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過的流感季,是什麼樣的病毒讓人類這麼束手無策?

2021-01-09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劉莎莎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20年,新冠疫情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很多人都被新冠疫情的陰影籠罩著,反倒忽略了每年都不會缺席的流感的潛在風險。

人類史上流感病毒大流行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V)也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由於病毒能夠在空氣中迅速傳播開來,它常常會引起區域性的感染大流行,是目前世界上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1981年西班牙流感造成上千萬人死亡 (圖片來源:uux.cn)

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造成全球約10億人感染,超過2000萬人死亡,總死亡人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人數還要多,其中青壯年的死亡率較高,是影響最大的一次流感大流行(Tumpey等,2005);

1957年的亞洲流感(H2N2)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200萬;

1968年的香港流感(H3N2)造成約100萬人死亡;

2009年的新型 H1N1流感流行也造成超過萬人死亡(Fineberg,2014)。該流感首先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隨後蔓延到其他國家。

而季節性流感更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季節性流感的發病率在不同年份之間變化很大,平均每年全球大約36000例死亡和20多萬人住院與流感病毒直接相關,美國每年花在流感相關的直接費用超過100億美元。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同樣是引起流感大流行,但是病毒可能不一樣

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根據其感染的宿主範圍的不同,流感病毒可以被分為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等,一般來說,豬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並不會感染人,但也有例外,如1997年在香港首次報導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的病例。目前已經確認可以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亞型有H5N1、H9N2、H7N7、H7N2、H7N3,以及最近報導的H7N9。

根據流感病毒核心蛋白(Nuclear protein, NP)和基質蛋白(Matrix protein, MP)抗原性的不同,病毒又可以被分成A(甲)、B(乙)、C(丙)三種類別。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宿主範圍廣,能感染人、野生鳥類、馴養禽類、馬和豬等動物,致死率極高,曾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對人類和動物的危害最嚴重;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BV):僅在人和海豹中發現,引起局限性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ICV):僅在人和豬中散在出現,一般不引起流行。

對於不同的流感病毒毒株,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了其命名法則,名稱中需包含六個要素:型別(A、B、C)/宿主名稱(人源通常可以省略)/分離地區/編號/分離年份(HA和NA亞型),如 A/Anhui/1/2013(H7N9)表示該毒株是A型流感病毒,人流感(被省略),2013年分離於安徽,編號為 1,屬於 H7N9 亞型。由於只有 A 型流感病毒分 HA、NA 亞型,因而命名時 B、C 型流感病毒都不會標示出 HA、NA亞型。

流感病毒長啥樣?

目前研究的比較清楚的是甲型流感病毒(IAV),為單股負鏈RNA(single-stranded RNA,ssRNA)病毒,其基因組由8個節段組成,總長度13.6 Kb,具有囊膜結構(Nakajima,1997)。其結構示意圖如下所示:

△甲型流感病毒結構示意圖,引自(Medina和Garcia-Sastre,2011)

甲型流感病毒的8個節段至少編碼13種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質蛋白2(Matrix protein 2,M2);基質蛋白1(Matrix protein 1,M1)、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s,vRNPs)、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聚合酶蛋白(PB1、PB2、PA);非結構蛋白NS1和NS2;新發現的PB1-F2、PB1-N40和PA-X(Hu等,2018)。

甲型流感病毒根據病毒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的不同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亞型。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流感病毒有18個HA亞型(H1-H18),和11個NA亞型(N1-N11),所用組合即為HnNn。

流感病毒如何感染人體並壯大自己的隊伍

多數情況下,人類感染流感病毒從呼吸道開始感染人體。

1)病毒的吸附:在甲型流感病毒複製的最初階段,血凝素(HA)與末端有α-2,6或α-2,3唾液酸(α-2,6-SA或α-2,3-SA)的宿主細胞受體結合,病毒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細胞(Paulino等,2019;Fujioka等,2018)。

