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看來是我錯怪了這對迷你鸚鵡魚,極有可能是我當天看錯了,人家本來是不吃孩子的,被我誤認為吃了孩子,所以硬生生的給人家分了家。
當時的情況確實是看到雌魚吞了小魚沒有吐出來
這群迷你鸚鵡小魚苗我看到它們起水遊動是在七月六號的下午,在七月七號的下午,我發現了雌魚好像是吃了小魚沒有吐出來,在不想小魚受到傷亡的情況下,我還是給它們分開了,並且當時分得很仔細,一條小魚也沒有和大魚生活在一起。
我也是想著如果這樣的話,很快它們就可以再生一窩,既然已經生產了,我就挨樣試試,看看它們在下一窩能不能把小魚苗順利帶大。
兩天之後小魚缸裡的魚蟲餵多了
結果在把大、小魚分缸的兩天之後,也就是七月九號,我給小魚苗有一次投餵的魚蟲太多了,全部是個體較大的魚蟲,抽底換水我也換不出來,再說了這麼小的魚苗我也不想去驚動它們。
在實在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也只有用小魚網把過多的魚蟲給撈出來了,但是小魚苗已經起水了,雖然是大部隊都在魚缸底部開始群遊,必定還是有幾條在水面上單獨行動的,這就不好辦了。
我看了看使用的小魚網,網口比較大,當時小魚苗還不是很大,估計撈不大上來,所以我也就沒在意,因為當時的魚蟲比它們還大。
所以我就隨機的在魚缸裡撈取了一下,結果因為魚網太疏,最終也沒撈到幾個魚蟲子,我就直接往兩條成魚的魚缸裡一倒完事了,再也沒去管它。
大魚缸裡發現了小魚,活得好好的
因為這兩個魚缸只使用了一個魚缸燈,大魚的魚缸裡之前沒有燈,所以這兩天我只是機械性的給大魚投餵魚蟲,其他的事情一概沒管。
結果今天下午老鄒大叔那裡還閒置著一個魚缸燈,被我拿了回來,我就把大魚的魚缸上也裝了燈,就在我寫文章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兩條大魚的魚缸裡還是有什麼東西在動,不會是又生了吧,也不可能這麼快啊?
等到我仔細一看,這不還是這窩小魚嗎?一定是那天晚上撈魚蟲的時候黑燈瞎火的不小心帶過去的小魚,只有三條,它們都活得好好的,大魚如果要吃它們的話,到今天也有兩天的時間了,它們早該被吃的精光了,再說了我只是撈取了一小網魚蟲過去,也帶不走幾條小魚。
誰說觀賞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這可是很奇怪了啊,在與它們的孩子隔離了兩天之後,它們竟然還會認識自己的孩子?
我們可別忘了,這期間它們二位可是經歷了一次倒缸的驚嚇,我這個人向來的做法都是不清理魚缸和陶粒,所以在它們剛入缸的時候水質可是很渾濁的,根據魚缸的水體我估計它們也缺不了氧氣,所以我也沒有開啟過濾器,只是掛在那裡準備著,任由雜物自己沉澱去吧。
不過也虧了我沒有開啟過濾,再一個我沒有用魚網去捕捉它們,它們是自己鑽到了小茶壺裡,被我直接提到了現在的魚缸裡,所以說相對來講驚嚇能夠輕點,再加上魚缸裡一直沒有設置燈光,倒是極有利於它們情緒的穩定。
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必定中間間隔了兩天的時間,魚缸的環境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動,如果是其他觀賞魚,這就不好說了吧?
在放置幾條小魚苗試試
我還是有點不死心,又用魚網撈取了三四條小魚苗過去,看看它們到底會有怎樣的反應。
結果並沒有見到它們有任何的異常舉動,小魚苗也不知道是有記憶力還是急於躲避,入缸之後立刻躲到了小茶壺裡,這可是它們的老窩和故鄉啊,哈哈。
兩條成魚由於驚嚇也一起躲在了小茶壺裡,這次的小茶壺可是正面朝上的,我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觀察,看來它們對於這些分離五天的孩子也沒有什麼惡意,仍然是一條也沒有吃。
分離五天啊,這給我的震撼力就更大了,這些小東西,不是因為陰差陽錯的搞成了這樣,我還真不知道它們有如此強悍的母性和記憶力。
那就這樣吧,正好把這個實驗提前給做了,看看它們到底能夠把小魚苗給帶到多大?總共就是這麼幾條小魚苗和它們生活在一起,權當做試驗了,不知道等到它們下次發情時會不會對這些小魚進行攻擊,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