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津三不管混混兒傻眼的洗染店,天津人最認老字號「陳林」

2021-01-08 網易

  新年伊始,天津人講究新春新面貌。郭德綱所謂「剃剃頭刮刮臉,有點倒黴也不顯」,除了洗澡修面,全身衣服也是貴潔不貴華,利利索索有個新氣象。

  日常的衣服在家洗涮,大件的外套、皮草等等,可就需要專業的處理。在老天津衛,說起洗染衣服,「老陳林」是響噹噹的字號。

  這家天津老字號,很長時間內,門店開在濱江道上,門臉旁邊,是裕華裡出口。裕華裡5號,大概是陳林洗染店的後門,如今是恒隆的側面,常年擺著「定食」的招牌。

  

  當年陳林洗染總店大致位置

  據說這家產業的創始人是親兄弟。他們的父母,一個姓陳,一個姓林。

  當然,這倆人都是男的。當年,有媒體報導說,陳和林,都留洋美國。

  那麼,接下來的合理想像就是,小哥倆兒一起漂洋回國,來到天津。從美利堅學了一身的本事兒,幹點嘛呢。哥倆兒發現,大街上穿西服的見多,大木盆、搓衣板派不上用場了,乾脆,開家大老美式的洗衣店吧!

  

  1990年代的」陳林洗染店「(圖片選自網絡)

  也有資料說,兄弟倆不是海歸,是當年的985——坐落蘇州的東吳大學的優等生,學的是化工染料專業。

  畢業後倆人一起來到天津,最先就職於東亞毛紡廠。

  小哥倆幹毛紡,自然知道毛紡衣料不好洗。倆人靈機一動,何不開家專業洗染店!

  小小的洗染店,故事就不少。更有一個江湖藝人口耳相傳的「都市傳說」。

  那時都知道天津南市三不管混混兒難惹,袁文會的手下有個叫「二狗」的,就常常仗勢欺人。

  有一對夫婦開餐館,常常被這位「狗爺」上門白吃白喝白拿,夫妻倆小心伺候。

  沒想到有一次,他吃完一摩挲嘴兒,衝著正在做菜的掌柜一伸手,手指頭捅在掌柜的腰眼兒上,結果一勺的熱油濺了「二狗」一身。

  這下子狗脾氣算是犯了,二狗不但要砸店,而且讓夫妻倆把餐館賠給他。夫婦倆跪地哀求,他死活不幹。這時在圍觀的人群中站出來一個老頭兒,他從「二狗」手裡接過被油浸了的衣裳,說:「不就沾點油嗎?」然後從門口灰盆子裡抓起一把灰擦在衣裳上。「二狗」一看更急了,還沒等他發火,老頭兒說:「你別仗勢欺人,衣服洗不乾淨,餐館歸你。但要是洗乾淨了,怎麼辦?」「哎喲!這能洗乾淨嗎?要是洗得一點油印子也沒有,我把熱拔火罐戴腦袋上!」「好!咱一言為定,明兒上午你到這兒拿衣裳。」大夥可兒就嘀咕上了,都說這個老頭兒瘋了。

  

  西安道上的老陳林

  第二天,「二狗」領著幾個「混混兒」來收餐館。老頭兒早就在此等候,說:「二爺,您看衣服。」熨得乾淨利落的衣服擺在「二狗」眼前,「二狗」對著陽光翻來覆去地看,也沒找出一點油印子,當著圍觀的人群他自己找臺階下:「算了!我白挨了一下燙,認倒黴。」說完扭頭要走,老頭兒問圍觀的老少爺們兒:「他昨天是怎麼說的來著?」「戴熱拔火罐!」「二狗」當著大家不能栽面,便說了一句:「滾釘板,下油鍋,咱也不含糊!」順手將爐子上的熱拔火罐戴在腦袋上走了,從此他落了個「大禿瓢」,再也不敢在南市作威作福了。

  可是大家不明白,這個老頭兒是怎麼把衣裳洗乾淨的?老頭兒說:「沾上油的衣服用草木灰擦,然後在灰上再蓋一層吸油的宣紙,用重物壓半天,把灰用刷子刷去,用熱米湯搓洗,最後再用乾淨水投,油印子就沒啦!」直到現在,天津衛的老廚師們還用這個法兒洗衣除油。那麼,這個老頭兒是誰呢?人們一打聽,才知道他就是洗染店的老陳林。

  江湖故事,聽得就是一樂,很多情節不能細究,不過如果這個故事是陳林洗染店「編」的,那可以說是最早的借勢營銷了吧……

  其實也能從這裡看出天津人對陳林洗染店技術的誇耀,所以後來除了濱江道上的總店,洗染店業務大發展,還在英租界敦橋道(西安道)開設一支店,在東北角開了二支店。鼎盛時期,天津「陳林洗染」與上海「正章洗染」,是全國的行業龍頭。

