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出借銀行卡,不料陷入詐騙泥潭,流水達119萬!

2021-01-11 慧眼觀社會

本是好心,為朋友周轉資金提供方便,不料進入朋友的「圈套」,陷入電信詐騙泥潭。

2020年6月16日,家住唐河縣大河屯鎮的郝某因急需資金,在網上辦理網絡貸款時,被詐騙37000餘元。由於涉案金額較大,民警立即開展偵查工作,發現該案系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件。此後,民警克服證據固定困難、網絡偵查難度大等特點,順線追蹤,成功鎖定郝某的被騙款項流入孫某興的帳戶。

2020年12月19日,民警經過追蹤,遠赴江蘇省連雲港市,將嫌疑人孫某興抓獲歸案。而孫某興一臉無辜,聲稱該銀行卡僅僅是借給朋友孫某東使用,以幫助其周轉資金。原來,2020年6月份以來,孫某東因經濟原因,一直在朋友孫某興家生活。孫某興一直好吃好喝的招待,並鼓勵孫某東振作起來。此後,孫某東以周轉資金方便為由,請求孫某興為其辦理一張銀行卡,而孫某興甚至沒有多想,滿口答應。然而,孫某東將孫某興的銀行卡出租,供電信詐騙集團使用。其中,僅僅2020年6月16日一天,該涉案銀行卡的流水就達到119萬餘元。

