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個熱愛家鄉的民族,自古以來關於思鄉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
而寶島臺灣,作為一個暫時離開了祖國母親懷抱的孩子,它的思鄉之情,被余光中的一首《鄉愁》傾訴的淋漓盡致。
鄉愁是一枚郵票,是一張船票,一方墳墓,一灣海峽,在兩岸還沒互通的時候,一灣淺淺的海峽把兩岸的親人們就此隔斷只能遙望在海邊。
不過這淺淺的海峽雖然能攔住大多數人,但是卻攔不住鄉愁濃到極致的人。
余光中老先生估計想不到,日後會有人直接駕駛戰機突破海峽,回到祖國大陸。這個人就是林賢順。
從小就有顆愛國心
林賢順於1953年生於臺灣省苗慄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對大陸的印象主要是來源於父親和哥哥的描述。
但據林賢順自己描述:「我的祖先是廣東客家人,我對大陸一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這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用自己的雙眼回到大陸來看一看」。
雖然臺灣和大陸只有一海之隔,但沒有特批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形式離開臺灣。
正常情況,坐船應該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顯然在當時的情況下坐船回大陸是行不通的。
年少的林賢順冥思苦想,終於他想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與大陸有機會接近的方式,那就是成為一名飛行員。
有了目標的林賢順開始勤奮刻苦地學習各項文化知識,以及與飛行相關的資料,他還一直堅持鍛鍊身體,因為他知道飛行員的選拔非常嚴格。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林賢順的堅持和努力下順利地考入軍校,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1976年林賢順完成了軍校的學業後,他被分配到了臺灣東部的一個飛行基地從事飛行工作。
在那裡呆了一年,林賢順就被調到了桃源空軍基地從事飛行任務,四年之後他又被調往空軍基地擔任飛行工作。
林賢順剛剛離開桃源空軍基地不久,他就聽到了一個都是轟動一時的消息。與他之前是一個飛行大隊的,彼此也非常熟悉的檢查考核官黃植誠居然開著飛機從桃源「叛逃」飛回了大陸。
隊友的這一舉動,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法理解和震怒的,但對於林賢順來說卻像是一支強心劑給他帶來了希望。
偷開飛機回向大陸
1989年林賢順由於表現出色,被提拔為基地的輔導員。對於輔導員的職責是加強對基地學員的思想教育,讓他們可以忠於國民黨的領導,宣傳不利於大陸的言論。
為學員們傳授的這些與事實不符的知識和理論,而他心中並不支持和贊同。他不想通過自己的教授帶給學員們錯誤的理念和判斷。
這樣每天都在與自己的內心做思想鬥爭的林賢順感到無比的煎熬,加之他當時與自己的妻子關係非常尖銳,也促使他想早日回到大陸的決心也更加堅定。
林賢順在經過了一番掙扎後,終於做了一個決定:親自駕著飛機離開這裡,飛回大陸。下定決心之後,林賢順就一直找機會完成他的夢想。
1989年的2月11日,當地的天氣雖然有些陰,但影響不大。天氣預報說的大陸那邊的天氣是晴天,非常利於飛機的降落。
本來沒有飛行任務的林孝順照例來到了基地,他像往常一樣若無其事地走到停機坪上例行檢查,他發現跑道上一架已經加滿了油的F5E戰鬥機想要進行起飛訓練,而駕駛這架戰機的飛行員還沒有到。
林賢順覺得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他跟地勤打了個招呼,表示自己要駕駛這架飛機。
由於平日裡林賢順為人很正直、待人也很溫和,並沒有什麼需要提防的事情,因此地勤人員並沒有做過多的猜想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5分鐘以後,林賢順順利的駕駛著飛機飛進了臺灣海峽,而按照計劃本該駕駛這架飛機的飛行員來到了停機坪後卻找不到自己的飛機。
於是,這位飛行員只得上報指揮部。指揮部發現,林賢順未經請示擅自架飛機向大陸方向駛去,覺得他「叛逃」的嫌疑很大。
於是,指揮部立刻安排了12架戰機備滿武器彈藥立即追擊林賢順。
為了防止林賢順真的逃離臺海,指揮部還下令打開雷達對其進行搜索。只要發現其飛過海峽中線,則將其立即擊落。
林賢順的飛行經驗非常相當豐富,他先是關掉了自己的雷達,然後又採取了低空飛行的方式,使得雷達無法探測到他的蹤跡。
12架飛機一路追趕,甚至闖入了海峽中線,這一舉動馬上引起了我軍的高度警惕和重視。為了避免有特殊情況的發生,我軍隨即派出四架戰機,嚴陣以待。
也許是覺得真的為了一個人,而與大陸開戰並非明智之舉。因此,這12架飛機在飛過海峽中線後不久就被緊急召回了,而林賢順的飛機也「消失」不見了。
其實是由於林賢順對地形不熟悉,再加上當天的霧非常大,因此他盤旋著找不到機場降落。其間,他打開了無線電裝置試圖與我方聯繫降落,但嘗試了多次都未能如願。
就這樣在空中盤旋了半個多小時啊,林賢順的飛機已經無油可用了。走投無路的林賢順只好將飛機駕駛到了一塊兒看似開闊的場地。
飛機的燃料消耗殆盡了,發動機也出現了故障提示,萬般無奈之下林賢順只好選擇了跳傘逃生。
林賢順非常幸運地降落到了一個水塘裡,飛機也墜毀在一個小學的操場上,並無人員傷亡。這個小學的值班老師出來問他是哪個部門的?
他說他是從臺灣飛過來的。這個老師最初不信,但看到他身上的制服才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不久之後,他被一輛警車接到了縣裡。
重新開始美好人生
當天夜裡,一位廣州軍區的副司令親自接見了林賢順,對他的到來表示非常熱烈地歡迎。
第二天一早林賢順就被直升飛機直接送到了廣州軍區的部隊醫院,進行治療和休養一個星期。
這期間時任廣東省省長的葉選平還用客家話跟他嘮起了家常,消息傳到北京之後,他的老朋友黃植誠就把電話打到了廣州來,這些都使得林賢順倍感親切,他感覺到了家的溫暖。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之後,1989年林賢順擔任石家莊某空軍學院的副參謀長一職,第二年他就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雖然在大陸的待遇沒有在臺灣時的好,但林賢順並不在意這些,在他看來,能夠得償所願回來報效祖國就已經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了。
1991年,林賢順與他在臺灣的妻子協議離婚。之後他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經組織批准,他與石家莊電臺的主持人趙爽結了婚。
不久之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女兒,一家三口過得非常幸福。
2000年的時候,有記者採訪林賢順的時候,已經升為大校的他非常感恩現在的生活。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正是這次重要的選擇改變了他的人生和命運,他對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和自豪。
林賢順在那樣艱險的環境下,毅然決然的選擇正確的正義的回歸大陸懷抱,儘管後面有12架戰機拼命追擊也毫不動搖。
冒著可能被擊落的風險,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並為之拼搏努力。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他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毅力值得學習和尊重。
他的愛國熱情和精神也激勵和鼓舞著越來越多的愛國人士回來為故土貢獻自己的力量,向林賢順致敬!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