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通過各種渠道和原因,沒有入手親人的手養鳥,入手了籠養的虎皮牡丹或是玄鳳鸚鵡,這些中小型家養鳥和大型鸚鵡不同,學習能力較差,且很難改變這一特性。但是看到手養的親人鳥再看看籠中見人就跑的籠養鳥,總想著能不能把他們訓練的親人,或是能夠上手互動吃食呢?小編今天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如何讓非手養家養鸚鵡上手。

我在去年九月份從朋友那裡入手了兩隻虎皮鸚鵡,之前只養過手養鳥的我對於他們見人就一臉恐懼到處亂串的行為很奇怪,後來我才明白了籠養鳥和手養鳥的巨大區別。但是我喜歡和家中的鸚鵡一起互動,所以對讓他們能夠上手做了一系列努力。
我讓這兩隻虎皮鸚鵡和我從小奶大的玄鳳鸚鵡在一起,但是他們毫無交流,看到玄鳳的親人行為也無動於衷,基本上是三隻鳥各管各的事。後來我又用這隻玄鳳向他們展示靠近人能夠獲得吃的,他們仍然無動於衷。所以,妄想用其他鳥打動他們看來是不可能的了。
接下來我嘗試了網友推薦的飢餓法,的確比較有用,我也通過這個辦法實現了從完全不肯上手到上手吃食。甚至通過這個辦法,教會了他們一些小招式,比如要討吃的時候要把腳放在我手上。
不過飢餓法也要有個度,不然把鸚鵡餓死了也是得不償失,需要觀察他們的飢餓周期。我觀察發現,我家的兩隻虎皮鸚鵡在餵飽之後四個小時就會開始到處尋找食物,這也是他們開始飢餓的證明,這個剛剛飢餓到需要自己尋找食物的時刻便是開始上手訓練的最好時機,因為他們基本上會為了食物做任何事,甚至會為了一粒小米而打架!但是又不至於飢餓到很虛弱的狀態,這樣不僅他們沒有力氣上手而且很容易餓死。
找到了好的時機,接下來的便是耐心,他們會很猶豫,上前一步,後退兩步的情況常常發生,這個時候可以搖晃裝著食物的容器,激起他們的食慾。根據我的觀察他們經常會上下嚼動喙,這是他們要為食物俯衝到手上的前兆,接下來的,便是讓他們在手裡吃食了。
多次反覆嘗試,有時間的可以至少每天訓練一次,每次拿出食物時呼喚他們的名字或是用口哨,這樣時間一長,你已發出這種聲音,他們就會自己飛到你的手中。
但是有一點需要強調,籠養鳥不喜歡人類的撫摸,特殊情況除外,所以在他們在手上吃東西的時候儘量不要去用手抓他們,這樣反而會讓他們恐懼,以至前功盡棄。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非手養家養鸚鵡上手的心得和體會,希望大家喜歡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