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人到中年,但時間的流淌似乎在他身上陷入迷宮,放慢了腳步。
三十而立。
對不少人來說,當他們與這個年歲扯上關係,仿佛瞬間「年輕」兩個字就不再與他們有關。有句當下時髦的話怎麼說來著?
「該到了和歲月和解的時候」。
人過三十,對不少運動員來說,職業生涯已經要開始進入「憶當年」的環節。田徑選手也是這樣——博爾特正是在31歲的年紀宣布退役。
資料圖:蘇炳添。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對蘇炳添來說,今年8月就將年滿31歲的他,既到了「年紀」,也有足夠的資本來回憶當年。
——2018年6月23日,蘇炳添完成了在他整個職業生涯、甚至亞洲田徑史上都不可繞過的一場比賽。
那年的國際田聯馬德裡挑戰賽,那時還「只有」28歲的蘇炳添在男子100米決賽中,以9秒91奪冠。
兩年前的今天,蘇炳添追平亞洲紀錄。
這不僅超過了在那之前三天,謝震業剛在法國巴黎蒙特勒伊賽上創造的、9秒97的新全國紀錄,更追平了卡達歸化選手奧古諾德保持的亞洲紀錄,成為了世界田徑歷史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
作為這項紀錄之外的一點點綴,在謝震業成功突破十秒大關後,同樣跑進過10秒關卡的日本男子百米名將桐生祥秀曾略顯不服的表態:「謝震業更激發了我的鬥志,希望我的成績能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然而這話的餘音還沒有散盡,蘇炳添的佳績接踵而至。如今兩年光景已過,不說桐生祥秀,整個日本軍團都沒能將「鬥志」轉化成接近這一成績的表現。
謝震業9秒97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今年4月,東京奧運會官網整理了由中國運動員保持的田徑紀錄,12項與中國田徑人有關的紀錄中,蘇炳添的名字出現在男子100米、男子室內60米兩項亞洲績紀錄上。而他男子室內60米6秒42的成績,在世界田徑史上也能排在第五位。
對於任何一個田徑運動員來說,能夠達成這樣的成就都足以一生回味,但對於蘇炳添,人們的關注點卻不僅限在這裡。
因為哪怕已經快要31歲,他依舊期待著新的比賽,新的紀錄。甚至期待著在32歲的年紀,在中國田徑的老對手日本隊的地盤上,達成更高的成就——有媒體透露,蘇炳添正期待著在未來的賽場上突破9秒90大關。
資料圖:蘇炳添。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他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寫道:「不要活在紀錄裡,要為破紀錄而活。」而這0.02秒,是蘇炳添許給自己的承諾。
面對歲月的侵蝕,蘇炳添的選擇是,拒絕和解。
"這屆奧運會可能會是自己的最後一屆奧運,自己的單項目標就是進入決賽;對於接力自己有著非常深的感情,所以希望明年接力可以站上領獎臺,可以給自己的體育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對於東京賽場,蘇炳添曾經表達過這樣的期待。這樣一段話,掐頭去尾,你很難相信這樣的期待來自於一名屆時將年滿32歲的田徑短跑老將。
十分奇妙的一點是,時間在蘇炳添這個追夢人身上似乎展現出了一種相對靜止的特質。
資料圖:蘇炳添身披國旗慶祝。中新社記者 李霈韻 攝
在百米跑道上,從起點到終點,他始終在試圖用最短的時間跑完全程;但就運動生涯來說,他並沒有比太多人更綿長持久,儘管人到中年,但時間的流淌似乎在他身上陷入迷宮,放慢了腳步。
2015年的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打破全國紀錄並成為第一位突破10秒大關的亞洲本土選手。
那年,蘇炳添26歲。在他之前,張培萌創紀錄的10秒整也正是在這個年紀。再往前,勞義為中國田徑首奪亞運會男子百米金牌時,剛過25周歲。
而後離開賽場時,張培萌30歲,勞義則只有28歲。
廣州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勞義奪得金牌。中新社記者 柯小軍 攝
按照相似的軌跡,這個年紀,蘇炳添會達到他生涯的巔峰,並在兩三年後退出賽場。而9秒99的成績,在當時看來已經足夠稱作「巔峰」了。
起初,這條軌跡如預計那般划動著。
2016年波特蘭室內錦標賽男子60米半決賽和2017年倫敦田徑世錦賽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蘇炳添都因為與對手發生碰撞而無緣獎牌。
天津全運會後,已經28歲的蘇炳添回到老家中山,與青梅竹馬的同學林豔芳舉行了婚禮,隨後他還獲得了另一個的身份——暨南大學副教授。
當年年底,蘇炳添宣布正式從廣東隊退役。那時很多人以為他可能就此淡出田徑場。
蘇炳添在天津全運會摘銀。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但正如蘇炳添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旦認定了一個方向,肯定是要堅持走下去的。」於是當冬訓開始時,蘇炳添又回來了。
從這開始,蘇炳添劃出了一條與人們所預計並不相同的軌跡。時光似乎在他身上迷了路,流淌得異常緩慢,他也抓緊機會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或許,這一次,是歲月選擇了妥協。
攜手外教蘭迪後,蘇炳添在28歲的年紀實現了從未有過的突破。如今人們再提及蘇炳添2018賽季,無一例外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完美。
蘇炳添在訓練中。
這一個賽季,蘇炳添在室內田徑世錦賽摘銅、單賽季3破室內比賽亞洲紀錄、一度取得6場連勝,而後,就是驚世駭俗的9秒91。這一季當中,他也有了一個響亮的外號:「蘇神」。
當回想起那個賽季時,「蘇神」曾反覆強調他的2018賽季是完美的賽季,他實現了賽場突破的同時,他的兒子也在這年降生。這讓他的奔跑有了新的動力。
他非常期待今年年僅兩歲的兒子,能夠在賽場邊親眼看一場父親的比賽。
而在這時,時間似乎從另一個維度展現了他對蘇炳添的「示好」。
蘇炳添在微博曬娃。
受疫情影響,整個2020賽季都有所推遲,東京奧運會更是延期一年舉辦。
對於整個2019賽季都受困於傷病,身體和比賽狀態都有待恢復的蘇炳添來說,他曾在賽季結束後感嘆,東京奧運會就在眼前,感覺時間不夠用。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賽季比賽和東京奧運的延期,讓蘇炳添最後的衝刺多出了一年的準備時間。
不過這並非沒有代價,此前封閉集訓期間,每周一到周六,蘇炳添都會在晚飯後來到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男公寓一層的醫務室,接受按摩調理,用以緩解高強度訓練給31歲的身體、關節帶來的壓力,無一例外。
蘇炳添接受按摩調理。
「年紀大了,代表著比賽經驗各方面都很足,所以在比賽整個控制能力上都比年輕好很多,年輕時候能衝,但是細節把握上差一些,當然不可能年輕就有老隊員這種能力。」蘇炳添這樣感嘆。
可見時光並非沒有在「蘇神」身上留下痕跡。
如此,所謂「而立」,不過是橫在心裡的一道坎。那些彷徨與不安,不過是追不回過往的芳華、又夠不到曾許給自己未來的焦慮。
而拒絕與歲月「和解」的「蘇神」,則用他的執著和堅毅,反倒與時光成為了「朋友」。
「我是1989年生的,我想我的紀錄是9秒89。」蘇炳添這樣憧憬著。
【來源:中國新聞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