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是種智慧,教育孩子時用低聲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2020-12-05 集美育兒堂

文 | 集美育兒堂(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31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孩子除了睡覺之外的時間很多時候就是在搞破壞,父母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叫他別做某事總是越制止越做,妥妥地讓人抓狂的熊孩子。碰到一些暴脾氣的家長根本忍不了,立馬大聲吼叫去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但其實大聲去對孩子吼叫根本沒什麼好處,其實低聲教育才是一種智慧。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能用低聲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想法。

張先生的兒子小智(化名)四歲了,某次張先生和張太太帶著他出去自助餐廳吃飯。小智很開心,對自助餐廳非常感興趣。看到那麼多好吃的食物,忍不住一會兒就要叫媽媽一起去拿吃的東西。有些東西還沒吃完,就又想要去嘗試別的,吃不完的全都堆在張先生的面前。

張先生已經跟小智說了自己拿的東西要負責任吃完不然會罰錢。可是小智還是不聽話,下一次還要再拿。張先生的火力值已經滿槽了,他大聲地罵了小智。餐廳的很多人都被張先生嚇到了,小智也嚇得大哭了。後來張先生一家很快結帳離開餐廳,回到家張先生還繼續罰小智站牆角面壁思過十分鐘才能他去休息。

從張先生的故事當中看到張先生脾氣太火爆了,小智也有做錯的地方,但大聲吼叫除了嚇到孩子,讓孩子有陰影之外沒什麼實際好處。孩子是因為害怕你而不去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才不去做這件事情。生活中的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說不聽的時候也大部分都是大聲罵孩子,為什麼家長都習慣了使用「吼叫教育」這種解決方式?

一、為什麼家長習慣使用「吼叫教育」?

1、震懾制止

看到孩子在一些危險的事情時,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大聲喝止,吼叫希望能讓孩子立刻停止他的危險行為,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很有效的震懾制止的方法。大部分孩子當下被父母吼叫後都能「乖乖聽話」,因此家長會認為吼叫比講道理有效。

2、權威不可侵犯

家長認為吼叫是一種作為家長才有的權威,你是我的孩子不聽話我當然可以罵你打你,這是為你好。小時候不好好管教,長大了必定會長歪。孩子當下因為還小會迫於父母的壓力,收斂自己的行為。但這種吼叫教育意義不大。

3、脾氣暴躁

會採取吼叫教育的家長大部分都是脾氣比較暴躁的,遇到事情就像個煤氣罐一點就爆。這種暴脾氣其實對孩子對身邊的人除了讓人害怕讓人煩躁沒什麼多大意義。

而這種「吼叫教育」你會發現,剛開始還很好用立馬見效,可越到後來越不適用了。

二、為什麼「吼叫教育」越用越不適用?

1、恐懼心理減弱

家長剛開始的吼叫會對孩子內心產生恐懼,孩子會因為你的吼叫而害怕不去做某件事情。但時間長了,經常的吼叫孩子已經習以為常了就不害怕了。因為他知道你也就頂多吼叫幾句就好了,只要讓你吼幾句這事就過去了。就像我們看恐懼片,剛開始會害怕不敢睜開眼,等到看多了就不怕還會對比鬼片不同在哪裡。

2、逆反心理

孩子剛開始會迫於你的壓力,會害怕會乖乖聽話。但時間一長,孩子長大一點,會開始產生逆反心理。會跟你對著幹,你越罵我就越要做。當孩子產生抗體後,他的逆反心理一上來,再也不會好好配合家長「乖乖聽話」了。

3、開始頂嘴

有些孩子甚至開始在父母在罵自己的時候,也會頂嘴了。你罵他懶,他會各種頂嘴比如你自己不也一樣就會說我。甚至會放狠話,將你曾經說過的狠話一字一句還給你,等我長大要打你之類的話。

其實吼叫教育真的意義不大,還不如低聲教育來得更有效。

三、為什麼「低聲教育」會得到很好的反饋?

1、更容易接受

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低聲跟他講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會讓家長更理智,不會因為感性的大聲吼叫讓事情更糟糕。低聲講道理讓孩子不會有逆反心理,更容易溝通。

2、集中精力

孩子在被你吼叫的當下必定是腦袋一片空白嚇蒙了,又或者開始大哭大鬧,你說什麼他根本聽不太進去。如果你能低聲跟他溝通交流,會讓孩子集中精力,更容易聽得進去你說的事情。這樣也不會讓孩子有機會大聲吼叫和家長發生衝突。

3、會更冷靜

你的低聲教育潛移默化會讓你的孩子遇到事情會更冷靜,會慢慢想辦法去解決。低聲教育會讓孩子性格方面產生積極作用,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也不會因為長期的「吼叫教育」而破裂疏遠。

