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有一種關係,叫做假親近。還有一種心理,叫做小心眼。
定義「關係更近」,請問你自己的標準是什麼呢?常常一起逛街、喝酒吃飯?還是張口「兄弟姐妹」閉口「咱倆誰跟誰」?或者說只是自己以為ta和自己關係好、關係近呢?再或者,給你的朋友圈點讚了,就是關係近的人了?
然後,這人在別人朋友圈給別人點讚,卻不點你。這個不是正常的嗎?沒有誰規定過「關係近」就必須要給人點讚或者不能給第三人點讚呢。
退一步講,別人點讚的初衷,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有可能只是覺得內容有趣,或者剛好看到了。而沒有給你點讚的原因,同樣適用這個推理。
所以,在自己陷入低潮時敢於和自己真心相處的人,我覺得這是和自己關係近的人;在自己順風順水時來攀親帶故的,就當熟人好了。
你的朋友知道你愛錢愛權,你的朋友知道你壞脾氣一堆,你的朋友知道你矯情的要死,你的朋友知道你有特殊的癖好,你的朋友知道你的臭皮囊,你的朋友知道你小氣鬼,你的朋友知道你家裡一堆破事,可是他還是做你的朋友,聽你嘮叨,還是一直待在你身邊。
如果這還不是朋友,那什麼還是?
由於很疲於維持虛偽的關係,所以我只說一種可能,就是你們是真的關係要好的朋友。
其實兩個人之間關係是不是真的特別親密,多多少少是有感應的,自己分不清的事情別人更分不清。
隨著以後的趨勢看,朋友圈漸漸內買賣佔領了,發圈自己真實狀態的人越來越少了,多是轉發,廣告,偶爾曬曬娃,曬曬旅遊,真實心情真是少之又少。所以現在也越來越不愛看了。
那點讚這回事,也就顯得欠了點什麼。雖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發的無論是什麼都能一堆點讚,一堆評論,但大家都有事情要忙,還是要看淡一些比較好。
我有一個關係特別好的朋友。在朋友圈我們之間也是偶爾點讚,但我真的去看了,了解了她的動態,可能沒有給一個贊,但是那又如何。知道她現在過得好就行了。
一個贊其實並不代表什麼。給你點讚的人未必是真的在意你的生活,不給你贊的人未必沒有在用心的關注你。
平時想聯繫了嘮嘮嗑就在微信裡聊得火熱,電話雖不是每天有,但也是在保持聯繫,一聊起電話來可以說上一兩個小時不罷休。
甚至有時候大家各自忙著,好長時間沒聯繫了,但說起話來還是如往常般親密。關係好壞自在心中。
刻意地要求對方,為什麼不點讚我,為什麼不支持我,為什麼不噓寒問暖一下?甚至由此懷疑你們之間的關係,真是有點得不償失了。因為真正的朋友其實不需要這些。
而且朋友關係雖是親密關係的一種,但我們也應該適當地保持距離,不要對任何人抱以自私或者有點過的期待。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提出任何要求的時候先問問自己做到了嗎?
長長久久的朋友關係其實跟長長久久的戀人關係一樣,都需要相互包容。你看不慣對方很多地方,你也有很多地方是對方看不慣的,所以,我們在相處朋友關係時,應該多為對方想想,而不是一味地去要求對方。
感情裡牽扯了利益就很難純真了。你多給她花了幾百塊,你送她禮物她沒送你,你多請她吃了一頓飯,計較得這麼清楚的話還怎麼談情誼。
情,源於心。其他的多是利益。所以,你要的是情,還是利益,這個要分清。任何關係也就很明了了。
朋友圈是個神奇的地方,有人拿它當自己的生活日記,有人拿它作為自己友情的試金石,還有人把它當作免費的廣告平臺……每一次發了朋友圈之後,人們都會關注自己的狀態被多少人點讚,被人怎樣評論。每一次的朋友圈,都像是一場無聲的競演,看誰在朋友圈更受歡迎。
所以當你看到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給被人的朋友圈點讚了,卻沒給你點讚時,內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就像一個渴望被表揚的孩子,突然被人冷落一般。作為好朋友的ta為什麼沒有給你點讚呢?
1 朋友圈太多,還沒刷到你的狀態,不可否認,朋友圈經常會遺落很多信息,夾在廣告和曬娃照片中的朋友圈,朋友可能是無意之間遺落了你的狀態,畢竟人們看朋友圈都很隨意,並非是打卡一樣,每天定時去檢查你的朋友圈有無更新,給你打卡。既然是好朋友,就原諒朋友疏忽吧。2 在朋友眼裡,有話當面說比點讚更有意義。你的朋友朋友圈是怎樣理解的呢?是不是認為對別人點讚屬於禮節性點讚,對好朋友,有話當面說會更合適。有時候,不喜歡點讚,但是迫於他人的要求,禮貌的給別人的朋友圈點讚,也是常有的事。這時,苛求自己的好朋友一定要給自己的點讚,就和強迫TA點讚的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了。3 調整自己對朋友圈的期待,不要給周圍的人太多壓力,朋友圈,就是一個大家都很輕鬆愉悅的地方,有人喜歡點讚,有人只喜歡看看,有人不喜歡發朋友圈,有人一天發好幾次朋友圈,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別以自己的標準去強求他人,讓朋友圈變得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