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購買的中藥包
時下,足浴已成一種保健風尚,大大小小的足浴店在台州遍地開花。生薑、牛奶、冰醋、腎寶、藻泥……面對五花八門的洗腳項目,不少消費者挑花了眼,代價則是,腰包要多掏二三十元。
洗腳加料,賺足了噱頭,有消費者趨之若鶩,也有消費者不禁發問:「加料,真的貨真價實嗎?」
昨天,記者走訪足浴店和足浴用品商行,足浴劑良莠不齊,不少售價低廉,7分錢就可以買到一包。老中藥師表示,幾毛錢買不到好藥材,更有賣家坦言,「加料」效果別太當真。
現象
加「牛奶」後,洗腳水身價漲20元
上周四,記者和同事走進開發區開元路一家足浴店。店內招牌顯示,足部按摩起步價為68元。進包廂後,記者又看見牆上掛著價目表:「腎寶20元、腳爽20元、牛奶20元、藻泥10元、姜花10元。」
約一分鐘後,兩名女技師來了,一位年紀輕,另一位年紀稍長。泡腳前,她們向記者推銷了這些增值項目。女技師稱,牛奶有潤膚功效,女性顧客最愛點。於是,記者選擇了「牛奶」,同事則挑了去溼氣的「姜花」。
出去一趟回來後,年輕點的女技師帶回一包足浴劑套裝,拆開包裝,裡面有4個小包。女技師先撕開一包牛奶足浴液,倒入洗腳盆,清水立刻變成了乳白色,低頭一聞,濃濃的奶香味撲鼻而來。之後,女技師又在水中撒入一小包玫瑰花瓣。
不過,泡腳時,記者感覺牛奶與清水差別不大。足部按摩過程中,女技師又給記者抹了奶膏和精油按摩膏。閒談時,另一位年長的女技師曾透露,每推銷一包10元的足浴劑,自己會有3元獎勵。
50分鐘後,足浴按摩結束。點了「姜花」的同事表示,她的足浴過程略簡單,只享受了一回「姜水」泡腳。
隨後,記者隨機詢問了3家足浴店,幾乎每家都有為足浴「加料」。以加牛奶足浴劑為例,20元、30元都是常見的價位。
調查
一包「牛奶」粉,最便宜只要7分錢
牛奶足浴套裝,成本幾何?
在淘寶網上搜索後,記者找到了足浴店裡一模一樣的商品,精油按摩膏的價格為0.2元,牛奶足浴液賣0.3元。再搜索同品牌的牛奶足浴套裝,盒裝四件套價格為2.3元。
在台州市面上,足浴劑的行情又如何?昨天,記者探訪了路橋賣芝橋東路的三家足浴用品店。
在第一家店,牛奶、生薑、冰醋、腎寶、艾草等足浴劑被擺在貨架的顯眼位置。僅是牛奶足浴劑,品種就有七八種。
記者自稱是椒江一家足浴店的員工,進店打聽行情。年輕的女老闆介紹,足浴鹽和牛奶足浴粉每小包賣0.07元,品質略好的則賣0.15元。「這些東西不值錢,足浴店一般免費給顧客用。」見記者透露剛開店不久,女老闆指點了幾句生財之道,「想額外收錢,那就買0.7元一包的牛奶液,轉頭就能賺十來塊。」
「天氣轉熱了,冰醋會比較暢銷。」「如果給男顧客用,腎寶一定要進一批貨。」之後,老闆娘又給記者灌輸了生意經。
店裡的男老闆戴先生則表示,自己常為椒江工人路的幾家足浴店供貨。「至於效果如何,別太當真,顧客也就圖個心理感覺。」戴先生說。
隨後,記者又以普通顧客的身份,光顧了第二家和第三家店。在第二家店,當記者表示要買水晶泥回家泡腳時,中年男老闆直搖頭稱「沒意思的」。當記者挑中一款牛奶足浴液時,老闆也是一臉不贊同。隨後,他推薦了兩款2元一包的中藥和生薑。
無獨有偶,中藥也被第三家店的女老闆推薦。失眠、腳臭、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神經衰弱……一包包足浴劑,幾乎「包治百病」了。這些中藥包的價格,從0.05元至3元不等。「中藥包任何人都能用,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當被問及具體成分,女老闆又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中藥師
幾毛錢買不到好中藥
足浴劑有什麼成分?以牛奶足浴劑為例,足浴店的女技師曾介紹,這是由鮮奶製成的,包裝上卻寫著「浴用奶」、「絲蛋白」等。
在路橋,記者還買到了一包牛奶足浴粉,成分一欄被用模糊的詞彙取代。
昨天下午,記者帶了一包0.8元的中藥包,找了開發區康平路的一家藥店幫忙查驗。從外包裝上看,這包中藥是三無產品。「藥材已經碾成粉末了,聞味道可能有艾葉和薄荷,至於其他成分,很難用肉眼判斷出來。」店員告訴記者。
「從成本上分析,幾毛錢的中藥包,不可能會有好藥材。」從業50年的椒江退休中藥師王彩領判斷。
「中藥泡腳,確實會有活血、通經活絡的效果。不過單純靠泡腳把病治了,肯定是不可能的。」王彩領告訴記者,「中藥講究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如果不對症下藥,可能會適得其反。」
台州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國家級名中醫柯幹也提醒消費者,別盲目迷信足浴養生,平時在家可用熱水泡腳,如果想用中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