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有明令不許的意思,一本書若是打上「禁書」的標籤,那它不僅永無出頭之日,還會遭到世人的唾棄。因為在樸素的老百姓心中,這些禁書的思想,無不是違背社會主流思潮。這樣的書,不讀也罷。雖然禁書之中,存在官府誤封的情況,但是大多的禁書,還是活該遭到禁毀的。比如這本和《紅樓夢》的書名相差只有一字,遭到禁毀的小說,了解了它的情況之後,你會大呼:「活該遭禁」。
我們知道《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經典性,毋庸置疑。當時《紅樓夢》成書以後,很多人認為它脫胎於明朝禁書《金瓶梅》。筆者認為,這應該是當時宣傳的噱頭。《紅樓夢》受到老百姓的喜愛,裡面的故事情節很是精彩,但是未免太過悲情了。眾口難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不滿意《紅樓夢》的結局怎麼辦?難道找曹雪芹修改結局,壓根不用這麼麻煩。

《紅樓夢》也是人寫出來的,既然自己不滿意紅樓的結局,那自己何不創造一個結局。真就有人這麼幹了,而且還不少,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在《紅樓夢》的眾多續書中,唯獨這本名為《紅樓春夢》,一經出版,便遭到紅學人士的口誅筆伐,斥責這本書毫無一點營養價值,簡直有辱「紅樓夢」三個字。當時的清政府,響應民眾的號召,將《紅樓春夢》列為禁書,一旦發現,必定焚燒銷毀。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紅樓春夢》的情況。《紅樓春夢》的作者佚名,於清嘉慶年間遭到禁毀,禁毀原因——格調低下。相信你讀到「格調低下」應該能明白此書的大致內容了。《紅樓春夢》裡面的人物全是《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依舊是裡面的絕對主角,但是情節儘是些難以描述的男女之事。因此,此書的內容極其誨淫,毫無思想可言,格調實在是低到不能再低了。相信很多有機會讀上一兩頁的人,都會說上一句:「活改遭禁!」

其實,很多遭到封禁的,不管是書、或是詞曲也好,都有它不得不禁的理由。一般人對這些「禁」,總是懷有好奇心的,殊不知好奇害死貓!好比大家對「鬼神之事」的態度,充滿了好奇,但是絕不會有人想親身經歷一番。所以,大家對於這些禁書的態度,也應該是一樣的。
我是當年封侯。遇見便是緣分,切莫斷了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