  到了改革開放的1980年代,「陳林洗染」四字越來越值錢。和平區的陳林洗染店開疆拓土,增設分店,並改制為公司。

  南開區的東北角洗染店,自然也十分看重「陳林洗染」這塊招牌,改名老陳林洗染店,後也改制公司。

  而且,陳與林排名不分先後,所以又有了「老林陳洗染」這麼個招牌……

  

  兩家經過幾年的官司,最終合為一家。

  

  天津不少的老字號源於清末民初,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都是隨著租界、外資等因素的湧入而興起,如今的天津正在努力吸引上海及全國的投資,希望能再創輝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津最火的老字號清真館,牛窩骨是店裡的招牌,想吃拿號排隊
    天津是美食的集散地,有很多的老字號。這些老店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人氣依然不減當年。天津有不少的清真老字號,這些老清真館,哪怕是現在也特別的火,很多年輕人也很願意去那裡扎堆嘗嘗老味道。天津這家老字號清真館被稱為是天津最火的老字號,他家的牛窩骨是店裡的招牌想吃不光要拿號,還得要排隊。
  • 天津10多年的小狗食館,只賣兩種餡兒的燒賣,卻一直被天津人誇
    天津美食自成一派,被稱為津味兒,在北方城市中,天津算得上是美食之都,也有人稱它是美食聚集地,這話一點都不過分,單單老字號的美食就有很多,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的大麻花等等數不勝數,這眾多的美食養成天津人的口味很刁鑽,只有味道特別出眾,才能得到天津人的誇讚。
  • 北京老炮兒,山東響馬、關中刀客、東北鬍子、天津衛的混混,各混各...
    ——混混兒。混混兒實則應該叫混會兒,顧名思義,這個行當不能一輩子當飯吃,出名要趁早,老了嘛也玩不了。 混混兒不同於山東的響馬、關中的刀客、東北的鬍子、北京的老炮兒,他是一種只能在天津衛混跡的行當,出了天津,不太好使。因此,將混混兒稱為老天津衛的一種文化,也不為過。
  • 貓不聞水餃,這麼多年了天津人對它還是不聞不問
    面對本土特色,不管是文化、風俗還是風靡出圈的美食,他們也是鐵面無私,評價毫不留情面。就拿狗不理包子來說,十個人有九個都對它怨聲載道,「你說狗不理?也就是拿來騙騙外地遊客吧!」 身為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天津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貌似沒有一個能真正走進天津人心裡,相比於本家,
  • 天津舊照,南市的老字號和潮店,大悅城的孩子哪知道老南市的樂趣
    南市對於外地人只是食品街,對於90後是大悅城,但是對於80後以前的天津人來說,南市代表著吃喝玩樂,南市意味著電影相聲,南市代表著天津的老字號和新潮。
  • 當愛吃的天津人遇上懂吃的七鮮超市 鮮度爆表了!
    天津人對於吃格外講究,早年間在天津有句俗語叫「吃盡穿絕天津衛」。12月18日,京東旗下美食生鮮超市七鮮又一家門店將落地天津市濱海新區寶龍廣場,用新鮮的食材和豐富的美食,為天津再添舌尖上的享受。屆時,濱海新區的市民不僅可以到店品嘗美味,還可使用七鮮APP下單,最快30分鐘美味直送餐桌。
  • 對不起,不要愛上天津人......
    天津爺們姐姐們可不會甜言蜜語的哄人,但是您要真生氣了,TA也不會不管,得想方設法的讓您高興,那張逗貧的嘴不一會就讓您忘了生氣的理由,笑的合不攏嘴。和天津人談戀愛,不管你們多相愛,請一定要維護好這份感情,不要輕易作。有事說事兒,豪爽點兒,倆人才能走的更長遠。
  • 養鳥兒鬥蛐蛐,這些老天津的「玩意兒」正在消失
    一晃2020年快過去三分之一了,疫情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不過街面上的店鋪慢慢的開張了。天津人喜歡的玩意兒市場有些也恢復營業了,比如花市就比較「大大方方」,而鳥市兒、鴿子市兒還處在零星試探的階段。這對愛玩的天津人可是學商家上,一些老玩意兒的人氣就這麼慢慢淡了。
  • 杭州部分洗染店標價不明碼
    記者 鄔愉波 通訊員 陳杭    「裘皮類,120-800元;皮毛一體類,500-1000元……」拿一件皮衣,去洗衣店乾洗,光看這樣的標價,你覺得該為你的皮衣掏500元還是1000元的洗滌費呢?最近杭州市消保委進行洗染服務行業消費比較試驗,發現部分經營者沒有詳細的服務價目表,不明碼標價或標價不清晰,價格區間定得過大。
  • 天津這家老式糕點鋪太任性,寒暑假不營業,天津人還排隊搶著買
