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會存在於人們的口腔、胃、十二指腸當中,有胃潰瘍和胃炎的人也會感染幽門螺桿菌所,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有研究表明我國80%的人攜帶,或者曾經感染幽門螺桿菌。所以生活中大家要引起重視,4種常見的飲食習慣是引起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希望你能及時改掉。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飲食習慣,希望早改正
1、喜歡外出聚餐
幽門螺桿菌能夠通過唾液進入到飯菜當中,然後再進入胃部,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要分餐制,很多人在一起吃飯,如果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其他人也會被感染,吃飯的時候大家儘量使用公筷。
2、常吃生冷食物
有一些地方喜歡吃生魚片,如果沒有經過烹飪加熱。一些生魚片中可能會攜帶寄生蟲和細菌,常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容易導致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損害身體和腸胃的健康。
3、家庭碗筷不分開不消毒
我們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很少會使用公筷,如果有一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就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儘量選擇公筷,避免交叉感染。食用的碗筷也要經常消毒,避免感染。
4、給孩子嚼碎餵飯
很多大人給孩子餵飯時會嚼碎了再給孩子吃,這樣容易導致大人和孩子發生交叉感染,對於腸胃功能比較弱的小孩來說更容易感染。所以要給孩子使用獨立的碗筷。給孩子多吃一些利於腸胃健康的食物,呵護孩子的腸胃健康。
若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通常會有4種表現
1、腸胃氣脹和胃酸反流
有一些人吃完飯之後會經常出現胃脹或者胃酸反流等現象,這個時候要容易引起重視,可能是胃內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需要及時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2、總是感覺飢餓
本來吃了很多東西,但是過了不長時間又覺得飢餓,排除甲亢跟糖尿病之外,有可能是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讓胃酸分泌過量,導致大腦以為是飢餓了。
3、口臭
幽門螺桿菌也會存在於牙菌斑中,口中會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的問題,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會存在一些消化道的症狀,比如腹痛腹脹等,消化功能減弱了,也會導致口臭的發生。
4、胃疼
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適宜的條件下會大量的繁殖,對胃黏膜和十二指腸黏膜會造成一定的損傷,有一些人會出現反覆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狀。
醫生建議: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和胃部不好的人,平時多喝養胃茶
為了保護胃黏膜,除了要管住嘴以外,同時還要修復已經受損的胃黏膜。根據醫學巨在《黃帝內經》中記載,猴頭菇、丁香、沙棘、大麥、佛手、茯苓,有保護脾胃,促進腸胃蠕動,幫助修復胃黏膜的作用。
猴頭菇:幫助修復已經受損的胃黏膜,調理消化功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沙棘:健脾養胃、止咳化痰、活血散淤
茯苓:可以幫助促進身體裡面的消化,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健強脾胃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
佛手: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
將上面這些食材搭配起來制茶的過程比較繁瑣,那麼可以選擇下方製作好的茶包,包含了上述所有的食材,經過科學的配比,精心炮製而成,獨立的包裝,方便攜帶,取出一包用開水衝泡即可飲用。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獲取,為了身體的健康,這點付出值得。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多喝養胃茶,有利於胃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