既然「低聲教育」這麼好,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四、家長教育孩子該怎麼做

1、批評孩子時降低音調

孩子做錯事,家長能降低音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敞開心扉跟家長溝通為什麼他這樣做的原因,更容易談心,也更容易聽得進去家長的話。

2、正確的用詞

不要隨意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暴脾氣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會大聲罵你這麼不聽話,這麼懶跟豬一樣等的負面標籤,會讓孩子內心受到傷害。

使用正確的用詞,比如他手髒了想要去洗手可是卻弄溼了袖子。家長先肯定他的行為,手髒了去洗手錶揚他很講衛生,但是袖子弄溼了是他的錯,下次應該先把袖子捲起來誰開小一點就不會弄溼了,不然袖子弄溼了沒及時更換會著涼感冒就要去打針。

3、不要去傷害他的自尊心

小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因為還小很多事情不懂,我們要一步一步慢慢教會他。讓他在錯誤中成長,大聲吼叫只會傷害他的自尊心讓他沒自信。

因此家長們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減少大聲吼叫吧,大聲吼叫除了讓他害怕讓他有逆反心理,讓他沒有自信之外沒什麼好處。大家可以嘗試低聲教育,改變教育方式也許會有更好的成效。每一個小家庭對自己孩子都進行低聲教育,那麼孩子走上社會後也會對別人脾氣溫和,願意低聲去跟別人討論交流,長此以往社會也會變得更和諧平和。