2)病毒的入侵:細胞蛋白酶對血凝素(HA)的切割需要暴露負責病毒包膜和內體膜融合的HA肽(Fontana和Steven,2015)。核內體的酸化也會觸發HA介導的pH依賴性融合,並導致RNP複合物在細胞質中的釋放(Pinto和Lamb,2006)。

3)病毒成分的複製:轉移到細胞核的負義病毒RNA,由RNA依賴性RNA聚合酶轉錄和複製產生了三種類型的RNA分子:互補型正義RNA((+)cRNA),用作模板產生vRNA;負義小病毒RNA(svRNAs),是調節從轉錄到複製的關鍵;病毒mRNA,將輸出到細胞質中參與蛋白翻譯(Arai等,2016)。

4)新病毒顆粒的組裝和出芽:病毒蛋白在複製和轉錄後被重新定位到細胞核中,子代RNPs在基質蛋白M1和核輸出蛋白(NEP)的協助下輸出到細胞質中進行加工。病毒HA、NA和M2經高爾基體分泌途徑形成成熟蛋白到達質膜,其中M1改變膜的曲率和出芽速度,M2穩定出芽的位置。在出芽後期,M2定位於出芽病毒粒子頸部的脂相邊界,導致病毒粒子的切斷和釋放(Liu等,2017)。

5)成熟病毒粒子的釋放:包裝完整的病毒在NA的作用下,通過切開與唾液酸分子結合的HA使病毒從細胞膜上脫落,從而釋放出大量的病毒粒子(Dou等,2018)。

其大致複製過程如下圖所示:

△甲型流感病毒複製過程,引自(Medina和Garcia-Sastre,2011)

流感病毒由於傳播性、致病性多變等諸多問題,是人類當前面臨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嚴重威脅畜牧業生產。流感疫情的爆發不僅嚴重危害了人類的健康,也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

此外,不時突現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也時刻警示人類新一輪高致病性大流感爆發的潛在性。因此,深入了解並研究流感病毒結構及致病機制等系列問題,從而獲得有效預防及治療手段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Arai Y, Kawashita N, Daidoji T, et al. Novel polymerase gene mutations for human adaptation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avian h5n1 influenza viruses[J]. PLoS Pathogens, 2016, 12: e1005583-e1005583.

Dou D, Revol R, stbye H, et al. Influenza a virus cell entry, replication, virion assembly and movement[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8, 9: 1581-1581.

Fineberg HV.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lessons from the h1n1 influenza of 2009[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0: 1335-1342.

Fontana J, Steven AC. Influenza virus-mediated membrane fusion: Structural insights from electron microscopy[J].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5, 581: 86-97.

Fujioka Y, Nishide S, Ose T, et al. A sialylated voltage-dependent Ca2+ channel binds hemagglutinin and mediates influenza a virus entry into mammalian cells[J]. Cell host & microbe, 2018, 23: 809-818.e805.

Hu J, Ma C, Liu X. Pa-x: A key regulator of influenza a virus pathogenicity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J].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18, 207: 255-269.

Liu H, Grantham ML, Pekosz A. Mutations in the influenza a virus m1 protein enhance virus budding to complement lethal mutations in the m2 cytoplasmic tail[J]. Journal of Virology, 2017, 92: e00858-00817.

Medina RA, Garcia-Sastre A. Influenza a viruses: New research developments[J]. 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 2011, 9: 590-603.

Paulino J, Pang X, Hung I, et al. Influenza a m2 channel clustering at high protein/lipid ratios: Viral budding implications[J]. Biophysical Journal, 2019, 116: 1075-1084.

Pinto LH, Lamb RA. The m2 proton channels of 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6, 281: 8997-9000.

