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市屬醫院「醫工企」 科技創新模式再結碩果

2021-01-11 環球健康

【環球網報導】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近年來,北京市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持續推進,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介紹,十三五期間,市屬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5868項,在綜合績效評價的基礎上,2019年市醫院管理中心專門設立了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專項績效,激勵市屬醫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增強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功能、醫療服務水平和產業支撐能力。

「我們一直致力於構建學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體的市屬醫院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積水潭醫院「醫工企」模式就是一個成功案例。」潘蘇彥說。

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正式施行,為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更為醫療機構的成果轉化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劉暉指出,今年,北京積水潭醫院成為了科技部首批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醫院以此為契機,繼續探索創新機制,發揮醫工結合優勢,產生一批來源於臨床實踐的創新思想、人才和成果,爭取形成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在北京市及全國進行推廣。未來要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變成現實的生產力,特別是要形成規模效益,仍需要科技工作者與經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表示,積水潭醫院以田偉院士研發團隊為主導的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年,積水潭醫院成為科技部首批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醫院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不斷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的創新活力。

記者在積水潭醫院看到,現場展示了多種醫工結合的創新成果。比如,一臺智能麻醉穿刺輔助機器人系統顯示了自己的高超能力。還有骨折微創復位手術機器人系統、ABM髖關節翻修系統等,均體現了積水潭醫院醫工結合的最新成果。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介紹,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是中國第一臺為我們人體做髖關節置換的手術機器人。人工關節置換是一個器官的置換,我們要讓它在人體之內發揮一個非常長的使用時間,就必須幫他安置在一個非常合理準確的位置,這就使得我們對手術的精度要求非常的高。目前我們已經開啟臨床試驗了,有了機械臂有了機器人之後,它能夠把誤差控制在一毫米,角度控制在一度以內。目前,我們已經做了10例臨床試驗,患者術後可以輕鬆完成下蹲動作。

周一新主任介紹,以前手術都是需要醫生穿著鉛衣,在X射線下長時間手工調整角度和位置,但是假如醫生暴露太多的X射線,手術的時間太長,醫生的工作效率也會受到損害。機器人顯然是一個好的解決的方案。

隨後,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了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決賽,經過初賽共有12個項目進入決賽。12個項目涉及手術機器人、3D列印技術、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骨科高值耗材等領域的多個醫工企研發團隊,充分展示了積水潭醫院近期具有轉化前景的科研成果。

北京積水潭醫院黨委書記李玉梅表示,在北京市醫管中心的領導下,醫院黨委和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並達成共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以「高質量創新發展」為導向,以臨床需求為引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積極開展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落實科技創新各項重點任務,為北京和全國的科技創新事業做出努力。

