你線上瞎侃,這種快樂,誰看誰知道。觀察不同施工設備的工作時間段,不同機器的特性就是廣大網友的愛好。而在發現的基礎上,評論區也會出現各種有意思的討論:「小藍經常漏土」「大黃又偷懶了」「送高宗真的很穩」……當然,除了娛樂心態的用戶,在關鍵的全民抗疫階段,也有大量用戶在藉助觀看這樣的直播減壓,收穫治癒。在特殊時期,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設原本就是國家統一調控、接管病例的重要舉措,其背後也有著強大的鼓舞性,這樣的主體意義使得直播間內的氛圍具備著高團結性和強凝聚力,無數觀看者更容易在這裡受到群體共鳴的影響,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一起打著「中國加油」,看著刷屏內容,熱血沸騰。
【適用話題】
圍觀也是力量、民族凝聚力、中國速度、幽默樂觀
【相關素材連結】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2、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馬爾克斯
3、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新年獻詞
4、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四、高齡「總指揮」:鍾南山
白衣逆行,國士無雙!2003年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作為總指揮,奮戰在抗擊病毒的最前線。他的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令人至今印象深刻。17年後,已經83歲高齡的鐘院士只身前往武漢,帶領大家繼續抵抗新疫情。長久以來,他出沒於傳染病流行的最危險地區,也成為了國人最為信任的醫者、學者,靠的不僅是深厚的科研儲備,還有一副強健的體魄。2003年那場持續近200天的「非典」戰役,不僅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眾志成城,更讓大家認識了我國呼吸病學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17年前,67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非典的最前線,17年後,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全國恐慌,他再度掛帥出徵了。《新聞1+1》節目中,鍾南山親自向大家解讀疫情最新進展,看到鍾院士的身影,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安心了許多。相信他的經驗與實力,能夠再次帶領我們戰勝疾病。
【適用話題】
承擔、經驗、實力、體魄、信任、真相真理
【相關素材連結】
1、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2、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梁啓超
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4、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臧克家《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