Tumpey TM, Basler CF, Aguilar PV,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1918 spanish influenza pandemic virus[J]. Science, 2005, 310: 77.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對新冠病毒終身免疫嗎?
    而對於另一些疾病來說,人類仍會面臨再度感染的風險,人類能否通過被感染或注射疫苗,獲得對新冠病毒的終身免疫?近日,美國「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發文,解釋了「為何人類對某些傳染病無法終身免疫」。人體免疫從何而來?人類對某種疾病產生免疫,依賴於體內產生的抗體,即在對抗病原體時體內產生的蛋白質。
  • 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
    推薦語:世界上的可怕病毒還有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還太多,雖然人類的科技已達到如今的水平,然而面對這些可怕病毒的時候依然手足無措。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新冠病毒自從2019年底從我國擴散之後,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也被新冠病毒所困擾著,尤其是美國每天與日俱增的患者人數讓他們非常的頭疼,這一度引發了網友靈魂的質問,那就是何時新冠病毒才會消失?但其實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經歷的唯一一次病毒的大型擴散,而且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比新冠病毒還要恐怖的病毒,人類同樣也熬過來了。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如果說人類對於地球的認識還不全面,對於地球上的所有事物,認識不全面,甚至於說人類至今不太了解,許多人就不以為然。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萬年,甚至於更長一點兒的時間,人類在這麼漫長時間裡,難道還沒有完全認識自己腳下的地球!難道還沒有認識到地球上的許多事物。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最近,餃餃在家閒得長蘑菇,研究起了人類傳染病史 自人類文明開始以來,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多次出現在人口聚集的地區,造成傳染病肆虐,並殺死無數生命。人類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再到霍亂和愛滋病,剛消滅一種病原體,又出現一種新的病原體。
  • 教孩子簡單易行三個小招,平穩度過流感季
    孩子們已經處於正常上學、集體生活的軌道,教給孩子三個小妙招,讓孩子平穩度過流感季。第一招,戴口罩。公共場所、人員密集的地方均需要讓孩子佩戴口罩。口罩一定要蓋住口鼻,確保面部和口罩之間沒有縫隙,口罩偏大的可以通過將兩側的系帶打結進行調整。囑咐孩子不要用手觸摸口罩,如果觸摸後應及時洗手。出門或者上學時一定要準備1-2個備用口罩,可以放進乾淨的封口袋內存放。
  • 流感季來臨 流感和新冠的症狀區別你知道嗎?
    閱讀提示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為此,季節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 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原標題: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前言: 近日,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備受關注。蝙蝠與病毒確實有著緊密的聯繫: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鑑定,25個病毒科能夠感染脊椎動物,其中10個科與蝙蝠有關;在感染脊椎動物的16個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個科的病毒可感染蝙蝠。 可以說,蝙蝠就是一座自然界的活體病毒庫。為什麼蝙蝠這麼「毒」? 蝙蝠帶來死亡的陰影 據食性不同,蝙蝠有食蟲、食果、食肉、雜食和吸血之分。
  • 萌萌噠綠海龜,躲得過恐龍,躲不過人類?|洋貨兒
    它們每隔4-5分鐘浮出水面換氣一次,僅需要1-3秒就能吸入足夠空氣,換氣效率比人類高得多。圖/駱儀睡覺時,綠海龜可以在水裡呆幾個小時,但在獵食和逃亡時需要更頻繁換氣,在感受到壓力時憋氣能力也下降,所以一旦被漁網困住,很容易窒息死亡。當我們有幸見到綠海龜的時候,它們可能在珊瑚礁上覓食。
  • 能令人類變喪屍的病毒?新冠跟美國食腦蟲都弱爆了!
    因為水中的食腦蟲一旦進入人的鼻腔,就會不斷爬向人類的大腦,開始啃食你的腦組織......在千萬年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延續至今一直存在一種病毒,可以將人類與動物變成喪屍:朊病毒。而引發原因,依舊是朊病毒! 人類對此束手無策。各國政府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嚴格把關肉類。
  • 高福詳解病毒:與免疫系統的關係就像「貓鼠遊戲」
