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啦,保哥身邊就有不少「鏟屎官」。
白天上班,晚上擼貓/狗,生活美滋滋~
不過寵物是真可愛,養起來也是真費錢。
貓/狗糧、玩具、體檢、疫苗……每一項都是不小的費用,萬一再生個病,或者傷了人,就更花錢了。
所以,為了讓各位鏟屎官的錢包少遭點罪,今天保哥就來跟大家聊聊寵物相關的保險。
對於很多鏟屎官來說,養寵物,最怕的就是它生病了,心疼先不說,給寵物看病是真花錢啊!
比如保哥一位好朋友的狗子,有一段時間得了皮膚病,光檢查就花了1000多,整個治療費算起來,花了將近8000塊。
知乎上也經常有網友分享:
總的看下來,基本都是千元起步,如果病情嚴重一點,上萬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寵物看病貴,也不是沒有原因。
1. 診斷難度大
我們人類看病的時候,可以跟醫生直接交流,醫生能夠迅速了解病情、得出治療方案,效率高了,成本也就低了。
而寵物不會說話,寵物醫生只能通過主人的描述來判斷病情,或者藉助多項檢查來一步步診斷,這就導致檢查的成本非常高。
再加上寵物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很多鏟屎官又不懂寵物的護理知識,導致治療後無法正常恢復,需要再次返院治療,這就額外增加了很多醫療費用。
2. 用藥貴、設備貴、人才少
在我們國家,人們養寵物的歷史其實很短,相比國外的獸醫行業,我國相關的醫療設備和藥品都還處於發展階段,批准使用的獸藥種類非常少。
所以,大多數寵物醫院都需要從國外進口藥品和設備,價格非常昂貴,再加上獸醫在我國屬於稀缺人才,人力成本較高,就導致行業整體成本偏高。
3. 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
目前我國的寵物行業還沒有統一的定價標準,監管漏洞多,亂收費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我們常說人看病難、看病貴,其實對於寵物而言更是如此。
另外,寵物雖萌,但也有不受控制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咬了別人,還需要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對於鏟屎官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所以,為了抵禦這些風險,給寵物買保險也挺有必要的。
目前,比較常見的寵物險有兩類:寵物醫療險、寵物責任險。
寵物醫療險類似於我們的醫療險,當寵物生病就醫時,可以通過寵物醫療險,按比例報銷一定的醫療費用。
寵物醫療險在投保的時候也有一定的條條框框,大家要特別注意:
1. 疾病範圍
醫療險主要保障疾病,所以大家在投保的時候一定要看清保障範圍,有沒有包含寵物常見的疾病,比如感冒咳嗽、皮膚病、消化系統疾病、骨折等。
2. 醫院範圍
大多數寵物醫療險都會指定就醫範圍,只有在指定的寵物醫院就醫才能報銷。
所以大家在投保前,要提前確認所在的城市有沒有指定醫院,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再決定是否購買。
3. 投保要求
一些產品會對投保的寵物有疫苗要求,投保時需要上傳疫苗證照片,還有一些產品需要先進行寵物體檢,如果體檢不合格的話不予承保,所以建議大家優先選擇投保比較寬鬆的產品。
寵物責任險屬於第三者責任險,以狗狗為例,如果你的狗狗咬了人或者損壞了別人家的財務,保險公司就會幫助我們賠償醫療費和一些損失費用。
我們以一款產品為例,來看一下寵物責任險的具體保障內容:
這款寵物責任險主要保障狗狗造成的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
舉個例子,小王家裡的二哈太調皮,咬傷了鄰居的胳膊,還弄壞了鄰居新買的電視機,如果小王購買了這款產品,保險公司就會替小王賠償相應的損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狗狗傷害了其他的寵物,一般是無法賠償的,只有導致人員受傷,或財產損失,才能理賠。
另外,這款產品的保費非常便宜,每年只需要19.9元,就能獲得最高5萬元的保障,所以如果家裡的狗子比較調皮的話,買一份還是比較實用的。
(二哈:就問你怕不怕?)
寫在最後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寵物並不僅僅是寵物。
它還是在孤單悲傷的夜晚陪伴我們的家人,也是在歡聲笑語的晴天裡分享快樂的小夥伴。
所以,如果你的保障已經配齊了,不妨給這位特殊的家庭成員也配上一份保障,畢竟俗話說得好,保險在手,安心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