家長平時在對自己孩子犯錯時會採取「吼叫教育」還是「低聲教育」?請大家在下方留言探討。

我是@集美育兒堂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本文由集美育兒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從繪本角度讓家長理解「低聲教育」
    整個話本風格天真浪漫,極具想像力,人物刻畫也十分簡單,有利於孩子理解。從這本有趣的繪本中,我們從小企鵝和媽媽的相處中,我們對大吼大叫教育孩子到底有沒有用產生了思考。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怎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接受?
  • 傳統黑白臉教育模式 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京劇裡有黑臉和白臉之分,在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接受批評的時候,這也是相通的。家長要靈活多變,視情況而定,時不時需要唱一下黑臉,時不時也扮扮白臉。有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總是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這難免會毀壞一些東西。
  • 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真的是煞費苦心,一波三折啊!
    作者:寶寶知道 星兒寶貝媽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也是我們所有做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如今很多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會帶著孩子來到城市裡讀書,可是務工子女入學的問題也會接踵而來。
  •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現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
  • 望城問題孩子教育學校_南圖教育可以依靠的
    望城問題孩子教育學校, 當天下午3點,在家屬們所入住酒店的會議室裡,協調會正式開始。會議沒有允許媒體參加,但記者還是從側面了解到了一些情況。會議從下午3點一直開到近6點才結束,但家屬告訴記者,會議並沒有任何實質進展。會後,家屬們衝進會場,導致現場一度混亂,倍騰學校的黃曉玲校長被湯宇霖抓著打了幾個巴掌後,才在工作人員掩護下匆匆離開。
  • 撿了一個塑料瓶,孩子就進了醫院!衛生安全教育每個孩子都要接受
    養育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從寶寶7、8個月開始,他們凡是發現地上的東西,就用小手撿拾往嘴巴裡送,無論是糖果、玩具還是其他一些小物件。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正處於精細動作發展和口腔敏感期,而父母要做的,除了時刻看管寶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對寶寶進行衛生教育和安全教育。
  • 與母雞愛孩子不同|教育轉化孩子思想,你需要走進他的世界
    高爾基曾說過「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母雞愛孩子,與其它動物愛孩子沒有什麼區別,出於動物本能的愛。但要教育好孩子成人成才,教育方法的運用,需要教育智慧。
  • 移民日本,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因此,在聽說了日本連高等教育都能免費了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高淨值人群都想要移民日本,即讓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能夠讓自己和孩子都不那麼累,所以下面東寧地產就來給各位具體的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一、為什麼要移民日本?「將把國家的社會保障轉變為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能安心的全年齡層型。免費化是重要的第一步。」
  • 當孩子的補習班是必須要報的時候,你會選擇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
    1、課時費用低一般來說線上教育比較常見的課程大概是在80-100之間,這裡說的普通的課程,個別的短期課或者精品課價格或有高低,而一些為了開拓市場的體驗課往往價格更低甚至只要你「拉人」來還可以免費。線下課受制於成本問題,價格要遠高於線上課程。
  • 父母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給孩子好的情感教育
    大家都說:父母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關係決定了他們成長的環境,而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則會伴著他們一生。父母恩愛對於孩子而言,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霍思燕不懼表達對老公和兒子的愛,會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公親吻,也會一字一句告訴兒子自己有多愛他。當被問到「在嗯哼眼中媽媽對他說的最多的話」,母子倆毫不猶豫的回答都是「我愛你」。真正好的教育,並不會是羞於表達的,也並非要在孩子面前把夫妻之間的愛意掩藏起來。恰當好處的教育,往往是要向孩子自然表達出父母間的恩愛的。
  • 老人幫忙教育孩子 很多好處你不知道!
    太多的人說過隔代教育的種種弊端,難道它真的一無是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俗語讓我們知道,老人在生活中有著很多的智慧和經驗。記得有一次我們要帶孩子出去玩,那會兒正換季,丫丫的姥姥就多給孩子穿了一件衣服。我開始還不以為然,甚至想反對。出去後發現老人是對的。那時候丫丫還不太會走路,我本想讓她出去後多走走,誰知那天她卻說什麼也不肯下地,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車裡。而那天外面雖然溫度不低,但風卻有些涼,給她多穿一件衣服真是明智之舉。
  • 濱江智慧教育讓人腦洞大開
    杭州教育以「智慧教育應用創享未來發展」為主題,展示杭州智慧教育的當前應用成果和發展方向。濱江區教育局作為區域教育的代表,詳細呈現了智慧教育的豐碩成果和未來可能的一切。  雲直播教室。在濱江的公辦學校,設有260間實時直播教室,老師開啟按鈕,實時直播上課,孩子、家長、老師同步分享名師直播課堂。課堂內容也可以形成數字資源回放研究。
  • 管教孩子時,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更不聽話
    在教育孩子時,大多數家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當父母一方在教導孩子時,總會有一個人出來和你唱反調,護著孩子,你說東,他偏說西在孩子面前你是「壞人」,他是「好人」。當雙方在教育上意見出現分歧時,反而會讓孩子的整個教育朝著反向發展。
  • 孩子丟三落四怎麼教育?
    珍惜物品以上案例中,孩子丟東西後,家長牽扯出往事,用發脾氣的方式指責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見,但能解決問題嗎?02發脾氣,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發脾氣,或許是無奈時最舒適的選擇,但是並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並且有潛在的傷害。發脾氣,會引發身體傷害,比如血壓過高,傷害肝臟等;過度指責,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以後處事膽小,缺乏創造性,引發叛逆等行為。
  • 講道理時,孩子「左耳進右耳出」?不妨試試「結果式教育」
    打也不能打,罵也不能罵,你說孩子要是這樣子的話,道理和打罵都是照樣行不通,真是累啊!"其實這些都是家長普遍遇到的問題,孩子長大了,問題是一樣接著一樣來,沒有一刻是可以清閒的,所以家長就出現了這樣的感慨:"為什麼孩子越大是越難教育,說什麼都是不管用的,左耳進右耳出,道理什麼的都是用來嘮叨教育用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了!"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小心你的「快樂教育」,正在廢掉孩子
    這種種的政策都在說明一個事實:在未來的日子裡,中考比高考還要難。不努力,小小年紀就要被分流。02 其實,教育分流對於孩子來說,不一定就是壞事。一些不適合讀書的孩子早些進入職中,學得一技之長,並不一定就混得比上大學的孩子差。可現實問題是,當下我國的高職教育在制度、管理上都不夠成熟。
  •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家庭中學會低聲教育,效果會讓人驚訝
    如果能去理解孩子們,他們就會感覺到溫暖,而在之後也會願意和父母去進行溝通。所以如果要讓孩子服從自己,首先一定要多去和他們進行溝通,多去理解他們,必要的時候放下面子,就當成他們的朋友。只要儘量的去理解他們,孩子也會理解父母的心意,這樣你們的距離也會越來越縮小。
  • 新春走基層:普惠性幼兒園低費用優質教育為流動孩子帶來福音
    「這所幼兒園成立早,比起其他民辦園學費又低,教育質量高,這裡的老師也很好,經常給家長打電話,告訴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詢問孩子在家的情況,所以作為家長,覺得老師很關注自己的孩子,也願意讓孩子過來。」馬澤濤的媽媽說。
  • 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巧用「三明治效應」,讓「批評」也「悅耳」
    父母批評孩子,這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當看到孩子有不良行為出現時,總是會發自肺腑的去提醒孩子。當然更多的是抱著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用一些嚴厲的語句讓孩子引起重視。
  • 想讓親子關係更進一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父母只需這樣一個動作
    3、學會傾聽孩子現在有很多父母並沒有承擔起一個好的「傾聽者」的角色,在孩子與他們傾訴時,不聽取孩子的想法,隨意打斷孩子的話,或是直接進行反駁。這往往會導致孩子不再想講下去,失去對父母的傾訴欲,因為不被父母理解與尊重。久而久之,就可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心結,甚至為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種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