    高福現擔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主要從事T細胞識別、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播的機制研究等。看不見的敵人科普中國網:病毒對普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那究竟什麼是病毒,人類和病毒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 野兔泛濫成災,澳大利亞束手無策,吃貨網友:他們不會麻辣、紅燒
    說起澳大利亞的野兔泛濫成災,當地人卻束手無策,吃貨朋友們不僅要仰天長嘆:要是在我們國內,不出三年就把它吃到瀕危的物種……在澳大利亞,野兔這個小動物為什麼能活得如此瀟灑呢?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頭慢慢說起。
  • 帶花冠的病毒,你為什麼這麼壞?——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答小...
    病毒說:我的樣子,就像一朵長滿花瓣的花一樣。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我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啦。2.你長得像花,為何卻害人?病毒說:就像花要結果子一樣,我也要生育子孫後代呀,你們人類管這叫繁殖。我要繁殖,就要破壞你們的身體,咱們可是水火不容呢。3.冠狀病毒,你更喜歡長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身上嗎?
  • 貓咪為什麼總是躲起來?這麼愛玩躲喵喵?
    身為貓奴的你,是不是很困擾,主子為什麼常常躲起來不見身影?就算己經在家裡生活好多年了,主子還是愛玩躲喵喵?主子為什麼這麼愛躲起來?對主子來說,如果她在一個新環境,對這個環境沒有安全感,她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躲起來不見身影,因為對她來說,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 黑猩猩群感染人類病毒,人類有解藥,實施起來太難,只能兩敗俱傷
    兩個國家公園相隔1000公裡,兩個種群的黑猩猩都屬於純野生狀態,出現了同樣的病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那麻風桿菌病毒是什麼病毒?有那麼恐怖嗎?大家對麻風桿菌不熟悉,但一說到麻風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沒見過但肯定聽過。麻風病就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疾病。麻風病首次發現是在1873年,由挪威醫生哈德·阿瑪爾·漢生在麻風病人的皮膚組織中發現的。
  • 盤點史上十大最致命病毒:看它們有啥症狀 如何傳播
    伊波拉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其中薩伊伊波拉病毒致死率高達40%到90%。·登革熱病毒(Dengue Fever)症狀: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還有典型性的麻疹樣皮疹。傳播途徑:被感染的埃及斑蚊叮咬。
  • 它已經是一種人類病毒,不是蝙蝠病毒
    楊瀾(以下簡稱Y):(在機場)你發現他(鍾南山)是什麼樣的心態?你們之間有什麼交流? Lipkin(以下簡稱L):我從2003年就認識了鍾南山,還有一張當時我們坐在一起的照片。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住在一個布滿病毒的星球上,至今人類對於病毒是否是生命還存在著爭議,它們雖然是有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卻只能在進入細胞後複製,既然不能像細胞生命那樣繁殖,也沒有細胞生命那樣明確單一的起源樹,更不會像細菌或動物那樣到處「爬」——病毒就被動地待著,等著進入細胞的機會,重配、嵌合,有點像單純的有機化學物質。
  • 致命病毒為何難攻克? 人類與流行病是場持久戰
    類似伊波拉病毒的傳播,在人類的歷史上,很多致命的病毒都來自動物。人類的感染,也與社會發展和生存條件密不可分。  「伊波拉」是非洲中部一條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裡,奪走沿岸55個村莊數百人的性命。事隔2個月,這一病毒又肆虐蘇丹。在隨後近40年的時間內,伊波拉病毒幾次露出鋒利的牙齒。1979年,伊波拉病毒肆虐蘇丹。
  • 警惕環狀病毒的人類感染
    最近,有媒體報導江蘇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一例從經南京口岸入境、既往發熱患者的生物樣本進行檢測時,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感染人體的環狀病毒。   什麼是環狀病毒呢?   說起環狀病毒,由於它很少感染人類,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 相比病毒,人類應該重視更可怕的「絕命殺手」朊蛋白
    朊病毒 朊病毒又稱朊粒、蛋白質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質,我們正常理解病毒是靠寄生在被感染對象的正常細胞中釋放遺傳物質RNA或者DNA來實現複製增殖的。然而,朊病毒(prion virus)嚴格來說就不是病毒,由於沒有病毒的結構,也沒有核酸和遺傳物質,簡單的說朊病毒就是一坨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