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多的果果正處在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敏感的階段,尤其最近對顏色特別敏感。爸爸買了一盒20色的水彩筆和一些塗色書給他,他可以長時間專注塗色。
一天,他走過來跟我說:「媽媽,你看這是淺白色的雲」。「淺白色」?剛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反應的是「淺白色」到底是什麼顏色,難道不應該是淺灰色、淺黃色、淺藍色之類的嗎?
一看果果手裡的書,上面畫了一朵雲是稍微有點灰色的白色,一般人的表述可能會是「淺灰色」,而這種顏色在3歲的果果口中有了不一樣的說法。
不知道有關色彩的科學中是否有淺白色的說法,但果果口中的淺白色讓我看到孩子眼裡豐富又細膩的世界。
大多數孩子在3歲左右進入色彩敏感期,正如果果,在觀察到一些他覺得不好形容的顏色時,會自創一些詞去形容它。比如說「淺白色」、「藍棕藍棕的」、「粉綠粉綠的」等等。處在色彩敏感期的孩子容易被五顏六色的東西吸引。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抓住機會為孩子做一些關於色彩的科普。
最近我和果果同時被一本超有趣的色彩科普書種草了,它來自Wollege工作室,叫《色彩書》。
Wollege工作室由一群既是老師也是父母的學霸組成,擅長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讓孩子輕鬆學習知識。
《色彩書》與普通的科普書籍不同,它以一隻小蝸牛Wolly對色彩的探索為主線來展開,多以互動和實驗的方式讓孩子看到關於色彩的有趣與神秘。
首先,翻翻、抽拉、轉盤等小機關的設計,不僅增強趣味性,而且還能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為什麼印表機只有兩個墨盒卻能打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翻開印表機的背面,印表機的內部結構簡圖以及原理解釋讓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的孩子豁然開朗。
為什麼在明亮的白天看一個成熟的蘋果是紅色的,而隨著環境光線逐漸變暗,蘋果的顏色就逐漸變成黑色了?轉動一個隱藏的漸變色小轉盤,讓一個鏤空的蘋果形狀呈現出逐漸變化的顏色。當果果轉動轉盤看到蘋果顏色在不斷變化時,感覺是好像看到了神奇的存在。
轉盤很小巧,而且對於小孩來說,需要稍微用一點力才能轉動,每次為了能勻速地讓小轉盤轉起來,果果都會很專注地在控制手指的力度和準確度。
第二,色彩實驗,讓孩子對科學感到既好奇又神奇
兩扇大小相同的百葉窗似的小窗,一扇是黃色,一扇是藍色,每扇小窗背後各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橘色圓形圖案。慢慢把書推遠,你會看到其中的一個橘色圓形逐漸變成了紫色。你猜會是哪個小窗後面的圓形從橘色變成了紫色?
黃色底板上並排著12個黑色方塊,當你的視線看向任意方塊的時候,在周圍方塊的交叉口會出現灰色精靈一樣的東西在跳動,當你看向那個跳動的點時,它卻消失了。
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這些都來自不同色彩的相互關係以及人的視覺的奧秘。
第三、《色彩書》充分融入東西方文化知識,讓孩子體會色彩科學的博大精深
在西方文化中人們把紅色和血腥聯繫在一起,代表著危機和緊張。因此,在西方,股市下跌時用紅色表示。而在我們國家,紅色代表著喜慶、吉祥。這也是我們在慶祝各種節日活動都一定會用到紅色的原因。因此,我們喜歡用紅色表示股市的上漲。
在我們國家,白色是無血色和無生氣的表現。因此,我們常常把喪事稱為「白事」。所以在辦喪事的場合往往都是以白色為基調,如果當時有相關的人穿紅色之類的鮮豔衣服會被視為對去世的人不敬。而在西方卻象徵著純潔無瑕,所以西式婚禮都是白色的布置。
關於色彩的學問遠不止如此,也不是如我一樣沒有專業背景的人能講透徹的。好在有《色彩書》這樣能將複雜的科學通過簡單有趣的方式展示給我們看的作品。可以幫助我們,特別是處在色彩敏感期的孩子對色彩充滿好奇,保持濃厚興趣,以豐富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好了,現在我們來回答文章標題中的問題。紅色真的會激怒牛嗎?答案是不會。因為牛看到的世界只有橘色,而且比實際更大。鬥牛士拿一塊紅色的布在牛的前面揮舞,激怒牛的不是紅色而且揮舞這個動作。揮舞的布讓牛感到焦躁不安、感覺受到了威脅,所以牛會衝向紅布,想和它「一決高下」。
另外,你有沒有發現肯德基、麥當勞以及一些中式快餐店的裝修大多為紅色和黃色。這並不是所有快餐店的老闆碰巧都喜歡這兩個顏色,而是「別有用心」設計。
研究表明,人在充滿黃色和紅色的環境中會感到愉悅,不知不覺會吃得多。吃得多,顧客買得就多了。不過,如果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又會讓人感到不耐煩,所以紅色和黃色的餐廳裝潢會加速顧客用餐的速度,增加翻臺率。
怎麼樣,你現在明白為何每次去快餐店都會不知不覺吃下很多東西了吧。
生活處處皆學問,只是我們常常忽視了它。了解了這些奧秘之後,你是不是對生活又多了一份好奇與熱情呢?
我是專心讀書,認真帶娃的佳佳
【關注我,收穫育兒乾貨】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