相關焦點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 安醫大同兄弟院校研討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6月19日下午,我校舉辦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論證研討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鄭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梁國棟受邀出席會議,研討三方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校長曹雲霞出席研討會,副校長餘永強主持會議。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門診信息系統升級通告
    尊敬的患者及家屬朋友:北京積水潭醫院定於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日進行門診信息系統升級,相關工作通告如下:① 自即日起暫停2021年1月1日之後的門診掛號預約,待系統升級完成後將於2021年1月1日10時重新開放預約。
  • 北京婦產醫院、首兒所……市屬醫院紛紛進駐城市副中心
    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新感染樓啟用、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開工建設、首兒所通州院區項目完成規劃設計開工在即……伴隨城市副中心建設,一大批優質的醫療資源正在向城市副中心有序轉移。近年來,在市醫院管理中心的帶領下,北京市屬醫院向東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 2021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招聘應屆畢業生公告...
    2020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6-11月)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所以骨科、燒傷為重點的,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和清華大學教學醫院。醫院設有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是北京市創傷燒傷搶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全國計算機輔助外科學會和計算機輔助外科研究和應用中心。
  • ――記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醫師韋加寧
    韋加寧是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醫師,他42年如一日地潛心鑽研業務,成功地實施了「斷肢再植」、「拇指再造」、「功能重建」等各類手術5萬多例,使數萬病人重新恢復了手的功能。他是我國手外科界公認完成手術例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療效最好的手外科醫生。  2002年5月,韋加寧倒下了。經診斷,他患上了胃癌。消息不脛而走,許多人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探望。
  • 22家北京市屬醫院600餘名醫護人員進駐小湯山醫院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記者樊攀)在17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16日北京市小湯山醫院投入使用,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
  • 北京22家市屬醫院將推「京醫通」卡 具儲值功能
    北京22家市屬醫院將推「京醫通」卡 具儲值功能 2012年04月22日04:1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李秋萌
  • 積水潭醫院武勇團隊工作室落戶漯河...
    會議現場漯河市衛健委副主任趙明陽、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武勇教授、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漯河醫專二附院黨委書記韓紅軍,副院長吳廣良、李奎,北京積水潭醫院賴良鵬博士、鄭州市骨科醫院王翔宇主任、河南省骨科醫院明曉鋒教授、南陽市骨科醫院陳秀林主任、周口協和骨科王鵬飛主任等出席。會議由漯河醫專二附院足踝外科主任、大會執行主席陳宏峰主持。
  • 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發熱急診新大樓啟用
    為充分發揮「哨點」作用,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20年7月,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感染疾病科開始進行改造。經過4個多月的擴建、修整,2020年11月16日,感染疾病科發熱急診新大樓正式啟用。
  •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科攜手央視開展科學健身科普宣傳活動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政策深入人心,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勝利召開以及北京成功拿下2022年冬季奧運會舉辦權,同時結合國家政策的傾斜與扶持,人民群眾自發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空前高漲,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各種體育運動中去。
  • 北京積水潭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為患者切除脊髓髓內腫瘤
    在當地醫院做頸椎磁共振檢查提示頸椎脊髓髓內佔位,但患者沒有進一步治療,自行回家服中藥治療。直到3個月前,患者症狀明顯加重,臥床後甚至難以自行站立。「現在我都快癱瘓了,您看我還有救嘛?」患者懊悔不已。北京積水潭醫院神經外科自成立以來,依託積水潭脊柱外科、骨腫瘤科、麻醉科、ICU、肌電圖室等兄弟科室,在蘇亦兵主任的帶領下,團隊醫生在脊髓腫瘤領域深耕不輟,精益求精,貫徹脊髓腫瘤精細化手術治療理念,腫瘤全切除率可達100%,並將神經損傷後遺症降到最低。
  • 聚焦前沿醫學 川大華西醫院助力醫學創新
    10月30日-11月1日,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四川大學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第二屆成都前沿醫學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行。「第二屆成都前沿醫學國際論壇」現場本次大會以「前沿醫學與健康產業」為主題,設立1個主旨論壇、6個分論壇。
  • 北京市屬醫院危重救治力量支援佑安醫院一個月成效顯著
    央廣網北京3月20日消息 1月21日,北京佑安醫院接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打響了抗擊疫情的「第一槍」。隨著疫情蔓延,100餘例新冠肺炎患者陸續被收治在佑安醫院,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30餘例。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為加強佑安醫院的重症救治力量,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迅速協調市屬六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馳援佑安醫院。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胸科青年科技創新大賽」成功舉辦
    11月10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由科技處、工會、團委聯合主辦的 「胸科青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醫院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此次大賽旨在充分發揮青年人才生力軍和後備軍作用,厚植創新土壤、培育創新文化,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激勵青年成長成才,為推動醫院科創工作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 「快點醫訊」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式掛牌成為上海大學附屬醫院
    6月6日上午,上海大學舉行附屬醫院授牌儀式,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掛牌成為上海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此次,掛牌成為上海大學附屬醫院後,雙方將開展更為深入的協作,為醫院發展提質升級提供新的平臺,也標誌著醫院建設揭開了新篇章。據悉,上海大學是上海市政府重點培育的雙一流高校,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科研能力和水平處於全國高校先進行列。
  • 北京醫院預約掛號網114
    北京醫院預約掛號網已收錄北京36個專科、1000餘名專家醫生號源,是目前北京地區匯聚三甲知名醫生最多的免費預約掛號平臺,為全國各地進京求醫用戶提供便捷的掛號通道,讓選擇難、掛號難、掛號貴不復存在,輕鬆明白就醫是我們持續進步的動力。
  • 創新基層黨建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黨委黨員幹部...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通訊員 蘇金斌 向雨航 黃坷)南山醫療系統基層黨建工作又有創新。11月27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黨委黨員幹部大學正式揭牌。、協調運行,職代會和多方監督協調運行的新機制,以黨建統領全局,用發展凝聚人心,以創建全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示範平臺為目標,在落實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方面創新性的作出了「黨建+」的有益探索,實施「黨建+抗疫」、「黨建+學科建設」、「黨建+健康扶貧」、「黨建+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等等一系列舉措,黨支部堡壘作用更加凸顯,譜寫了「黨建引領下的精準防控南山模式」、「扶貧工作全國典型案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全國先進科室等等動人華章
  • 北京22家市屬醫院元旦門急診安排
    馬上就到元旦假期了,醫院的門急診工作也都會有所調整,記者專門整理了一份北京市屬22家醫院元旦期間門急診安排信息。北京天壇醫院2021年元旦放假期間,1月1日(星期五),醫院全天停門診;1月2日(星期六)、1月3日(星期日),醫院上午半天門診。急診24小時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