目前,孫某東、孫某興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焦點

  • 用身份證辦張銀行卡就能賺錢?
    上海反詐進行時 攜手反詐騙 【用身份證辦張銀行卡就能賺錢?】辦卡還給生活費?這等「好事」你心動了嗎?千萬不能行動,否則你就攤上「大事」了。近日,上海普陀警方在「斷卡」行動中,迅速搗毀一個專向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提供銀行卡的「販卡」團夥,相關涉案人員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掃二維碼領氣球,男子陷入網絡賭博騙局
    「掃二維碼領氣球」是有一些商家用來吸引顧客的常見招式,沒想到騙子也來鑽空子,這不,煙臺的的李先生就因為掃二維碼給女兒領氣球,踏入了騙子設下的網絡博彩騙局,被騙8萬多元。據李先生稱,群主說在「樂購」APP裡面下注能贏錢,但要通過「抖信」APP學習操作方法。
  • 北青報:銀行卡失信人禁用行動支付是一種精準懲戒
    廣東省公安廳11月11日發布消息,廣東開展打擊「兩卡」專項行動以來,有2421人因出售、出租、出借銀行帳戶、個人銀行卡等失信行為被懲戒。他們將受到5年內只能使用現金消費,不能使用行動支付功能、不能註冊支付寶帳戶和開通微信支付等懲戒。
  • 男子建虛假網站騙銀行卡密碼 詐騙9萬餘元
    東北網1月7日訊(李子成 記者 包海多)2020年12月14日、16日,甘南縣公安局分別接到兩起同類型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9萬餘元。 「前後腳」發案,詐騙手法相似,兩起案件的取款地又如此之近,甘南縣公安局立即抽調網安大隊、第一派出所民警趕赴鄭州進行實地偵查。通過調取兩家銀行的監控錄像,獲取兩起案件的取款人體貌特徵,進行落地查證,確定取款人分別是河南鞏義人郭某龍、河南禹州人王某豪,查明二人的藏匿地點。
  • 辦張銀行卡就能躺賺生活費?普陀警方:你攤上「大事」了
    千萬不能行動,否則你就攤上「大事」了……近日,普陀警方在「斷卡」行動中,經縝密偵查,迅速搗毀一個專向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提供銀行卡的「販卡」團夥,相關涉案人員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劉某到案2020年12月初,普陀警方在偵辦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發現多筆被害人被騙資金均通過段某名下的5張銀行卡轉帳,涉及金額達35萬餘元。
  • 出借、出租、買賣「兩卡」的後果你想過嗎?年輕人,要講「卡德」
    「一張電話卡出手賺500元,再辦張銀行卡出手就賺1000元……」「一張電話卡加一張銀行卡,立賺1500,十套15000,這樣的話,老婆娃兒都不用愁……」市民黃某因輕信「老表」的引誘用自己身份證辦理了>電話卡和銀行卡進行了出售獲得了高額利潤本以為運氣爆棚遇到「好事」孰知等待他的卻是「鐵窗」隨著詐騙「伎倆」的不斷演變「實名不實人」的電話卡成為了犯罪分子「炙手可熱」的詐騙「利器」既可以用來實施電信詐騙還可能被用於網絡販毒、網絡賭博等犯罪當前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
  • 你的銀行卡成了別人作案工具?這個罪名一定要知道
    我們就來說說「銀行卡的故事」 從被騙1000元到14萬說起 2020年7月,家住台州路橋的陳斌(化名)聽朋友說網上刷單兼職能賺錢,想賺點零花錢的他通過QQ搜尋「刷單群」並加入了一個叫「淘寶賣家放單」的群,暱稱為 「
  • 警方提醒:賣銀行卡或手機卡,小心淪為罪犯的「幫兇」
    「斷卡」行動中的兩卡指廣義上的兩卡:手機卡、銀行卡。手機卡,即包括我們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也包括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同時還包括物聯網卡;銀行卡,即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帳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帳戶。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斷卡行動」——你必須知道的事!
    汪清新聞視頻圖文《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斷卡行動」——你必須知道的事!今天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欄,今天請公安部門介紹「斷卡行動」的相關概念!同期聲:縣公安局經文保大隊長 趙樹森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部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暨)全國「斷卡」行動全面鋪開。「斷卡」行動是國務院結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發展態勢,實時做出的戰略部署調整。將對全國反詐工作帶來深遠影響,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女子網上投資理財被騙56萬 警方抓獲為詐騙團夥提供銀行卡男子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男子為貪圖便宜,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提供銀行卡。近日,四川阿壩州紅原縣公安局公安將涉嫌「幫信罪」電信詐騙案嫌疑人李某押解回紅原。12月9日,久馬高速龍日工程部一工作人員曾某到紅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報案稱:在網上某投資理財平臺被騙56萬元。
  • 青海女子腿陷黃河泥潭無法脫困……
    2020年3月21日15時許,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一女子右腿陷入黃河岸邊的泥潭近一小時無法脫困。消防員緊急施救半小時成功救出。2020年3月21日15時許,海南州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位於海南州貴德縣黃河岸邊,一女子腿部陷入泥潭無法動彈,請求救援。
  • 地方新聞精選|重慶加州花園火災案11戶業主索賠340萬 大連全市暫停...
    在全部60餘戶受災業主中,有11戶業主提起了訴訟,要求6名被告賠償各項損失340多萬元。其中,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因為停車阻礙消防通道的1名私家車車主也在6名被告之中。2020年1月1日16時許,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金龍路的加州花園小區A4棟發生火災,大火從一樓延續燃燒至頂樓,現場一度火光沖天,濃煙蔽日。
  • 恐龍陷入致命泥潭,經過千萬年變成化石
    恐龍陷入致命泥潭,經過千萬年變成化石2016年11月10日,《自然》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泥潭通天龍的屬名「通天龍」(Tongtianlong)由漢語拼音中的「Tongtian」(指化石發現地附近的通天巖景區)和「long」(意為「龍」)組成,意為「通天巖的龍」。泥潭通天龍的種名「Limous」來自拉丁語中的「泥潭」,指恐龍死前陷入泥潭並在泥潭中奮力掙扎過。
  • 小斑馬身陷泥潭九死一生,危難之際河馬出現,網友:好心辦壞事
    人與人之間遇到困難會互相幫助,而大自然的動物界中也時時有這種事,乍看之下互不相關的兩種族群,卻會在對方陷入危險時出手相助,相當有愛,但卻不是每次都會如此順利,有時候反不小心會釀成意外的悲劇。原來是一隻被母親遺棄的小斑馬被困在黏答答的泥潭裡動彈不得。當犀牛發現被困的笑斑馬後,它不停地想要用自己的嘴將小斑馬拱起來,犀牛龐大的身軀救斑馬是易如反掌的事,但犀牛決定用自己的角把斑馬勾出來,可是這個動作對小斑馬來說太粗暴了。犀牛就這樣一直拱著小斑馬的肚子,但是似乎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犀牛有點著急一使勁這次居然拱起來了!
  • 特製遙控器操控地磅詐騙570萬元,江夏警方將該詐騙團夥「一鍋端...
    江夏警方歷經一年半的縝密偵查,多次往返武漢、荊州、沙市、公安等地調查取證,光偵查案宗就寫滿40餘本,在層層抽絲剝繭中,終於查清了這一詐騙團夥的組織結構、作弊手法、行動軌跡以及資金流向,最終挖出了公司「內鬼」,一舉端掉了這個6人詐騙團夥。
  • 九鼎投資出藉資金議案遭否 小股東:借錢行,出借不行
    數名合計持股不超過100萬股的小股東,合力打消了公司向下屬在管基金出藉資金的意圖。小股東反對的背後,似乎是對九鼎投資股權投資業務的表現有些微詞。投票結果顯示,股東們同意上市公司向九鼎集團方面借錢,但不同意上市公司將自己的資金出借用於加碼股權投資。針對此事,九鼎投資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議案被否主要是參與投票的股東比較少所致,導致投票情況有點異常。
  • 多家銀行出手,這些銀行卡要被註銷!
    同時,公告表示,如果希望繼續使用的,持卡人可以於2021年1月20日之前持銀行卡或存摺、有效身份證件到該行任一網點辦理激活手續;如未對符合上述銷戶條件的帳戶進行激活,銀行將依據公告內容對符合條件的長期不動個人銀行帳戶予以銷戶。記者注意到,近期發布類似公告的銀行不止一家。
  • 小夥開車去農村,不料車陷入泥潭,老農拉來一頭牛,大家不淡定了
    可是因為剛下雨,地面有點潮溼,加上他對路線不熟悉,導致汽車陷入泥潭開不出來。正當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走來一個農夫。農夫看後拉來一頭牛,然後系在車上。大家都覺得老農在開玩笑,可是伴隨著老農的指揮,牛竟然把車拉了出來。大家這下不淡定看,一輛車可是重達1.5噸左右的,牛是怎麼做到的?小夥伴們,你們是不是也覺得牛很給力呢?
  • 一個家庭最大的苦,不是窮,而是陷入這四個「泥潭」
    所以,一個家庭,最怕不是窮,而是陷入這四個「泥潭」,我們一定要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啊。那麼,70歲老人所說的這四個「泥潭」,究竟是指什麼呢?02◆第一個「泥潭」:家不像家。70歲老人說,一個家庭,最需要的,是溫馨的氛圍。