    當然,月餅肯定是離不了的,不管自己吃還是走親訪友送客戶,一盒好吃的月餅肯定是送禮必備,那麼你最喜歡吃哪一家的月餅呢?天津人就不慌了,因為他們的傳統月餅店太多,每一家都口味獨特,深受老天津人喜歡,老少兼宜最適合做禮物了。像大橋道、起士林、桂順齋都是老字號,還有欣樂糕點也是大排長龍。
  • 「戰時機制」下的天津:一座突然較真兒的城市
    這樣的要求,對天津人來說:嘛玩兒?戴口罩?不出門?介有點難啊。畢竟,作為全國知名的哏兒都,天津人性格裡多少都會帶點樂觀幽默以及「貧氣」的特質,正經嚴肅的事兒在天津話裡特別容易哏兒化,所以馬三立說「逗你玩」,楊光說「樂呵樂呵得了」,這樣的畫風,能嚴格執行要求嗎?結果是,還真能。
  • 解密老天津黑道風雲?打架、自殘、辦事都是滿滿的規矩
    南市,也是天津衛獨有的混混文化的核心地帶,俗名兒叫「三不管」,相當於老北京的大柵欄、南京的夫子廟,如果不了解「三不管」,可能就不了解老天津。 其實混混並不是一個臉譜化的群體,有的就像吳宇森黑幫片裡的小馬哥,也像《速度與激情》系列裡的範·迪塞爾和保羅·沃克。
  • 我在這八個地方,找到了天津人丟失的生活味道……
    對於喜歡文玩古玩的天津人來說瀋陽道是你絕對繞不開的重要交易場所圖源:微博@藍寶Andy作為全國第一個成立的古物市場買貨賣貨,淘寶撿漏兒的人不少平時只是在瀋陽道上擺擺攤一到周四就蔓延到了錦州道、山東路……對喜歡收藏的人來說星期四是絕對的天津日
  • 去天津吃了狗不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狗都不理
    據說,勸阻不明真相的外地朋友走進這扇大門,是每個天津人不容推卸的責任。/圖蟲創意2005年,擁有147年歷史的天津狗不理,被另外一家百年老店同仁堂以1.06億元投標併購,後者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曾通過拆分、更名、資本運作,在上交所和港交所達成了「一筆資產三次上市」業界傳說。
  • 老天一定覺得中國人太嚴肅,於是便有了天津人
    「在介個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白色兒情人節……」今年三月初,一段關於天津的小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一家天津日式便利店的門前掛著小喇叭,循環播放這幾句店員自己錄製的促銷語,用的當然是地地道道的天津話。商品賣出去多少不清楚,但這次促銷的「笑果」倒是足夠了,不光看過視頻的網友留下一串串「哈哈哈」,連拍攝視頻的顧客也笑得拿不穩手機。
  • 天津人最有意思的四大「萌寵」,以後聽天津相聲更加明白「暗號」
    下面就讓為大家介紹一些天津最有意思的、最具代表性的詞。首先就是我們天津的四大「萌寵」~走雞:指一個事物和原本的樣子不一樣,用最新的網絡用語來講就是「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可以說是毫不相干」。拿拿龍:用強硬手段教訓別人。么蛾子:耍花招,出鬼點子。鬊鳥:指一個人不被喜歡,被人厭煩。
  • 天津人,你該去剪頭了!盤點天津12家高口碑理髮店!
    2021-01-12 07:56:20 來源: 天津族 舉報
  • 盤點天津城好吃牛逼的早點!從明天開始起,一樣一樣去吃起來
    羊湯在天津,羊湯一般就是指羊雜湯。天津人究竟為嘛怎麼喜歡喝羊湯,當年漕運發達,窮人家靠幹苦力活兒在碼頭上討生活,不吃點高熱量的食物不頂嗆。沿河回**族宰牛殺羊多,內臟等下水被人拿來洗了燉了,做成羊湯,好吃又便宜,河工們吃上一大碗,頂上大半天。羊湯,也是大運河漕運文化的一部分。
  • 來天津吃什麼?老爆三、牛窩骨、嘎巴菜……這都是津菜的精髓!
    嘎巴菜,天津獨有的特色早點天津菜的精髓如果說天津的精髓是天津人,那麼天津人的靈魂是全都寄托在天津菜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透過「吃」,能最直觀地了解一個城市風土人情。同樣,老爆三、溜魚片等菜品,是對魯菜的繼承再創新,甚至煎餅果子,也是起源於安徽蚌埠市的固鎮縣(固鎮縣誌有所記載),由安徽籍官兵帶到了天津。難怪《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會說:「天津更像是南方的飛地。」
  • 天津老事兒|賣大果子熱麵茶
    內容提要:天津人稱為「果子」的食品,實際上就是外地人所說的油條,天津人把它叫「果子」,這還真有點語言習慣在裡邊。天津古代是徽軍駐紮地,很多詞源於南方口音,比如管小吃都叫「果兒」,什麼果仁兒、大仁果兒、果脯。過去串胡同賣早點的很多,比如「大果子熱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